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太子告诉马丫,并非自己不作为,如果自己要登高一呼,势必跟福康帝要有一场恶仗,那老百姓就又会受战乱影响,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太子他于心不忍。
而且太子身边的谋士也不认为太子跟福康帝硬碰硬打仗,太子他有胜算的把握。
福康帝毕竟是行伍出身,而且还是当年为太祖皇上打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的。作为赫赫有名的战将,前太子他根本就不是福康帝的对手。
又想夺帝位,又不能硬来,怎么办?
太子身边的谋士给太子献上一策,那就是把目光盯向福康帝的三个儿子。
如今虽说福康帝立了现在的太子,可这位太子身体不好,福康帝也因为此是不喜欢他的。
福康帝立他,完全是因为他是老大,而且还有谋臣提醒福康帝,他有个好孙子基儿。
福康帝心里清楚的很,太子这样的身体,他是撑不了多久的。福康帝就想,要是自己的孙子继承皇位他是绝对地放心!所以福康帝也是经过再三考虑,才下了决心立了大高为太子。
福康帝不喜欢大高,不光因为他的身体,还因为他太绵柔,跟当年的惠武帝有的一拼。福康帝怕自己死后再出现自己的儿子夺皇位,让历史重演。
不过经过这段时间,福康帝看着自己的孙子基儿越来越茁壮成长,越来越讨自己的喜欢,福康帝也是欣慰不已,觉得自己当初的决定是正确的!
那么福康帝为什么在立太子这件事情上犹豫呢?他本来打算想立谁为太子呢?那就是他的第二儿子二高。
这家伙像极了福康帝,也是能征惯战、是个打仗的好手。
之所以能看出福康帝那么喜欢他,是因为福康帝立了太子后,那就得封自己的另外两个儿子为藩王啊。
太子拟定,这两个藩王就得到自己的领地去上任啦。
可二高先是以福康帝封自己的领地太穷为借口,拒绝上任。
他跑到当时的皇后那里哭丧着脸,不肯就藩,说自己为父亲坐稳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自己的爹却赏自己这么一个贫穷的地方。
二高不去,这三高就去了?在京城多好玩啊!有好吃好喝的,下面进贡给福康帝的美食他也是有份的,他也不肯离开。
他跟他二哥杠上了,说二哥不去他也不去,他也跑到皇后那里哭诉,说做父母的不带这样的,不能偏一个偎一个,总得讲点公平吧?凭什么大哥二哥在南都有好吃好喝的,凭什么要让他去地方上受罪啊?难道他是父母大人领养来的?在坟地上捡来的?他就不值得父母疼爱?!
皇后跟福康帝一商议,算了,就暂时都留在南都吧,这二高耍赖不走,三高又是这般言词,福康帝心里也不是滋味啊。
皇后她首先是做母亲的,做母亲的偏爱小的多点,那是人之常情啊!
这三高不走,反之这二高更是不肯去了,天天在皇后跟前叫苦连天。
兄弟两个都不走,太子说我去。太子要坐镇北城。
太子为什么走呢?太子他爱吃肥肉啊,在福康帝与皇后眼皮子低下,他们老是扫太子的兴,都劝他少吃点肥肉。
太子就想,我到北城那边,离他们远远的,肥肉我爱吃多少吃多少,福康帝跟皇后也就眼不见心不烦了。
当然太子要去的明面上的理由那是大公无私无比高尚的,他还在福康帝与朝臣面前做了一番激情洋溢的上任演说。
说北城是战略要地,他在那里,一旦北方有战事,可以指挥周将军等人有效御敌!
太子虽然很胖,不能亲临战场,可他的指挥协调能力那是杠杠的。
想当年福康帝在北都起兵造反之后,率众于前线跟惠武帝军队打仗,惠武帝的一部人马想断了福康帝的后路,把北城围的是水泄不通。
那时太子坐镇城楼,指挥若定,才鼓舞了城里守城将士、誓死御敌,保住了福康帝后方供给的!
太子提出自己去守住战略要地北城,福康帝是巴不得的,毕竟他对哪个手下都不放心,他只放心自己的儿子。
这就像做贼的人防贼手段要比一般人高明,都是一样的道理!
前太子告诉马丫,既然他跟福康帝短兵相接是下策,那么就在他的这几个儿子中捣火包,捣火包用咱听得懂的话说就是捣乱了。
其理论依旧就是,要想削弱敌人的力量,最好的办法就是让敌人内部起内讧,让他们自己人跟自己人先斗起来。
前太子说,这二高叔叔为什么不肯去就藩呢?他真的是嫌弃自己的领地在彩云之南吗?
不不不,这二高是在觊觎福康帝屁股下的宝座啊!
想当年福康帝跟惠武帝的军队对阵时,他自己打累了,眼看自己的军队处于劣势就要兵败了,他对自己身边的二高说:儿子,你要好好努力啊,你哥哥他虽然是个世子,可他身体不行啊。
二高听来当时还是北王的话,他先是一愣,接着他心中大喜,老爹这是啥意思?这分明在说,他大哥一死,那么将来自己要是帮老爹夺了天下,那这皇位就会落到自己怀里了!
二高明白了之后,他举起武器高声对将士们呼喊:跟我来!
他踹马出征,以万夫不当之勇之势带着将士冲入敌阵,打乱了惠武帝将士的阵脚,挽回了败局。
二高不顾个人生命危险,他跟敌人拼命,严格意义上来说,他是在给自己的老爹打江山,可话说回来,他也是给自己打天下啊。
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