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军事历史>大宋神级赘婿>第二百一十五章 整备军队,安置战俘

第二百一十五章整备军队,安置战俘

管理能力极佳的张浚和执行能力出色的李公浦被王宇调去安置所有的战俘,为此,王宇特意选了20个书生和100金陵敢死营士兵和100林湖要塞上了年纪的边防军给他们。

宋人和辽人混搭配合,有助于辽人武士迅速从战俘向着仆从军转化。

然后,除了甘守成已经带老了的山字营,王宇没有调动,依旧留给了甘守成统领,其他各都,人马都进行了调配。

1700金陵敢死营和300林湖要塞边防军、200契丹仆从军被重新编组,牛通、徐定国、雷大洪、毕志杰、孙德胜每人手下400宋军,40仆从军。

尤其是牛通、徐定国、雷大洪、毕志杰四个都,人员都进行了交叉混编,这一次参战的860人,平均分到了这四个都中。为了下一步的进攻计划,王宇必须让每一个部队都有见过血的老兵。

将领方面,偏将孙德胜,还多了一个职责,充当甘守成的副将,除了管理自己手下的人马,还协助甘守成管理全军的琐事。

待到军队调整完毕之后,

牛通建言道:“云逸,这一次,你应该给自己弄一个军职吧,不然长期以往,大家称呼着都别扭。”

甘守成等人闻言也点头称是,现在军中,一些和王宇交好的同窗,对王宇以字相称,还有如甘守成等人则称王宇为先生。

还有一些士兵,则称王宇为医官、将军,有些帮派出身的还会叫王宇老大。零零总总不一而足,就是因为王宇现在的身份,在明面上依然只是一个普通士兵。

牛通认为,既然朝廷一时半会儿不会册封王宇,那么王宇自己取个将军的称号也并非难事,以王宇的威望,现在整个林湖军塞又有谁敢不听王宇的话?

大不了之后,等众人的功绩报上去,使点好处,王宇就能落得实至名归。

这样一来,读书人出将入相的追求,王宇也能完成一半了。

王宇淡淡一笑,“军职是国家重器,如何确定是政事堂、枢密院相公们的事,我只做好我自己就可以了。这段时间,为了避免令出多门,孙偏将受点委屈,依旧用甘将军的旗号,对外我们就以林湖要塞边防军的名义行事吧!”

王宇直接拒绝了草头将军的提议,又把话题引到了孙德胜和甘守成身上。

目前,以军力来看,金陵敢死营在林湖要塞占据主导地位,无论是战力还是装备都不是原先400老弱边防军可以比拟的。

为了便于指挥,400林湖要塞的原驻军必然会被打散整编,此举将伤害很多边防军老人的感情。但是,王宇贴心的把林湖军塞边防军的名号保存下来,对枢密院上报的时候,则是金陵敢死营这只临时编纂的军队融入到了有年头、有历史的林湖要塞边防军之中,此举会让孙德胜等边防军老人心里有所慰藉,也让很多盯着金陵敢死营的人放松警惕。

至于让出身厢军的甘守成成为一军主将,出身禁军的孙德胜为副将,则是因为在林湖军塞,甘守成军职最高,是从五品的宁远将军,这一点无论谁都挑不出毛病去。

而孙德胜出身禁军,手下只有400人,军职只是六品的裨将军,又不如甘守成对王宇如门下走狗般言听计从,为了便宜形式,让他当个副将料理一下琐事尚可,却不能让孙德胜成为大家名义上的头脑,否则会带来很多麻烦。

牛通提议王宇自称将军,其实是源自于张浚发出的一份捷报,报告的是林湖要塞军已经整合完毕,得军2500人,剿灭马贼若干,正在整顿防务。

张浚将金陵敢死营一路上的表现,尤其是王宇对军中迅速形成战力的贡献和在李家屯子剿匪的战况,作为依据向朝廷为王宇请功,希望朝廷能任命王宇为林湖要塞边防军一军之主,授予都指挥使、都虞侯这样的军职。

只是,这样的奏疏,在一些人的关注下,自然又是石沉大海。

涉及到军功自然是大家都关注的话题,只是,刚刚打了三次小型战役,有些士兵连军营都没出,连热身都谈不上,给大家叙功为时过早。

后勤方面,还需要用缴获的物资养军,又不能把缴获的牛羊等牲畜转化成银钱,对士兵进行奖励,因此,王宇只是在大宋现有军制基础上,对于额外缴获的战利品,提了奖惩制度的架构,交给军中众人讨论,还未实锤,这一次就先不做分配了。

好在军中情况,大部分人都清楚,在众多有着高尚报国情怀的书生士兵宣讲下,没谁想自己走到哪都带上一头牛或者几只羊,对此并未有意见。

随着会议进行,每一个军官都明确了自己的任务。

片刻之后,甘守成、牛通等武将开始按照计划整顿人马,并且选择契丹人中优秀的武士作为骑术教头,准备队列训练之后,就安排士兵着手跟着他们学习骑射。

而张浚、李公浦则带人安置契丹战俘和马匹、牛羊等战利品。

为了能让辽人战俘尽快归心,张浚决定深入到他们当中,详细了解一番情况,再制定策略,于是张浚悲剧了。

当年轻、帅气一看就是宋人官员的张浚近距离接触契丹战俘时,两个为了改变自己和家人命运,自告奋勇扑上来向张浚投怀送抱的契丹女子一左一右把张浚紧紧抱住,然后……可怜的张浚就被熏晕了。

张浚本是注重容貌的读书人,还有轻微的洁癖,两榜进士之后,虽然汴梁居大不易,但每日也要把自己收拾


状态提示:第二百一十五章 整备军队,安置战俘--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