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军事历史>日本战国走一遭>31.子龙神威箱根现,长尾景虎一英雄

不是小平太看不起这些杂鱼,可是长尾景虎用一万五千贯让他们认真起来,连续打了两天北条那些人心浮动的士兵还是那个鸟样。

这帮杂鱼菜鸡被北条氏康连年按在地上打不是没原因的,文恬武嬉说不上。可是打仗看来真不是他们的强项,同样是足轻,越后的足轻从精气神上就碾压他们。

每次杂鱼们上去攻城,武士因为重赏确实表现的比较卖力,还有点坂东武士团的影子。可是足轻们照样还是那副畏畏缩缩的样子,不肯下死力。

反正攻下了赏赐也是武士老爷们的,他们最多带两米回家,可是北条军城头上噼里啪啦和炒豆子一样的铁炮声,以及嗖嗖乱飞,铺天盖地的弓箭,都在警告他们别有命拿没命花。

另外一个令人担忧的就是这时候全军的军粮只有半个月多一些了,而且马上就要五月了,再不成功,人心就要散了。十万征召来的关东杂鱼们要回家夏收了,在他们眼里什么天下大义,幕府权威,存亡绝续都比不了地里那几斗麦子。

就是武士们也会因为负担这些人的军役而逐渐的入不敷出(抢的没有花的多),最终产生厌战情绪。他们出来打仗既有为了博取功勋赏赐的原因,也有出来打家劫舍发战争财的打算。如果打仗亏本了,武士们其实也会厌倦战争。

小平太和山内义胜又一次去开军议,这一次长尾景虎也许是真的震怒了,诸位大名在他的盛怒之下有的强作镇定,有的瑟瑟发抖,有的噤若寒蝉,有的面有愠色。反正诸大名都不说话,只能静坐在哪里。

长尾景虎虽然没有指名道姓的当面骂谁谁谁,但是他直接上升到现在不出力就是背叛将军,背叛幕府,和天皇做对,和管领作对。完全是无耻之尤的出卖,是卑鄙无形的背叛。

很多话说的很重,偏偏他还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又有管领的背书和天皇的御旨。任谁都不能对他说个不字,只能听着他在哪里不具名道姓的怒骂。

这里除了名义上臣从他的人以外,还有像山内一样的盟友大名,像里见一样协助的,像古河足利一样被裹挟的。长尾景虎毫不例外,都是痛斥。关东诸将离心离德,虽然是各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但是长尾景虎个人的自傲和自负不无关系。

尤其是类似于成田氏这样的国人,他们都要脸,虽然跟着你长尾景虎来了,但是理论上他们的领导还是上杉宪|政。他们是给上杉管领一个面子,你长尾景虎要不是拳头大算个什么东西,竟然敢在关东这块地方上撒野。

就算里见义之类的也是打着支援上杉管领的名义来的,上杉宪|政说他两句他还能忍。毕竟是自己要来的(自己约的炮,含着泪也要打完这个意思),可长尾景虎现在理论上和他平级,都是来支援管领的,尊你一个盟主是给你面子,但你不能真把自己太当人啊。

长尾景虎一时是管不了这么多了,他是又气又急,看透这帮人了,光吃粮食不办事。在主位上来回辗转了几圈,骂完了各路菜鸡之后狠狠的折断马鞭,直接宣布明天他自己亲自上,用不上你们这帮垃圾了。

关东杂鱼们被骂的狗血淋头,心想着你有什么了不起,还不是我们给你捧的场子。你这个花花轿子,没有我们抬,你八千人能把北条干翻咯?呵呵哒,咱们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小平太和山内义治一起回营,把这事和山内主计头一说,听的山内主计头一阵摇头。山内主计头虽然也就三十四五,但是也有二十年的烂仗经验了。他觉得长尾景虎如今算是狠狠得罪了关东杂鱼们,虽然现在他兵强马壮不见颓势,所以关东杂鱼们可以忍气吞声,但只要他一露出破绽,这帮人肯定会毫不犹豫的背叛他,出卖他。(历史上长尾景虎也确实遭到了关东诸将近乎全面的背叛,第一次出入关东之役所取得成果一朝丧尽)

小平太心里也直摇头,果然历史不可改变,长尾景虎还是这副刚烈的性子。终究难以夺取天下啊。

为今之计,只能看他能不能彻底击败北条氏康。如果成功,摄于他的军威,那么关东还有可能平静下来。如果失败,那就是群狼吞虎,反噬致死。

第二天长尾景虎果然如他自己宣布的那般,调动起自己精锐的越后兵马。全营出动,打着旗帜马标,迎着朝霞到小田原城下列阵。

只见长尾景虎一身亮闪闪的南蛮胴,左右各一名旗持,一名举乱龙旗,一名举字旗,身周是数十名骑马的武者,各持长枪太刀环立在侧。所有人都是盔明甲亮,神采飞扬。仿佛他们伴随的不是长尾景虎,而是百战百胜的沙门天王。

长尾景虎也不要各军出阵助威,只自己的八千越后兵层层列列,精选出一军之勇的三四百人摆成锋矢。骑兵在前,步兵在后,安静的不发出一点声音。数百人已经渐渐融合成了一个人,一个叫长尾景虎的人。

另一边北条高广北条景广父子除了百余骑之外也带了些许持弓的步兵,就他们这么五百来人,居然就准备前去攻击一万**千人防守的城堡了。

关东的杂鱼们也都带着旗本马早早的占住了看戏的好位置,拿着马鞭或者采配对着长尾景虎和他的军队指指点点。

小平太跟着山内义胜也骑着马来到了城前,他们两个人没有随大流看戏,而是挑了个靠近土垒的有些危险但视野开阔的地方看着长尾景虎如何攻城。

长尾景虎并没有像其他人之


状态提示:31.子龙神威箱根现,长尾景虎一英雄--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