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过这种事,王怡真实在不太相信,第一是肖婉儿身边的人,都知道肖婉儿同李皇后不合,第二是两女争一男这戏码,那是前期越要好,后期越撕逼的经典剧本。梅妃这观点果然再次印证对方不是直男就是太监,总之绝不会是后妃,对于女人的关系是一点没把握到精髓啊
王怡真又快速的看着其它的信件,里面果然都是一些阵年往事,除了一开始,有一点点是关于宫外的事情,之后大多数,都是关于宫里的,什么这个妃子用孩子发烧来争宠了啊,或者那个妃子为了怀孕半夜穿清凉装跳舞了啊,比较狠的是谁对谁的皇子下手害人不成被赐上吊了啊总之,全是有关于子嗣的,看来启圣帝这性冷淡的性格从以前就没有变过,于是妃子们也只能拼命的拿着孩子开玩笑,不是养自己的孩子,就是害别人的孩子,生在这个宫里可也太惨了
王怡真看着这些信,和信里没头没脑的各种小事情,突然开口道:“这三位公公里有没有哪一位是宫外有家的”
“什么”吕才人一时没听明白。
“你去打听下这三位公公的祖籍。”王怡真说道:“你没有发现吗这些信里有一个共通点。”
共通点就是这位梅妃是位话唠,但凡说点什么,都喜欢详细叙述,而且对方记性还好,会将自己亲历过的场景进行各种小细节的描写,比如当时什么人说了什么,什么人又作了什么,写在信里就跟写小说似的,非常有场景感。
然而这位的详写却又大致可以分成两部分,有的时候,他详写的宫外的任务经历,有的时候,他详写的是宫中的经历,写宫外经历的时候,宫中的状态他也会提,但是略微一笔带过而已,写宫中的时候,他便会说,“听说宫外如何如何”,也就是说,梅妃这个人,是偶尔可以出宫的。
在宫里服侍的太监是不能离京的,但启圣帝随侍的三位公公,据说都是在他娶妻之后,也就是说,其中很可能有李家的亲信,若是其中谁家就在京中还有亲人的话,那么偶尔不当值的时候,出宫倒也算不得大罪,那么谁家祖籍在京中,谁就最有可能是梅妃。
“总之你先去找听吧,重点关注一下那个吴公公,不过还是安全第一,要真打听不出来也没什么事。”梅妃并不重要,如今重要的是小五。
小五是现在已知的,同叛国贼军扯上了关系的人,同样都在宫中,同样都姓吴,确实让人起疑。
吕才人记下了王怡真的要求,便又赶着李兰兰尽快的回太子府休息。
等两个人回朝阳宫的时候,太子妃已经又回复到了高贵的状态,只是看到了王怡真同李兰兰还是有些不自在,但几个人之间的气氛却比往常和气的多了。
李兰兰是一半源于对太子的失望,在妻妾之间和稀泥也就罢了,平日里太子都是多偏向于妾室,却又在关键时刻表现出了对妻子的疼爱,搞的她这做妾的,都不知道自己要争些什么的了,如此想来,太子竟然在这一点上同启圣帝很相似,能把后院的女人们搞的一点争宠的**都没有了也算是他所具有的难得的本事了吧。
而太子妃的退让则更为明显,主要就在于,承恩公李家已经投向了齐王,那么她同李兰兰就必须联手了,否则太子若真倒了,两个孕妇谁也没有好日子过,拉拢了李兰兰,先稳固住太子的后院,还可以向王怡真示好,只要启圣帝一天不抛弃这“女儿”,太子妃就得拢着她给太子加分。
因此从宫中回到太子府之后,太子妃同太子,将李奕年、李奕城、李兰兰同王怡真都叫到了主院。
除了李奕城完全理不清楚这其中的利弊之外,其它人都心知肚明,这是李家二房由太子妃同李兰兰牵头的第一次结盟。
先发言的是太子妃:“今日的事情,让献国夫人见笑了,我也没有想到,父亲竟然突然投向了齐王若是今日里让父亲得逞了,只怕太子的地位就危险了,还要多谢你,愿意在圣驾面前,不追究奕年的过错。”李奕年听的简直感慨万分,他那睡“堂弟小妾”的罪名本来就是王怡真栽赃的,王怡真不追究了,竟然还得谢她但这怎么办呢
谁让王怡真得了启圣帝的喜欢,地位高人一等,自然便是众人拉拢的对象。太子妃都这么说了,李奕年也只能认下了这个错,先是向李奕城道歉,再向王怡真道谢。
王怡真摇了摇手:“彼此吧,我也不是不知道好歹的人,你没有在圣驾面前解释,倒该我谢谢你。”
之前李如江说起那个肖婉儿旧日婢女的事情时,启圣帝已经同意了,让有司捕人审问,也就是说,这件案子,是启圣帝亲自下发下去的大案,到时候,无论是哪个部门领了案子,都一定会往死里查真相。
而太子妃发现了情况不对,带李奕年来解释的时候,李奕年只说了他们受骗的事情,却没有一句给自己辩解。他意欲对朝小娇不轨,本来就是王怡真随口胡谄的,他其实并没有罪,但如果想辩解,就要一起说出,金环诬陷朝小娇是叛国贼军的事情,这样一来,不论真假,王怡真身边的人有可能是叛国贼军这件事,就会在启圣帝的面前摊开。
王怡真这“女儿”到底是真是假,都还没有搞清,她身边竟然还有可疑人员,那时候启圣帝若不信她,便大可以将她当场就扣押了来查,而就算启圣帝信他,有李如江在,为着李家的名声,也会要求严查朝小娇,到时候别的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