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仙侠修真>女侠千古情>第五十七章 重返长安
时起兵谋反了。

刘彻并未太多震惊,这事已在我们意料之中,我们更加快了返京的速度。

第七天黄昏,重返长安。

庄严高耸的未央宫被沉沉的暮色笼罩着,空气里飘浮着紧张与不安的讯息,使得气压超低,让人喘不过气来。没有更多的感触,也来不及思想。在众多官兵前呼后拥下刚踏进未央宫阙的刘彻与坐在软轿上的我,迎接我们的是一排排一列列跪在石板地上的朝臣————御史大夫韩安国、中尉张欧、大行王恢、左内史公孙弘、大夫主父偃、太史令司马谈、司马相如、郑当时、唐蒙等等一系列大小官僚宗族显贵甚至挂闲职的魏其侯窦婴全都在,哗,好大的阵势,但独独少了诸臣之首的丞相田蚡!

“恭迎陛下回宫!”众人同声,声动天地。

其实挺佩服这些古代官僚的,没有指挥,也没人说“预备,起”,这口号就能喊得这么干脆这么整齐。

刘彻面不变色脚不停步从众官僚身边穿过,一边吩咐道:“韩安国、张欧、王恢、主父偃、公孙弘,宣室见驾。”

格外加上一句:“刘丹,你也来。”

唉,要打仗了……

要说跟匈奴开战,那是为了国家民族不得不为之,可如今面对的却是同姓相残,兄弟阋墙,这仗啊,光想想就没什么意思。但没意思又能怎么样?作旁观者看着人家你死我活?怎么说跟刘彻也算得上生死之交,没办法置身事外。

我被抬进了宣室,几名重臣默默跪坐在御案前,没见着韩嫣,估摸着对付田蚡去了。我也被放到席上坐下,气氛凝重低沉,一抬眼,碰到几道充满愠怒与敌意的目光,是韩安国和王恢。

你们俩个死人头,人家刘家兄弟叔侄自己内讧干我屁事?我这儿还有冤没处诉有气没处撒呢。毫不示弱狠狠瞪回去,用口型告诉他们:“不关我事。”

王恢首先汇报军情,事情远比我们想象得复杂严重,更超出我的预料。

原来刘安刘赐这哥儿俩起兵的同时,不知怎么竟策反了梁王刘襄,三天前刘襄在梁国都城雎阳也反了。

这个刘襄,是汉文帝次子梁王刘武的孙子,是刘武子刘买的长子。当年王储之争,抱着“兄终弟及”希望的刘武败给不足七岁的皇十子刘彻,回封国后不久就抑郁而终,长子刘买于是继承爵位,在位七年身故,谥号共王,长子刘襄今年刚继位。

从王恢的汇报中得知,梁王到了刘买这一代,封国疆域已由从前的四十城锐减为十八城。前不久刘买亡故,刘彻想乘机再削减其势力,消息不知怎么就传到新王刘襄的耳中,这小子年少气盛,对此大有微词,刘安刘赐一定是抓住这一点煽风点火再许下什么好处,于是刘襄顺势造反。

接着,王恢报告了一个更坏的消息:去年和亲后再无动静的匈奴人,忽然在数日前派大股铁骑侵扰云中、雁门等地,驻守两郡的是程不识和李广将军,虽然没造成大的损失,但边境从此紧张起来,两郡加上周围边城几十万大军时刻严阵以待,等候匈奴人突来的袭击。

王恢作了结论说:“三王已与匈奴勾结,如今我们腹背受敌,情况万分凶险。如何布署迎敌,请陛下定夺。”

我眨巴眨巴眼,气不打一处来。

中国人全都疯了吧,一部分中国人专门勾结外敌打自己的同胞谋自己的利益;另一部分中国人也疯了,气疯的。

在二十一世纪时看到篇文章,日本留学生写的,说韩国人敌视日本人,不买日货;中国人也敌视日本人,可是还照买日货。当时就感慨,这中国人咋就这么没志气咋就这么犯贱呢?就算自己的国货没人家的好吧,你可以买英货法货德货买什么货都好,干嘛死乞白咧地非去买日货?还没被人家“日”够吧。

哎哟喂,当时很不能理解。现在明白了,原来这是祖宗遗传!之后无数个支线,那总根儿在这儿呢:从汉朝开始,大开汉奸之风,(要不怎么叫汉奸呢,它怎么就不叫满奸、蒙奸、赫哲奸呢)大行里通外国之道,永远不懂得与虎谋皮的道理,最终引虎入室,结果遗害两千年。以至两千年后,还有人在执着地经营汉奸大业并且孜孜不倦哪!

国人皆曰可杀!

“叛军现在何处?”刘彻丝毫不乱一如平常,似乎一切他早已料到。

巨大的舆地图徐徐展开,将目前的局势清清楚楚呈现面前。从地图上看,叛军离长安的距离实在是太近了。要说单打独斗啊,我也算个中好手,但论到军事战略那可不是强项,只有听的份儿。

“刘安刘赐军兵分二路,一路由将军雷被率领,十三万大军克广陵、丹徒直逼会稽;另一路二十万大军由刘安亲自统帅,会合刘襄十万军克颖川,现正进攻荥阳。”

老臣张欧说:“会稽乃东南要塞,决不可失,会稽太守严助也是善兵之人,短期内自保无虞。但荥阳乃是进驻刘阳的喉咙,并有敖仓……”

“不好意思问一下……”我打断他的话。“敖仓是什么地方?”

连皇帝带大臣都惊奇地看着我,象看白痴一样。

坐在我身边的主父偃好心地说:“储存粮食之地。”

噢……不就粮库嘛。

张欧接着说:“荥阳虽有山河之险可据,恐不能久持。刘阳更是长安门户,其间武库庞大,若落入叛军之手,后果不堪设想。”

韩安国说:“叛军目的十分清楚,只要攻陷刘阳,即使不能西


状态提示:第五十七章 重返长安--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