刘奇毫不在意,咧了咧嘴角,轻轻一笑道,“本侯替陛下营造都城时,乃是由墨家遗徒与我大汉硕儒蔡伯喈共同设计,与张俭、赵岐、陈纪等世之名士共同商讨,这才定下的格局,田公如此说来,莫非是说蔡伯喈这些人,不懂我大汉礼法祖制?”
“这,这,这……”田芬被刘奇一句话怼的说不出话来。
“襄阳侯,我大汉宗庙社稷俱在长安,你鼓动陛下迁都南阳,不知道安的是什么心?”一道带着几分尖锐的公鸭嗓在朝堂之上响起。
刘奇斜眼看去,却是一名带着几分阴柔气的男子,颔下无须,面色白皙,刘奇一时间有些愣住了,随后反应过来,这家伙,是个宦官,嗯,也就是说,眼前这人,是个太监,传说中的太监。
想到这朝中百官都没跳出来反驳自己,眼下区区一个小太监就敢跳出来反驳自己,刘奇面色瞬间一片冷厉,腾地从坐席上站了起来,看着那太监喝道,“阉宦祸国,我大汉深受阉宦祸害,本侯以为,自张让等人以后,我大汉阉宦遗祸已经杜绝,未曾想到,就说这些乱臣贼子祸害我大汉社稷,这庙堂上的阉宦之祸依旧不曾断绝!”
刘奇毫无顾忌的拍了拍腰间长剑,厉声骂道,“都是一群酒囊饭袋,惧怕西凉贼子刀锋,情有可原,本侯就不说了,可阉宦将我大汉祸害成了什么样子?尔等还纵容一介阉宦在我大汉朝堂上大呼小叫,真是群无胆鼠辈,连区区一介阉宦都不如!”
看着那太监凛然无惧的模样,刘奇心中顿时明白过来,庙堂上这些人不动这太监,看来这太监是有人撑腰,完全不惧自己啊,刘奇当下对着那太监怒目而视,“莫非以为本侯的长剑,杀不了人么?”
那太监横眉倒竖,带着一抹横色看向刘奇,“我乃宫中大长秋,统领诸宦,位同九卿,小儿焉敢杀我?当着天子面行凶,莫非视我大汉天子于无物?视我大汉礼法于无误?”
“哼!”刘奇冷哼一声,“阉宦遗丑,人人得而诛之!看我不取你项上人头,以慰我大汉英灵之魂。”
看到刘奇长剑都已经抽出来了,那太监登时浑身一软,跪倒在地,慌忙叩首道,“还请陛下为老奴做主。”
刘协也压了压声音说道,“皇兄,正事要紧,不要闹了。”
刘奇转过身正对着刘协,弯腰拱手道,“陛下,乱我大汉者,阉宦也!此贼胆敢扰乱朝堂,当诛!”
刘协声音中带着一抹哀求之意说道,“皇兄,苗卿服侍我多年,从未僭越礼法,勤勤恳恳,皇兄就高抬贵手,饶他一命罢!”
刘奇当下恭敬的说道,“陛下既然发话了,那臣就绕过这阉宦一命。”
随后刘奇直起了身子,扶着腰间长剑说道,“陛下,臣,前将军、襄阳侯、荆州刺史刘子瑾,有本奏。”
刘协大度的挥了挥衣袖说道,“皇兄不必如此拘谨,有什么话就说吧,你我兄弟,有什么不能说的呢!”
刘奇朗声道,“陛下,我大汉立国,至今已有近四百年,自高祖到武皇帝,纵有吕氏乱政,我大汉也未曾见衰弱,真正衰退之时,是自元、成始,等到光武中兴,我大汉,才重新焕发强盛之机。”
“自桓帝以来,有五侯仗着桓帝官威,横行不法,欺压忠良,后有先帝在位之时十常侍,中间更是有数名宦官,仗着天子宠信,贪赃枉法,横行不法,以致于有志之士不能任用,忠臣义士亡命天涯,良臣循吏死于诏狱,以此种种,才是我大汉动荡不安的根源所在。”
刘奇稍稍顿了顿,缓了一口气说道,“臣苦思冥想,夙兴夜寐,终于发觉阉宦流毒,实乃我大汉第一心腹之患。臣思虑良久,终于想到几策,遏制宦官发展,且待臣一一赘述,以供陛下垂询。”
“一,宦官不得干政!”刘奇声色俱厉的说道,“宦官干政,实乃我大汉动荡最大的隐患,自吕后之祸始,武皇帝便定下了后宫不得干政的律令,如今本侯便效法祖宗,请陛下下令,宦官不得干政。”
刘奇随后带着几分愤恨说道,“我朝宦官,不管是五侯、还是十常侍,都仗着天子宠信,收敛钱财,兼并土地,纵容亲族横行不法,败坏我大汉律令。臣有感于此,便斗胆定下第二条策略,收受宦官权利,为宦者,本就是为了伺候陛下以及后宫,那就无需供给他们如此多的俸禄,陛下不妨让内宫自行管辖,供给饮食,只给他们发放一定钱财的俸禄便可,若是有人立功,陛下不妨奖赏些许钱财。”
“说了这么多,臣就说一说我的第二条策略,那就是,断绝宫内外往来,宦官无故,不得出宫城。”刘奇带着一抹醇厚的笑容说道,“如此一来,既能杜绝宦官亲眷横行不法,又能为朝廷减轻负担,以明我大汉律令,还请陛下明鉴。”
刘协看到刘奇咄咄逼人的模样,带着一抹讥讽说道,“如此一来,那些良家子弟,谁还愿意入宫,伺候朕的家眷,处理宫内大小事务?”
刘奇轻一拱手道,“陛下言重了,机要之事,自然有公卿大臣处理便好,至于宦官,不过是为了服侍陛下。以臣看来,倒不如从贫苦百姓中挑选一些机灵孩童,给予其家眷些许钱财,学礼仪以及宫中杂事。如此一来,这些人哪个不是对陛下忠心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