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军事历史>文唐>第765章 王朝更替(1)
恶果,那就是加剧了阶级分化和剥削。

“集体制的时候大家有福同享有难同当,遇到灾害了一起扶持着撑过去,生病了有公家免费给治疗。”

“私有制之后土地归个人所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功利。有好处自己享,有困难也要自己度过。”

“有人倒霉遇到灾害,或者家里生重病没钱治,就只能卖地。自家没地了就只能给别人家当佃户,甚至卖身为奴。”

“那些能力强会钻营的越过越富有,慢慢成为豪强成为人上人,反之只能沦为奴仆。”

“所以殷商时期社会结构发生了极大的变化,逐渐演变成我们所熟知的模样。”

李世民问道:“那殷商又为何而灭?难道也是因为生产力的发展?”

岳山先是点头,然后又摇摇头道:“可以说是也可说不是。”

李世民道:“愿闻其详。”

岳山道:“殷商灭亡是因为生产力跟不上国君的野心。”

“商纣王确实残暴,但并非如史书上所言的那样昏庸,相反这个人雄才大略野心勃勃之辈。”

“当时的殷商国土大约在河南河北山东陕西这四道之间,还没有四道的面积大。周围是各个异族的势力,犬绒、鬼方、淮夷等团团把殷商围在中间。”

“这些异族可一点都不老实,他们生产力远不如殷商发达,饭都吃不饱。就动了歪心思,想侵略殷商抢掠粮食和女人。”

“从夏朝开始,华夏就一直在和这些异族作战,殷商时期也不例外。到商纣王时期,他一次又一次对外作战,打的四夷臣服。”

“到这个时候他要是及时收手,那他就是一代明君。可惜他没有,他迷恋这种打败敌人的感觉,他想开疆拓土。”

“于是他就开始不顾一切的征发百姓四处作战,致使国内民不聊生。其他诸侯国也是深受其害,对他怨声载道。”

“殷商的国土在他手里达到了巅峰,然而国内却已经破败不堪,整个国家的实力其实是下降了的。”

“与之相对应的,其他诸侯国虽然也遭到了他的剥削,但受到的损害远不如朝廷直接控制的国土那么严重。”

“此消彼长之下,殷商的实力已经无法在压制诸侯国,就差有人举起反旗了。”

“后面的事情你就知道了,商纣王杀了周文王的长子,周文王以此为借口起兵造反,最终周代商。”

“所以,可以说商朝是亡于商纣王的好战,也可以说是亡于生产力的不足。”

“要是商朝有耕犁一个人能耕种百十亩地,要是一年能生产几十万吨钢铁、无法计数的布帛,要是他拥有百万千万计的人口……”

“那么他就是一代有为之君,而不是亡国之君。”

“殷商的灭亡还有一方面原因是分封制,封国只是名义上接受宗主国的管辖,实际上就是一个个独立的小王国。”

“一旦宗主国的实力变弱,诸侯国就会反过来骑在宗主国的头上,甚至改朝换代。”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之后被犬绒攻入国都,周王室的实力折损大半无法压制诸侯国,这才有了后续的春秋和战国之乱。”

“春秋时期几个强大的诸侯国实力都差不多,谁也无法以一己之力压服对方,谁也不服谁的气,最终大家就这样僵持了下来。”

“在这种情况下周王室才得以延续下来,没有被直接灭掉,但也只是苟延残喘失去了天子的威仪。”

“我们再说回生产力。从殷商建立到春秋时期这近千年的时间里,生产力得到了极大提高。”

“首先是人口增多,比夏朝时期多了数倍乃至十倍,人口多了意味着劳动力增加,生产出来的粮食和各种物资就变多。更多的土地被开发出来。”

“国土面积也在增加,比之前扩大了许多。国土面积增加就意味着管理成本的增加,国家的行政系统变的臃肿、效率低下。

“金属冶炼技术也更加成熟,各种农具被发明和普及,人类的工作效率再次得到提高。”

“尤其是耒耜和耕犁的发明,让人类可以借助牲畜(牛马骡驴等)的力量进行耕种,效率变得更高。”

“还有就是社会进一步大分工,以前大家都是农夫,农闲的时候制作点别的东西自己使用或者卖钱。”

“慢慢就演变出了专门从事不同职业的人。有专门从事放牧的,有专门从事种麻采桑的,还有其他的各种各样的工匠。这些人不在耕田,而是靠手艺生存。”

“夏商周时期还存在一个巨大的问题,就是阶级固化,上升渠道断绝。只有贵族的血脉才能当贵族,平民永远都只能是平民。”

“知识学问乃至礼乐都是贵族独享的,平民是没有资格享受这一切的。如果敢越过身份学习读书识字听音乐,是死罪。”

“在这个动乱年代各种规矩都被打破,原本只掌握在贵族手里的文字逐渐被平民掌握。”

“后来孔圣更是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开创了私学。正式打破了出身限制,让普通人甚至奴隶也能读书识字。”

“当时的情况已经不仅仅是生产力的提升所带来的,同时旧有的社会制度也在极短的时间内土崩瓦解,整个世界都变成了一团乱麻。”

“……以前的老一套已经无法跟得上生产力的发展了,是时候出现一种新的更加符合时代的社会结构。”

“但没有人知道正确答案是什么,只能不停的尝试。谁的改革更加加


状态提示:第765章 王朝更替(1)--第4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