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军事历史>明廷>第五百三十六章 争权

明朝经历了李自成这个大劫,全天下都惶恐不安,因此登基大典虽然准备的仓促,却也要赶鸭子上架。

崇祯十三年五月初一,登基大典正式开启。

十岁的朱慈烺,在周延儒与周正的支持下,在金銮殿上,登基称帝。

决定明年改元,年号为:安和。

而给崇祯上的庙号是思宗,谥号:绍天绎道刚明恪俭揆文奋武敦仁懋孝烈皇帝。

这些朱慈烺并不足够了解,完全是周延儒一手包办。

在这场登基大典中,周延儒的地位得到无限的拔高,俨然的托孤大臣,把持一切朝政。

周正以及他的人被极力的边缘化,在浩大的登基大典中,周延儒的人全部在最前面,来往也都是周延儒的安排。

朱慈烺是一个傀儡,周正则更像一个局外人。

直到登基大典过了大半,众人有了喘息之机,周正的人聚集在一起,愤愤不平。

马士英怒声道:“大人,元辅太过分了,这是一点都不遮掩了!”

张贺仪嗤笑,道:“这比阉党还不如呢,阉党起码还照顾点脸!”

寇槐壹瞥了眼众人,低声道:“我听说,之前要为阉党翻案,就有元辅。”

众人听着纷纷变色,想到了阮大铖。

这个人是阉党,莫非,周延儒救他,另有目的?

周方这个顺天府府尹也是有资格参与大典的,看向周正道:“征云,不能这样下去。”

这样下去,他们真的会被边缘化,好一点赶出京城,不好就是牢狱之灾!

周正抱着板笏,好整以暇,笑着道:“元辅这么能干,怎么能不让他多干一些呢。现在江山破碎,国计民生那么多大事,离不开元辅的,有什么事情,待会儿咱们到乾清宫说。”

登基大典结束后,新皇也要会见重要官员,周正这些人,都要去的。

众人听着周正的话,顿时露出了一种会意的笑容。

姚童顺这个时候,从外面进来,见都是自己人,在周正耳边低声道:“大人,钱粮到了,不过只有十万。”

这是周延儒,答应给周正的五十万,已经过了十天的期限,却只到账十万。

周正看向其他人,道:“借口有了。”

一群人顿时点头,笑容越发的深邃了。

等了一阵子,登基大典继续,一连串的仪程,众人跟着而走,朝拜,唱和,听着各种旨意,祷文。

到了最后,是册封百官,以示新皇恩典。

周延儒这个劳苦功高的前朝首辅,被加了太子太师,成了顾命大臣,内阁首辅,总览朝政,以及其他各种荫封,赏赐无数,荣耀万丈。

周正这个克复京城,挽救大明社稷的大功臣,加了太子太傅,建极殿大学士,兼理兵部,总理剿匪事宜,其他的寥寥。

其余阁臣暂时空缺,礼部尚书张四知,吏部尚书李日宣,户部尚书陈演,刑部尚书李恒秉,工部尚书李觉斯,兵部尚书李邦华,都察院左都御史马士英……

随后的侍郎,九寺等等各级官员,也悉数得到任命,只有少部分空缺,实在找不到人才暂时空着。

阮大铖这个人,居然也捞到了工部左侍郎。

数百人在金銮殿上,抬手而拜,恭贺新皇,领旨谢恩。

周延儒就站在周正身前,离朱慈烺最近。他老脸通红,目光湛湛,激动的嘴角哆嗦,全身发抖。

朱慈烺个子很小,坐在椅子上,有些麻木的看着群臣,下面说什么,都看向身旁的李忠。

李忠就会躬身,与他低语几句。

李忠是见过崇祯登基的人,自然驾轻就熟。

又是好一阵子,这场匆忙的登基大典才算结束,一大群人转向乾清宫,准备例行的与新皇联络一下感情。

朱慈烺坐在乾清宫的龙椅上,由于个子小,桌子遮挡,显得有些不伦不类,或许是一天太累,他表情有些僵硬,疲倦。

周延儒六七十岁的人,却丝毫没有倦色,依旧满面红光的抬起手,笑呵呵的道:“陛下,登基大典已经完成。接下来,就是要为先帝发丧,入陵。”

朱慈烺听到这里,才算有些表情,轻轻点头,声音悲切的道:“嗯。”

周延儒继而道:“陛下,天下板荡,皆因各地守臣无能,臣已经与诸位同僚商议,对各省巡抚,总督,三司官员进行拔调,整肃吏治,重振我大明声威!”

新任的礼部尚书张四知出列,道:“臣附议。陛下,西北之乱,皆因礼法崩,臣请陛下下旨,复礼克行,以安天下。”

吏部尚书李日宣跟着出列,道:“陛下,臣认为,西北之乱以及各地政事败坏,皆因人起,臣请陛下允准,由吏部整肃吏治,以为大明中兴而奠定基础。”

工部上书李觉斯跟着出列,大声应和,声称工部诸多事项皆有贪腐,请求严查。

朱慈烺即便对很多事情懵懂,对这些还是了解,毕竟崇祯对他言传身教不少,听着就一本正经的道:“众卿说的有理。”

周正站在周延儒身旁,抱着板笏,始终不发一语。

周延儒摆明了想要借此机会进一步扩大权力,在他的人数占优的情况下,加上口口声声都是正义凛然的国之大事,还真不好反驳。

李忠则眼观鼻鼻观心,学着王承恩,在政事上,半句不多嘴。

周延儒等人一口气说了十几条,全部都是新朝的革新建议,合称‘十八疏’。

朱慈烺听着很高兴,并没有察觉其中的问题,言谈之间,也是


状态提示:第五百三十六章 争权--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