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回复的时候,心中也思索着,这一年多过去了,别子铜山居然只产出了18万斤铜料,这产量似乎就有些低了。
陈康伯听了却是大为惊喜,开发海外铜山并有条件的开放铜禁,他知道这是洪遵、沈敏师徒提出的一项建议。作为江西乡党,在官家拿出这条建议付诸三省讨论时,他选择了支持。但是这条建议却受到了大多数人的反对,特别是户部上下官员的强力反对。
以韩仲通为首的户部官员认为,如果海外真的有这么多铜山,那么他们也就用不着总是来大宋搜刮铜钱了。毕竟鼓铸铜钱也不是什么难事,只要找几个工匠就能开工了,否则大宋境内就不会有这么多私铸小钱了。
其次,大宋境内的铜价如此高昂,商人就算在海外开采了铜山,也不可能拿一半铜出来平价出售给朝廷。这些逐利之徒估计只会把铜换成铜器,然后带去海外高价出售,最终只会让朝廷开放铜禁的的政策变为笑谈而。
然而就在大家争执了几个月都没有结果的时候,保安军的船只却真的把铜料从海外运了回来,而且一次就运回了18万斤。这样大的数目顿时让朝中原本反对的声音哑然无语,就连对开放铜禁提议嗤之以鼻的户部尚书韩仲通,今日在朝会讨论时也改变了立场,建议官家应该尽快通过有条件开放铜禁的政策,并确定下收购铜料的价钱和方式。
毕竟在沈敏眼中数量低了些的18万斤,在大宋官员眼里却是一笔巨大的数目,去年大宋全年产铜不过24万斤,最终鼓铸了60万贯铜钱。而保安军运来的18万斤铜料已经抵得上大宋全年铜产量的四分之三,差不多可以鼓铸45万贯铜钱了。
对于大宋市面上越来越严重的钱荒而言,这批铜料简直就是户部官员们的救命稻草,而铜料背后的政治意义比它们的经济价值可更高的多了。因为支持开发海外铜山和有条件开放铜禁的陈康伯,自然从这件事上获得了莫大的好处,增加了他对于户部事务的话语权。
而他迫不及待的把沈敏叫来府上,就是想要同沈敏就海外铜山开发达成一个协议。这也是三省相公们的共同意思,他们既不想把保安军吓跑,却也不想把海外铜料的进口权归于一家,因此才授意陈康伯同沈敏进行交涉,希望对方能够将铜山的位置交代出来。
听完了陈康伯委婉的提示,沈敏心中先是一怒,觉得这帮子大头巾未免太会摘桃子了,不过他转念一想又缓和了神情问道:“朝廷想要知道海外铜山的位置倒也不难,但是我保安军今后运回的铜料,朝廷打算怎么处理呢?”
陈康伯沉吟了半响后回道:“户部的意思是,每4斤铜换取一贯铜钱,以七百七十文为贯,折二钱八成,小平钱二成。18万斤铜换铜钱4万5千贯,这些铜钱都可出口海外不从中抽税,并铜料进口也一并免税,三郎以为如何?”
沈敏此时已经对大宋的铸钱成本有所了解,18万斤铜大约能够鼓铸45贯铜钱,鼓铸的物料加上人工费用约花去15万贯。也就是说户部将会从这批铜料中获取近25万贯的收益,这也难怪陈康伯会如此着急的把自己叫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