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城点点头:“最后一件事情,据我了解,大家家中或多或少都有小孩子吧?”
众人不解其意,寻常百姓虽然家贫,不管初衷是开枝散叶承接香火,还是为了长大后家中能有个盼头,但生养不会少。就王婶这样的,四十多岁的年纪,儿女好几个,孙子辈也有几岁了。
这修真界普通人一样婚育比较早,即便是普通家庭也都是儿女成群,所以流云国能在国境内力压万族,很大程度上也都得益于人族的繁衍。
只有像陆百川这样的修仙者因为寿命长,即便是以后到了一百多岁,骨龄也相当于二十来岁的普通人,所以并不在意早晚。
杨城又道:“小孩子太小还做不了事的,放任在家里整日玩耍也不是个事。我意欲开办一个杨家书院,由杨管家着人在后山选一个安静的地方,按我的设想建一个书院,再聘请一些识文断字的老师授课。凡是在杨家做事的工人,他们的嫡亲子女,四五岁到十五岁以下的小孩都可以送到这里来,免费学习。让他们认认字,识识数,长大了也好谋个出身,再次也能学点糊口的手艺。诸位认为如何?”
众人眼圈泛红,李婶哽咽道:“这是天大的好事啊,少爷。要是需要我们帮忙,尽管开口。我回去号召一下,家里亲属没事的就来帮帮工,少爷也不用发工钱。这是荫蔽后人的事情,不能让少爷破费太多。”
“是呀,少爷,我们回家喊一声,吃食他们自己就能带着来,少爷不用多管。”
众人纷纷感慨,自古穷文富武,在修真界修行需要很多资源,普通人很难进入那个门槛,只能世世代代都是弱者。但是如果能够识文断字,至少还可以考取个文吏,或者帮助大户人家管理事物,再不济做点小买卖还能算个数。
流云国一向以修行为尊,并不重视教化,除了王孙贵胄、豪门大族有自己家族子弟书院之外,并没有国办的教化。只有少数落魄书生做的一些私塾,但大部分生存困难的家庭,哪有能力送小孩去识字。
他们这些底层的人,看着自己那些懵懂的小孩,一天天混大,谁都着急。谁不想为后人谋个好出身呢?少爷这事绝对是天大的恩惠,一件件下来,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苏吟雪倒是挺惊讶,以她的聪明才智看来,少爷这是义举。一个小书院对少爷来说成本并不算大,但很可能未来的回报潜力非常大,具体她也摸不清,只能暗暗赞叹少爷的大手笔。
在杨城看来,一个书院从地皮、建设再到师资花销,都不算大。进的来说,这就是双赢,既让小孩得到了教化,又让两三代人都在杨家,利益捆绑地更深。长远来看,增加一些思想教育,可以让很多人从小有杨家的烙印。
有些悟性好的,他还能够培养成家族商人,成为自己在各行业的代理人,忠诚度还高。若有些出息的,真能进入官家某个职务,也是对他会有各种便利。不少人还能学些手艺,以后用着更放心。
甚至还可以让陆百川去查看一下,万一有些资质好的,还能培养成他的嫡系武者。善事他要做,回报也要拿。当然,这些杨城自然不能拿到台面上来说。
大的方向都确定后,杨城又把两个厂的建设具体设想,给众人阐述了一边。并把关于食品的更多的一些产品配合绘制的图纸,详细的讲解了一便,至于需要的材料两个世界不同或名字不同,只能描述个大概,需要她们自己去尝试搭配。
商议半响后,让众人散去,留下了老杨头和苏吟雪。
非正式场合下,杨城都对这个一手带大自己的老杨头尊称一声杨叔,他道:“杨叔,最近你可能最忙,各种建设都需要你亲自监督。”
老杨头满面红光,咧嘴笑道:“没事,尽管来吧。看着杨家蒸蒸日上,我打心底高兴”他沉默了一下又道:“少爷所做的事情,我不懂,但一定会做好每一个细节。杨家变化很快,只希望少爷量力而行。咱不求杨家能够发扬光大,能够平平稳稳就好。”
杨城听了也很是感动,老杨头不会表达,但他这是在提醒自己要谨慎,不要因为有些成就了,就开始急功近利。
不过杨城心里还是有数,一切还在掌握之中。他点点头道:“杨叔的话我会谨记的。最近会大兴土木,有些建筑样式工人也没见过。那些招来的短工,做熟练后,你就留下二三十个可靠的人。日后我们可能会有更多的活,有一支自己带出来的建筑工人,会更有利。”
老杨头表示记住了,杨城又转头对苏吟雪问道:“吟雪姐,你以前打理自家生意时,和南城一些大户人家小姐、夫人有交集吗?”
苏吟雪愣道;“认识不少,有不少人以前关系很近”继而她又落寞道:“只是,后来断了往来。”自从夫君身死,以前的熟人、朋友都怕惹祸上身。自己处境艰难时,也前去拜访过,都是拒而不见,让她尝尽了人情冷暖。
杨城道:“我杨家现在名声不显,管家的身份可能不能入得他们眼。想让你以两个厂厂长长的身份,跟那些小姐、夫人打好关系。”
苏吟雪面有难色,她实在不想再去搭理那些虚情假意的姐妹:“有交往的都算是些小家族的贵妇、千金,那些大家族的还搭不上话。几百号人的厂,恐怕她们又会把我捧为上宾”她似又若有所悟道:“莫非,少爷是想让我牵线,为少爷寻一门良缘?”
杨城尴尬道:“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