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颜宗翰对于堂弟完颜宗之的表现十分满意,用极小的伤亡歼灭五万强悍的西军,绞杀大宋名将刘法,这无疑对大宋是沉重的打击。看样子,西军还会前来营救,就是不知道下一个倒美得到是谁了。
种师道,这个年过七旬的老种略相公率领四万大军浩浩荡荡出发了,其弟种师中率领六万大军紧随其后,十万大军朝太原城杀来。
之前,之所以没有来营救太原,主要是众人对太原能不能守住持怀疑态度,不愿意,冒险出征。况且,西线不太平,不论是西辽大军,还是金国的完颜斜也都不是等闲之辈,一旦侵入的话,西军还要保家卫国,这种情况下,当然没有人会愿意援救太原了。
现在金国都元帅完颜斜也击溃西辽大军,已经把西辽军队死死地困在云州,这个时候,金国和朝廷已经议和,在这种情况下,朝廷下圣旨去援助太原府,首先刘法响应,并且亲自率领五万大军,结果却是全军覆没,刘法本人也战死。
本来种师道是不打算亲征的,可是刘法之死,深深地刺激了这个老种经略相公,这种情况下,年过七旬的老头子非得亲征要给老朋友报仇。
报仇,种师道一门心思想报仇,他亲自率领四万大军直奔太原府,种师中率领六万大军紧随其后。
上次阳山之战纯粹是运气成分,打仗岂能每次凑靠运气。这一次,听说是老帅种师道亲自率兵,完颜宗翰就有了将其歼灭的念头,于是选择了亲征。
前面是四万西军,后面是六万,想要一口气吃掉这十万大军的确有点难度,完颜宗翰也没有那么大的胃口,这次他就是要想吃掉种师道的四万大军。至于种师中的六万大军,先让铁浮图去阻挡,然后再慢慢地吃掉。
完颜宗翰知道老帅种师道用兵稳重,不会冒险,在这种情况下,他就不想用什么阴谋诡计,而是利用骑兵的优势正大光明地击败老帅,而决战的地点,就选择了汾河边上的河口镇。
河口镇,就在汾河边上,是一座人就众多,极其富裕的大镇,只不过早就被金军洗劫了,这里几乎是一个空空的镇子,并不没有人居住。从这里渡过汾河之后,就可以直接靠近太原城。
河口镇背靠汾河,种师道要渡过汾河进军太原,毫无疑问这里是最合适的。之所以认为种师道一定会前来,是因为完颜宗翰让完颜宗之率领五千骑兵驻守在这里。
复仇,既然要复仇,那就一定会找杀死刘法的元凶,那就是找完颜宗之复仇。这一次,完颜宗翰算准了这一点,他才让堂弟完颜宗之率领五千骑兵驻扎在河口镇。
已经没有老百姓的河口镇非常适合伏击,而且也适合骑兵作战,选择这里对决,表面上看对于交战双方都有利,这里适合骑兵冲刺,也适合步兵摆阵。
四万大军对阵五千骑兵,这对于种师道来说胜算极大,在这种情况下完颜宗翰布局完全是阳谋,他不相信种师道会绕道而行,只要是这股宋军和完颜宗之手下的骑兵交上手,那么一切就会按照设想的轨迹推行下去。
上次击败西军名将刘法之后,完颜宗之可以说斗志昂扬,信心十足,他在期待下一场属于自己的胜利到来,。毫无疑问,对阵老帅种师道再合适不过了。
靖康二年三月初七,这天风和日丽,万里无云,这显然是一个踏青的好日子,只不过这些都被战争冲淡,甚至消失了。
五千骑兵整装待发,静静地等着强大的西军,五千对阵四万,这显然不是一场简单的势均力敌,最终战争的走向是以他们为中心,就看谁能不干净利落地拿下老将军了。
宽阔的战场上,可以说交战双方是各尽其职,各显其能,不管是谁获胜,都在情理之中,这一战,是步战和骑兵交战并且融合做好的时机。
五千骑兵一字排开,这一次骑兵摆出了全力进攻的架势,毕竟一般战役都是这样打的,步兵防守,骑兵进攻,以犀利的进攻打开一道出口。骑兵摆出来的是雁翎阵,最强的一千骑兵由千夫长完颜劾率领,位于骑兵大阵的最前方,一会也会率先冲刺。
这支骑兵和以往金国骑兵的作战风格有很大的不同,最前面的是轻骑兵,几乎没有什么盔甲,防御力很差,不过机动性,速度要比以往金国铁骑强的多,至于西夏军那就不用提了。这一千骑兵速度极快,简直谁快如风,可以说和汉军之中的风影军有一拼,往往利用速度来外围,远程射击敌人,然后快速离开的。
骑兵对阵步兵,先是密密麻麻的箭矢覆盖,然后就是狂风暴雨般的进攻,往往一上来,就会带给敌人极大的伤亡。
这支轻骑兵做好了战斗的准备,他们就是想利用速度来拖垮西军。
金国大军对面军队,就是老帅种师道率领的精锐?这四万大军布下了四象金灯阵,这是一个全攻全守的大阵,足见老帅是多么的谨慎,生怕中了金人的埋伏。
谨慎的背后就是保守,以往西夏骑兵都是以最快的速度冲击步兵大阵,等阵脚被撕开一个口子之后,才会在骑射的掩护下对步兵采取分割包围,这样既可以发挥骑兵的机动性,骑兵的冲劲也可以很好地体现出来。这一次,种师道依旧是针对这种情况采取的部署。
四象金灯阵,并不是说摆成成一个四四方方的大阵,那样对阵步兵还行,一旦对阵骑兵,绝对是被动挨打。这个四象金灯大阵,其实是把军队分成四个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