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军事历史>明末不求生>第五十章 河南巡抚的稻草(三)

驻在孟津的官军终于要出动了,总共约五千兵马聚集在一处,金鼓动地之声响动于洛阳之北。

河南巡抚李仙风穿着一袭三品以上大臣特赐的红色斗牛服,做足出师派头,在他身后是四名侍立的持扇童子。右边则是陈荩、陈可新两名幕僚,他们分别穿着蓝色和绿色的交领衣,头戴一顶圆形笠帽,静候抚台大人的命令。

在陈荩等幕僚、书记之后,则站着一些身穿青衣,头戴耗笠的人员。他们从事传令及仪仗的工作,有的举牌,有的传令,有的牵马,还有的人手持仪仗性质的刀枪剑戟。

再往前就是副将陈永福和游击高谦了,这两人都穿着金色甲片的山文甲和红色的罩衣战袍。陈永福生的宽额大面,看起来很是忠厚,他戴一顶金盔,盔顶有一撮高高竖起的红色缨毛,头盔上绘有六甲神的图案,并塑有一个真武大帝的小像。

这种类似飞碟帽的笠帽,叫做“大帽”,明军中装备有不少。游击高谦也是类似的装扮,只是他头盔上没有像陈永福那般塑有一个真武帝君的小像。

高谦的身后另有一排传令小兵,传令小兵只穿红色或绿色罩衣,外套一件齐腰甲。手持写有“令”字的三角形小旗,胸口挂有一面红底黄字的“令”字圆牌。

传令兵之后才是真正军阵厮杀的精兵,约有数十百人,皆为陈永福和高谦厚币贿养的精锐家丁。人人顶盔掼甲,外套白色罩甲,手持长刀,气质同其他人决然不同,是李仙风这回收复洛阳的真正倚仗。

明军普通士兵则多穿着大红色和暗红色的布料罩衣,部分人在罩衣之外披挂有红色和蓝色的布面甲。

精锐的家丁部队则穿着白色鱼鳞罩甲,而高层以上的将领,才穿着被时人称为“明甲”的扎甲和山文甲。

明军的军旗,除了主将会使用带有自己姓氏的大旗以外,绝大部分情况下所用的都是代表五行的星图,或者代表金木水火土的神兽图。

从黄河的北岸,吹来一阵暮春时节的威风,旗帜便扬卷招展。金色、白色、蓝色和红色的甲衣在日头照耀下,也有波光粼粼之感,令李仙风对自己官途的前景,增加了稍许信心。

“闯贼已经南下汝州,有嵩山之阻,短时间内绝对无法回援洛阳。流贼在洛阳拷掠杀戮,驱民如蚁,民不堪其害,人人皆抱有有贼无我、有我无贼的效死之心。只待我等朝廷经制大兵一到,城内士绅巨族必将群起响应,破城杀贼不过翻掌耳!”

陈荩先站出来鼓励了诸将一番,接着巡抚李仙风也正式誓师说:“诸公戮力杀贼,不要辜负朝廷。一俟大兵收复洛阳,本抚一定保奏诸位将军,同左帅一样挂印开府!”

陈永福为人忠厚,他经过陈可新的劝说后,已经打定主意,为剿贼一事献绵薄之力,立即抱拳应声。

而高谦则想的更多一些,他知道李仙风在失陷洛阳以后,官途已经十分渺茫,可是自己同高名衡矛盾很多。若李仙风倒台,巡按高名衡极有可能替任河南巡抚之位,那时候就更麻烦了,所以为自己的前景考虑,眼下也只能为李仙风尽力作战了。

李仙风誓师以后,两队士兵吹起号角,五千兵马也在将领军官们的带头上,高呼起来“戮力杀贼”、“戮力杀贼”的口号。

可惜场面功夫做的很足,各人心中却各有自己的盘算和心思。

官军自孟津南下,陈永福一路官军走谷城山和函谷新关东面的大路,高谦一路官军则从北邙山西侧道路进军。

闯贼似乎兵力不足,没有将兵力放在新安、偃师一带,控扼洛阳的左右侧翼,使得朝廷大军南下畅行无阻。李仙风看手下官军迅速占领函谷新关后,悬着的半颗心也放下来了一半,感到最起码收复洛阳这件事,应该没有太大问题。

陈可新也看着关城,对陈荩说:“王臣兄,闯贼实在不会用兵,守洛阳而不守新安、偃师这两座城池。你说闯贼是朱温,那都是高看了他们,充其量不过方腊一流罢了。”

陈荩摇摇头说:“听流民说,闯贼在洛阳至多只有一千到两千兵力。他们留守洛阳的兵力捉襟见肘,也确实没有余力分兵防守新安、偃师,若真的分兵,才是落入下乘,将被抚台各个击破。”

陈荩说的也有道理,但陈可新同闯贼有夷陵旧恨,心中偏见颇深,因此还是对闯贼的用兵十分鄙夷。很快前面的探马和先头部队赶了回来,禀报在石碑凹一带发现了贼军的踪迹。

石碑凹位于洛阳北郊,是谷城山往东延伸出来的最后一点余脉,横亘在孟津到洛阳的大道上,地势颇为险峻。流贼据险苦守,凭借谷城山东面的丘陵地势,依山傍水,修筑了数个互成掎角之势的营盘木寨,驻兵防守。

石碑凹的地名来源于宋初名将西平郡公石保兴和其弟石保吉的的坟墓,墓前有两座连碑带座高达五米多的神道碑。

石保兴和石保吉两人都是宋太祖赵匡胤的结义兄弟石守信的儿子,只是现在宏伟的神道碑早就被闯贼推倒拖走,用作了修筑工事之用。

胆大心细的陈永福发现这处地势颇为险峻的石碑凹木寨后,就请示河南巡抚李仙风说:“豫军自离开省垣,追剿小袁贼以来,未发一矢、未交一刃,徘徊孟津、怀庆,几有半载。将士们对流贼的根底和深浅没有把握,只知道流贼攻破洛阳,因此心怀畏惧。请抚台下令,以狮子搏兔之势,先下此小寨,以壮豫兵胆气。”

状态提示:第五十章 河南巡抚的稻草(三)--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