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军事历史>猛卒>第二百八十一章 首战告捷
然后跟随恩公,了此残生。”

郭宋想了想道:“这样吧!你会打铁,你先留在我军中当一名铁匠,以后我再想办法安置你。”

达尔罕却依然摇摇头,“我不想再做铁匠,请恩公收我为亲兵,我愿跟随恩公鞍前马后。”

郭宋还没有亲兵呢,只有十几名亲信随从,也勉强可以算作亲兵。

郭宋见他目光坚定,也知道他是一个一诺千金的汉子,便欣然道:“也行!让你当铁匠,浪费你的一身武艺了,你以后就跟随我吧!”

达尔罕大喜,再次跪下磕头,“感谢恩公收容。”

........

虽然全歼了薛延陀的两千先锋军,但战争的威胁却笼罩在丰州上空,郭宋并不担心薛延陀军队,他担心的是军民的士气,他担心移民们有了畏惧之心而不敢在丰州呆下去。

在全歼了两千薛延陀骑兵后,郭宋立刻派骑兵赶回九原县报喜,骑兵们在县城里疾奔高呼,“首战告捷,全歼敌军先锋两千人!”

“首战告捷,全歼敌军先锋两千人!”

........

在一声声的报喜中,焦虑不安的百姓们终于情绪得以宣泄,群情激奋,满城一片欢腾。

这是很有必要的,百姓们渴望胜利的消息,这样他们的信心才会逐渐得到鼓舞,如果什么都不说,那只能让他们都生活在恐惧之中,久而久之,信心就会被摧毁。

所以就算小胜也要及时告诉百姓们,鼓舞民心和士气,让他们竖立起战争一定属于自己的信心。

从康保的口中,郭宋猜到了薛延陀先锋军的战略意图,他们应该是准备北上保护薛延陀大军渡河,辎重要过黄河,只能走浅水滩一条路。

郭宋随即亲自率三千骑兵去拦阻薛延陀大军渡河。

丰州黄河的浅水滩有两处,一处在南黄河,在九原县以西约五十里处,沿着黄河南岸过来的商队一般都从这里过黄河,河面很宽,但最深处也只齐人的胸口,一般不用渡船,直接可以蹚水过河。

另一处在北黄河,也是水比较浅,牲畜和大车辎重都可以从这里过河,这里是去西受降城的必经之路,薛延陀大军从西北方向杀来,如果没有携带辎重,可以用皮筏子过河,可如果携带大量辎重物资,那就只能走这处浅水滩。

南面的浅水滩他们走不了,如果要走南面浅水滩,那么首先要在西面渡过黄河,就没必要再走浅水滩了。

郭宋率领三千骑兵提前一步赶到了北黄河浅水滩的南面,在这里迅速进行部署。

夜色笼罩着大地,二月的丰州还没有太多春的气息,尽管白天冰雪融化,但夜里依旧寒气逼人,士兵们紧紧裹着羊皮。

郭宋站在高处,望着黄河对岸苍茫的暮色,心中却在迅速估算这场阻击战的影响。

不容质疑,他的军队无法击败两万大军渡河,但可以延缓敌军进军速度,给九原城多一点时间准备,同时可以打击敌军的士气,这就是他的目的。

这时,身后传来一阵轻微的骚动,郭宋回头,只见一支骆驼队过来了,牵骆驼的人竟然是唐军士兵,一名士兵跑过来道:“使君,九原城送饭来了。”

郭宋点点头,“让士兵们都起来吃饭!”

熟睡中的士兵纷纷惊醒,他们出发匆忙,只带了少量的干粮,就指望九原城来送饭了,士兵们饥肠辘辘,纷纷围拢上来。

晚饭还不错,烤得松软的面饼,里面夹着美味多汁的葱香羊肉,每人两个,还一个小蜜瓜和一碗温热的汤。

三百头骆驼给士兵们送来了三天的饭食,明天早饭只需要热一下就可以吃了。

为首校尉上前给郭宋行一礼,将一卷鹰信呈给郭宋,天已经黑了,郭宋不想打开,问道:“是什么内容?”

“好像是节度使的回信!”

“怎么说?”

校尉犹豫一下道:“李将军让卑职传口信给你,既然朔方军不愿来援,那咱们就凭自己的力量,也一样能击败薛延陀大军。”

郭宋点点头,“我明白了,你们回去一路当心。”

校尉抱拳行一礼,转身下去了。

郭宋嘴角露出一丝冷笑,和他意料一样,李怀光不会派朔方军来救援丰州,一切只能靠他们自己了。

........

次日天不亮,一千骑兵从对岸飞驰而来,唐军士兵纷纷奔至各自作战位置,举起弩箭,郭宋细看片刻,认出了对方的大旗,不是薛延陀人,应该是从西受降城撤回的唐军。

郭宋连忙回头摆手道:“是自己人!”

士兵们纷纷放下弩箭,战马蹚水而来,黄河水面上只剩下一个个小黑点,目前是春汛,虽然水位还没有淹没头部,而河面上全是浮冰,河底水流湍急,渡河要比平时困难得多。

士兵们攀着战马缓缓泅水,渐渐地靠近南岸,第一个上岸的将领正是郎将马蔚。

他冻得浑身发抖,两名士兵奔上去用毛毯给他包裹住。

“使君.....使君,怎么在.....这里?”

他冻得嘴唇发乌,牙齿上下打战,说话也不利索了。

郭宋让士兵们烧热水,给他们喝下暖身子,他走上前笑道:“如果你们不打旗帜,恐怕你们都要命丧河底了。”

马蔚顿时明白了,原来使君率军在这里伏击薛延陀军队。

“我们....也留下吧!”

郭宋想了想,便欣然道:“多一分力量就多歼灭一股敌军,你们也留下。”

不多时,一千唐军骑兵纷纷上岸,


状态提示:第二百八十一章 首战告捷--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