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以胡适之的‘白话文’运动为核心,全面发起了对文言文体系的革命,直接按照西方口语化的方式进行文体改革,标点符号的运用全面接管虚字的运用,以西方话剧为蓝本构建出带有情感色彩的朗读方式成为国人学习文化的主流方式,句读伴随着文言文体系的没落一并消亡,失去了传承!
据说自2008年始,周御明先生赴新加坡传承玄学之际,在桐城派‘因声求气’行气法的启发之下,快速背下儒家四书。
因为古文的章法,源自在龟甲竹条上刻字,非常不容易,故而用词表述都非常紧凑,文章中即使是哪一句看不懂,看不明白,需要联系上下文,让意思明白。所以读古文是不能断章取义,否则容易变成是在望文生义了,而这种需要让文字意思在前后有所呼应,既是一种技巧,也是一种应用能力,这种情况逐渐延展,诗词歌赋就能用很少的字词,通过留白、白描等方法,产生宏大叙事或者深度共鸣。】
因为文字符号的表述,我们日常使用的,是可以用语音读出来,语音是一个字一个字来读,声音的表述是线性的,图画虽然在绘画过程中是线性开始描绘,但是我们看的时候,完全可以是非线性、并行的感知和接收。
......
二、合字或者组合字:
但是中文并不是只有单字组词,也有合字,或者称为合词。
2019年春晚上相声里面出现的“瓩”,读作qianwa,读音就是千瓦,意思也是千瓦,是功率单位,一千瓦的意思。
嗧字读作加仑,是一种容(体)积单位,英文全称gallon,简写gal,分英制加仑、美制加仑。1加仑(美)=3.785412升,1加仑(英)=4.546092升;
呎字读作尺,代表英尺,吋是英寸,读作寸,1英尺(呎)=12英寸(吋)=30.48厘米。
哩字多音,表示里程的时候也读作英里,1英里=5280英尺=63360英寸=1609.344米=1760码=1.609344千米=1.609344公里;
浬[li],海程长度单位,一海里合1852米,也读作海里。
除了千瓦,其他字在,1977年在《关于部分计量单位名称统一用字的通知》加以废除,也就是大陆简化汉字以后,内地就不再使用了——注意,不等于没有。
除了这些引进词语的造字以外,道家、儒家、民俗都有更为悠久的合字应用历史。
例如陕西关中地区有一种俗称“裤带麺”的特色面食,该字的笔画也达到54画,读作biangbiang面,这里没法输入这个字。
现在还经常见到,特别是逢年过节,恭贺门店开门的,比如“招财进宝、日进斗金”合体字;
合体字包括红双喜字在内的连体字,称之为“吉利字”、“吉语字”和“吉祥合体字”,其源头可追溯至先秦时君主用来传达命令或徵调军队的符文,通常是把几个篆字合并在一起,刻在竹或木上,再剖为两半,双方各执一半,合之以验真假。
到了道教流行的汉代,这种手法便被道士们借用到所谓符篆上,称为「复文」。
因为合体字长期被应用在道教符籙上,而符籙向被认为带有召鬼神、镇精魅的奇特力量;民间亦深受其染,造成以吉语合成文字的兴起。
晚从宋代起,合体字已从道士画符,演变为民众表达避凶求吉愿望的一种手段。
两汉道教经典《太平经》中收录的一些早期的符“兴善除害”、“令尊者无忧”等等。
其实,就是几个表示吉祥含义的隶字的合体,学者把这种符称为“复文”。这种风气一直影响到后世。大概是从宋代起,合体字渐渐脱开“符”的范畴,演化为老百姓表达避凶求吉愿望的一种手段。我们在清代的厌胜钱上,可以见到连笔减划的“黄金万两”、“招财进宝”之类的四字合体。
其他常见的这种合体字还比如:黄金万两、日日有见财、福禄寿全、吉祥如意;
儒家方面使用的比如:好学孔孟、唯吾知足等。
不常见的例如济南民居浮雕“魁星踢斗”;
湖南省黔阳县芙蓉楼玉壶亭碑上刻有王昌龄的名句“一片冰心在玉壶”;
宁德三都澳斗帽岛斗姥景区“天人合一”石刻;
婚庆吉祥语组合字书法:鸾凤和鸣;
韩愈的一句治学名联:“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民族英雄林则徐题于书室的一副自勉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独立组合为:天道酬勤,地道酬精,人道酬善,和道酬诚。整个作品又可读为:天地人和。
正义、知足常乐、吉祥如意、福禄寿喜、宾至如归——都有合体字。
【注:可看
p.p=1550324811=1ure=3zj2qk-l6ii2ng4-iufr-d4j8y-0hfeax3vlwl3ef2uxg=
】
......
合成字的读音,四个字的合成字一般仍然读原来的读音;
两个字的合成字,有一些是按照原本构建合成字的词语或词组以快速连读的方式得到的读音,比如,‘嘦’字就是将‘只要’一词拼音‘zhiyao’快速连读得到读音‘jiao’的。
‘孬’字就是将‘不好’一词拼音‘buhao’快速连读得到读音‘nao’的(这个我读不出来。)
也有一些可能历史演变,读音变化,例如‘歪’字,‘buz’连读无法得出‘wai’的读音。
‘奀’这个字是一个多音字,有en和di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