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军事历史>天策大明>第五百二十三章 密谋(一)

天顺四年十月。

这一个月的时间,山西各地都是人心惶惶,而山西总督府也是气氛紧张。

期间,刘君韬准备前往新建立的大同兵仗局、太原兵仗局视察一番,都被郭沐英以“安全不能保障”为由制止了,这也让刘君韬心中郁闷了一下,只能让手下人去代为查看一番。

太原府城。

太原府城内有府衙与副将官厅,府城坐拥平川之地,南北为山川,东西为平坦沃土,更交通镇城与京师要道,向来都是居民繁衍之所。

太原府城内有大街十数条,皆搭有坊表,此时在承恩坊一条胡同的深宅大院内,聚集了众多商人,这些人都是地地道道的山西商人。

大宅华贵,大厅宽敞富丽,内中的商人,也个个锦衣袍服,尽显富贵之气,此时虽然刚刚入冬,气温还不是很寒冷,但是屋内的众人都是貂裘加身,迎面一股富贵之气便扑来。

他们慢条斯理坐着谈笑,简单几句交谈中,有时价值几万两,甚至十几万两、几十万两的货物交易就此达成。

在座商贾,多是粮商、盐商之辈,有人同时还经营着药布皮毛、当铺旅馆、钱业、茶业、仓库诸务,个个身家巨万,举手间扑面而来的富贵之气。

大明初年,朝廷为了解决边军粮饷运输问题.便实行了“开中法”.鼓励商人运粮到边关。

从那时起,九边便粮盐商人大兴,便是到了现在“开中法”已经逐步败落,然九边依然需要大量的粮食棉花布匹,同样离不开这些商人。

以边军将士月粮一石标准计.仅宣大三镇一年便需要粮食二百多万石,布几十万匹,棉花几十万斤。

还有大量马匹的草料,柴米油盐酱醋茶等杂货需要的数目也是天文数字。

自从刘君韬率领一部天策军将士抵达山西之后,这些所需辎重的数量更是急剧增加。

这养活了一个庞大的商人集团,有资十万两不敢称道,百万两才算平常,特别以晋商、京商,徽商等为富,而此时屋内的众人,便全都是晋商之中的翘楚。

由于获利甚巨,虽然大明北地时常面临胡人的侵扰,以至于百姓流离失所,但对很多商人而言,却影响不到他们的富贵生活。

香尘载道,玉屑盈衢,商贾之中的夸富斗艳层出不穷,极尽挥霍之事,而晋商更是极尽奢华之能事。

看周边一排排站开的丫鬟侍女,身旁那精致的黄花梨桌椅,还有旁边吹拉弹唱,专门从京城请来的昆曲班堂,对许多贫民百姓而言,做梦也想象不到这等奢侈。

这还仅仅只是太原城内一隅之地,若是到了这些晋商各自的地盘上,便更是奢华无比。

此时,众商贾正在交头接耳、轻言浅笑,这时一个穿着蓝绸长衫的管家出来,含笑道:“诸位,张老爷子到了。”

一个五十余岁的老者在一干侍女的搀扶下出来,他须半黑半白,身材高大,举手投足间颇有威严之气,显然是久居金钱权力中心的人物。

看他出来,在座众商贾纷纷拱手作揖,连称“张老爷子万安。”

由不得各商贾不恭敬,这张老爷子张永祥便是太原副将张恭维的族叔,张恭维在太原镇守多年,触手无孔不入,太原左近所有能赚钱的产业,哪个他没伸手?田地,粮油,布匹,棉花,畜牧,矿山,等等等等,都有张家的身影存在。

张永祥老奸巨猾,手段狠辣,对竟争对手从不留情,除非答应他提出的一系列苛刻条件。

在场商贾或许有些人是外来的强龙,但强龙不压地头蛇,张家就是太原的地头蛇。要想在太原这块地方经商营业.谁敢不听张家的号令?

见众商贾施礼,张永祥呵呵而笑,拱手团团作个圈,略略提高声音说道:“诸位,让老朽来引见。”

他指着身旁一穿着绸袍,头戴江~山一统帽,神情颇为精明的中年人,说道:“这位便是范家的大公子范宇贺、范大掌柜,诸位多多亲近。”

范宇贺对众人作了个罗圈揖,含笑道:“宇贺见过诸位掌柜。”

下面商人都是还礼,很多人抑止不住内心惊讶,交头接耳起来。

久闻山西介休范家(就是后世明末时期汉奸晋商的先祖,此时已经发迹)之名,彼明初便在边塞进行贸易,传至其父范安城时,己是张家口、介休一带有名的大商人。

而范家,也是最早与瓦剌部、鞑靼部贸易的商人之一,史载其“与各部左通货财,久著信义”。

传闻范家家资数百万,粮食、棉花、食盐、布匹、煤炭、茶叶、药材无不经营,特别以粮食棉花为重。

族内人才济济,晋城、长治、祁县,太原、大同、张家口等地无不设铺,就连商部进军山西的时候,也对范家颇为忌惮。

而且,他们家族精通数学、珠算、会计等计算技能,还有大量的语言天才,族内很多人通晓大明各处方言,塞外蒙语语,甚至后世与俄罗斯贸易后,他们中还涌现出大批精通俄语的人才。最后贸易展到欧洲后,族内又多人精通西洋各语。

这种本事,其实是此时山西各地商人普遍拥有的,这也是晋商能够崛起的一个原因之一。

范安城渐老,族内生意,大多由其子范宇贺掌理。

而山右八大商之名,真正成名的时候是后世明末之时,但此时山西各商人也都是如雷贯耳,是典型的官商一体,官便是商,商的族人便是官。

在场众商贾中,有士坤家族,


状态提示:第五百二十三章 密谋(一)--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