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桓来到邢狱,赵构很顺利的交接了。
张宝和刘都统也顺利的捞到了一官半职,不过他们本来就是叛军阵营,所以,这些都是些许闲职而已。
赵桓盯着面前的赵构,此人之前给赵桓的印象就是虎背熊腰,一身英武之气,器宇轩昂,比赵楷给他的感觉要好很多。
赵楷是个毒蛇,而这个赵构当初给赵桓的印象,却不是那么的差劲。
毕竟能去金兵大营谈判的人,勇气还是有的。
如果他能够和李邦彦一样,在议和结束后,归京,赵桓还真不见得会对他如何。
毕竟历史犯下的罪孽,是原本历史线上的罪孽,这一辈子,自己并没有给他机会犯下过错。
即使是赵构他和完颜宗望歃血为盟,也可以用为了自保,一时做下了权宜之计。
这个理由很充分,国人也可以原谅他。
当时的局势并不明朗,汴京城为了议和和决战掐架,连朝堂都不得安稳,可想而知,民间该乱成了何等模样。
赵桓并不认为自己是个残忍的人。
李邦彦就是一个现成的例子,你有才,我就用你。赵构还是有几分本事的,如果可以安安心心在自己阵营之下效力,自己未尝不会重用他。
甚至!
赵构如果不联合完颜宗望,一起坑韩世忠和岳飞,赵桓甚至考虑过为了统一战线,册封赵构一个吴王的名头,稳住江南,专心应对北寇侵边。
赵桓为何一直没有兴兵南下?
是因为他心里,从来没有把中原王朝的任何人,当过敌人。
大家的目的都是以变求存。
可惜,这是赵桓的一厢情愿。赵构并不是为了大宋的延续,只是单纯为了贪图享乐而已。
看看他一到临安干的那些事!广开后宫,弄了一窝秀女。
但是赵构为了所谓大义的名分,写了那一份臣构言的书信,算是彻底的惹怒了一向仁善的赵桓!
这是家贼!在他那封信写出来的时候,赵构就已经没有了任何活下去的希望。
因为他背叛了自己的国家。
俯首称臣,没什么丢人的地方,如果能够像前汉受了白登山之围的屈辱,历经四帝的积累,长驱匈奴。
如果能够像唐朝一样,被突厥的可汗颉利,打到唐朝都城,逼迫前唐太宗皇帝签下了极为屈辱的便桥之盟。
然后再像唐太宗一样,励精图治,一雪前耻,把颉利抓回来当歌舞团团长。
其实也会成为一桩美谈。
赵桓一直在看赵构的表现,可惜这个赵构,实在是太差劲了,有能臣而不用,偏听偏信,一味宠信奸臣,导致荆湖北路最先燃起了星星之火。
随后福建路的范汝为响应,之后就是广南广西等地,最后连自己的基本盘,江南东西两路和两浙路,在一场飓风之后,也是烽火连天。
做皇帝做到这个份上,这赵构也是天下独一位了。
而此时,在邢狱内,并非只有赵桓李纲和岳飞,还有康王府的两位王妃,都是赵构的嫔妃。
邢秉懿大着肚子,站在角落里,怯生生的看着康王。
而另外一名端庄的女子,泣不成声的看着赵构,手里还抱着一个襁褓中的孩子。
这个女子,是上次赵桓没有见到的,康王府刚生产的女子,张婉,他怀中的孩子,正是赵旉。
“皇兄,你这是要诛我全家吗?!”赵构愤怒的指着赵桓喊道。
赵桓一拍脑门,小人,总是喜欢以己度人。
祸不及家人,这种民间都有的传统,赵桓如何会做?
叛乱之事,他赵桓只诛首恶,轻易不牵连。
到现在他一次都没用过夷三族,诛九族的诏命。
虽然他有这个权力,但是这不是他赵桓祸及家人的理由。
赵构是赵构,这些妇人和孩子有什么错?
他不信,在经历的正统的教育之下的孩子,能为了他这个通敌卖国的父亲,找自己报仇。
人都有个是非对错观念,如果自己一个堂堂的皇帝,还怕赵构子孙给自己惹麻烦,他这个皇帝也太失败了。
赵构显然是被皇位所冲昏了头脑,见过了金国的强大之后,就想相仿石敬瑭,做儿皇帝。
这样的爹,张婉怀里的那个孩子,赵旉认不认还两说。
“朕只是让你们家人最后见一面,你却辜负了朕的好意。”赵桓叹气的说道。
他看了看李纲,看了看岳飞,看了看开封府尹李若水,又看了看大理寺卿周三畏,自己处于人道主义,让赵构见了见家人,这符合大宋的死刑执行惯例。
自己只是按照惯例做的,为何会被赵构如此看待?
赵桓眼中的不解和疑惑,被李纲敏锐的感觉到了。
李纲小声的说道:“官家,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真论语。”
赵桓这才放下了自己心中的芥蒂,自己做的没错。
君子和小人就是如此的明显。
而自己在后世只是一个普通人,那岂不是说后世的五好青年,都是君子?
没毛病。
他其实一直在和赵构比,这是很难避免的。
毕竟他这个皇位,在正常的历史线里是赵构的。
所以赵桓一直励志要比赵构强,而且要强的不止一星半点才可以。
而此时,李纲给他的解释,让赵桓非常满意。
李纲很上道嘛。
“皇兄,我们都是父皇血亲,能不能绕我一命?”赵构小声的问道。
赵桓摇头,自己带着这么多大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