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军事历史>大帝归民>10 未战便降
兵忙说明这位百姓老家唐州的母亲病重,急于回家探视,才冒险出城的。

“是个大孝子啊。”吕尚赞道,“给他匹快马,不要耽误了行程。”

张镕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忙赞:“蜀军真是仁义之师啊。”

吕尚摆摆手道:“那你要多多替我们宣扬。”

“好,好。”张镕上马向北疾奔,生怕被唤住。

吕尚笑着道:“那手掌一看便是士兵,那上马的姿势如此娴熟,还说什么老百姓。”

那几位士兵一听,慌忙道:“原来他是奸细。大人,我们去拦住他。”

吕尚瞪了他们一下,笑道:“拦什么拦,我还嫌他跑得慢呢。”、

张镕很快到了唐州,向唐州刺史张彦通汇报了襄樊的情况,并一再强调大蜀皇帝在襄阳。

逃到唐州的张承大叫道:“张大人,这下相信我了吧。”

张彦通不敢再犹豫,忙派出快马星夜兼程赶往汴京。

这快马刚走,便又有一百姓模样的人求见。张彦通连忙接见,正是襄阳焦继勋派来的信使。

张彦通毫不犹豫地又派出快马,八百里加急,奔往汴京。

宋廷震惊。“应向襄阳速派援军!”众臣意见一致。

恰此时,卢多逊匆忙进入,道:“皇上,蜀军攻打凤翔。”他总是要比其他大臣晚半拍来,因为他要在兵部执勤,等待各方汇报。

赵光义双目大睁。大蜀动真格的了。

众臣议论纷纷,猜测蜀军目的。

赵光义有些怒气,大声问道:“海州,海州那边什么状况?”

卢多逊忙答:“未有战报。”

“凤翔张令铎将军有勇无谋,只宜为将,不可为帅,臣请皇上速派良才前去指挥御敌。”张居正道。

赵光义平复下心境,道:“徐州方向也不能让人放心哪。”

张居正道:“海州未有战报,说明蜀军意不在徐州。”

寇准仍坚持自己的意见,接口道:“那张大人认为意在何处呢?”

张居正摇摇头,“暂时不明。”

“即使不明,也需谨慎,以防万一。”寇准道,“为保稳妥,臣请皇上向徐州也发援军。”

赵光义想了下,道:“徐州方向暂且放下。潘大人,你曾在凤翔抗拒蜀军,朕任你为西部防御使,火速前往凤翔。执朕尚方宝剑,可调西部各州各镇之兵,违令者可先斩后奏。”

潘美近几年的表现已得到众臣的肯定,皆点头。

潘美领旨,只带千余轻骑,火速赶往凤翔。

下面便是襄阳。既然孟昶在那,不能小觑,必须派出重兵。赵光义询问大臣们:“襄阳方面呢?”

“襄阳处必须派出强将精兵。”张居正道。

其他大臣纷纷应和。

赵光义道:“攻克太原之兵应在此列。下旨,令崔彦进、李汉琼、曹翰、刘遇率部增援襄阳,不得有误。”

众臣点头赞同。

赵光义这才缓了口气,“蜀军嚣张入我境,朕要叫他们有来无回。”

我也是这样想的,我也是这样做准备的,可是人家竟然不理会我,径自沿江北上了。怎么办?海州刺史尤贵看不明白。

你看不明白是你的事,我的任务只有一个:沿江北上,进入胶东。慕容延钊指挥两万精骑马不停蹄,按原计划行动,并未攻打海州。

这次任务很艰巨。没有后续部队,没有粮草支援,全靠自己打拼。进入胶东后,便会四面是敌,步步危机。

布置人手时,很多将领都抢这个任务。因为困难,才更有挑战。孟昶没有挑选,他有人选,便是已重新成为将军的慕容延钊。

孟昶笑着将那把菜刀还给他,道:“慕容,希望你能用这把菜刀闯出一片天地。”

慕容延钊接过,很坚定地道:“一定能。”

三三一乱战(六)

“朕再给你派两个助手。”孟昶笑着道。韩继勋、韩保贞来到慕容延钊面前。

“还是让他们保护皇上吧。”慕容延钊见到两位兄弟,很激动,但仍推辞。

孟昶道:“朕还需要保护吗?他俩一直在朕身边,也该去历练一下了。”

“我们愿意。”二韩的回答也很坚定。

孟昶又道:“深入敌后,以后就靠你们自己了。朕只有一个要求。”

“皇上吩咐。”三人齐道。

“谁都得活着,一个也不能少。”孟昶的目光中透着关心和爱。

自潘美离开后,张令铎便成为凤翔的主人。但这个主人显然不够格,他自恃功高,又是朝廷大将,处处排挤原凤翔军。连王彦超的儿子,潘美的义子王蓝田也看不下去,时常劝说。

这劝不打紧,在张令铎看来便是与自己作对,维护他凤翔军,对他十分不满。但碍于潘美的面子,倒也不敢拿他怎样。

蜀军来攻,张令铎根本未放在眼里,便欲率兵出城迎敌。

王蓝田劝道:“看蜀军准备充分,气势极盛,应坚守城池,磨其意志。待他出援兵到来,再行攻击为妥。”

张令铎大怒:“皇上派我守凤翔,便是信任我的能力。击败蜀军,何须他人来援。”

王蓝田年轻气盛,争执道:“蜀军来势汹汹,兵多将广,单凭将军之力,如何能敌?”

你个小兔崽子,别以为你有俩老子就老三老四的。王彦超早已是废人,那潘美又如何,lùn_gōng论资历,我都比他强。怒气更胜:“本将军才是凤翔节度使!”

王蓝田不再争执,也很气愤地道:“那一切


状态提示:10 未战便降--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