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军事历史>特种兵乱秦汉>4-34各路枭雄
出来跳梁了,大怒之下就要派人去收拾赵嘉。

但李斯阻止了他,现在的情况,原楚国是根本,其它的都可以忽略不计,况且以秦国现在的国力,实在打不起多路战争了,应该把重点放在这边,赵国的兵收回来就是。

李斯的意思很明显,只要能收拾了这三家联军,其它的就是顺手一捎带的事。

秦王很快的冷静下来,想了想也是,他们是应该分清轻重。

所以,秦王对赵国守军下达了命令,根本没有跟赵嘉打就退了回去,直接去南边支援蒙恬,赵国这边等于送给了赵嘉。

赵嘉大喜,这张耳果然分析得不错,看着自己的国家重回自己的手里,赵嘉感到非常的骄傲,同时,对张耳更加的器重。

赵国发生的这些,身在吴中的众人全都知道,他们各有想法。

程文龙倒是没想到这赵嘉还真的回来了,趁着这大乱之时回来,这样的乱世,是个人物就想在历史上留下一笔,这赵嘉倒也是个人物。

刘邦得知了张耳在帮赵嘉后笑了,张耳是大肉吃不上找汤喝了。

刘邦对张耳的印象还是不错的,况且他们现在都有事,根本顾不上别的地方发生的事。

是的,他们很忙,忙着制定战略计划。

这不是一句话的事,范增早有计划,但是程文龙和刘邦不同意。

范增的意思是三路进攻秦国,程文龙走涵谷关路线,刘邦走武关路线,而项家军走韩城路线。

范增这样一说张良就笑了,秦国被称做四寨之国,关卡无数,一路的险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就是秦国的写照。

秦国靠着这些天险跟山东国家打了几百年的仗,而山国各国一百多年来,根本就没人能攻进秦国,光是这些天险就能当十万雄兵用了。

其中涵谷关更是进入关中的重要关卡,不用想秦国就在此地安了重兵,范增这摆明是把这个最难啃的骨头想扔给程文龙。

而韩城最远,光是从吴中走到韩城就要俩月,到时,他们都跟秦军打上了,这项家军还在路上,这不摆明把他们当马前卒吗?

所以,张良是坚决不同意。

刘邦也不同意走武关,刘邦有自己的想法。

刘邦认为,三路大军一旦进攻秦国,这就是天大的事,这不光是变被动为主动,也是悍然挑战秦国的骄傲,所以,秦国一定是拼死抵抗。

而众所周知,涵谷关是众人皆知的难关,所以,秦军一定会非常放心这里,一旦真正的开打,这里的守军反而会比较空虚。

刘邦的赌性又上来了,他要再次的豪赌。

刘邦并不盲目,他认为越是危险的地方其实越安全,越是安全的地方却越危险,他竟大力的争取攻打涵谷关。

三人各怀民思,归根结底一句话,谁都不想跟秦军主力相碰,不想让对方占了便宜。

程文龙的意思也很明显,他不怕秦国,也不怕开打,他怕刘邦和项家在危急时刻放他鸽子。

以前,他们从来都是被动防御,也就是在自己的主力战场以逸待劳的防御秦军。

现在,他们要变被动防御为主动进攻,也就是他们要长途跋涉的去客场挑战秦国。

这样一来,需要的东西就太多了,路线,攻城,后勤补给全都要计划出来,所以,这是非常烧钱和烧人力的,他不想自己的努力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但不管他们怎样的讨论,范增是坚持项家军要从韩城进入,其它两处,你们自己商议去。

刘邦突然提出要跟程文龙交换,让程文龙吃了一惊。

刘邦的实力很弱,这是他们三家都知道的。

但是刘邦却突然主动要求攻打最难的地方,这小子又整什么幺蛾子?

刘邦不理众人惊诧的目光,自己只是笑而不答,众人也不好多问。

既然刘邦同决换,程文龙也不好说什么,只好同意,就这样,路线算是出来了。

程文龙从武关进,刘邦是涵谷关,项家从韩城进。

众人坐在一起开会,制定最后的总体计划,但是突然就传来了蒙恬再次进攻的消息。


状态提示:4-34各路枭雄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