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足用了三天时间,三天时间里,太原城中超出粮食十万担,各处的粥棚已经改设为饭棚,这官仓中的粮食堆积如山,囤积起来可以居奇,可是发放出去就不值什么钱了,因此也不怕靡费,敞开了发放,尤其是这大冷天里,人只有填饱了肚子才能御寒,才能更坚强地活下去。
郑家别院里早已乱作了一团,几个主事恍然无措,一面快马向汴京报信,一面偃旗息鼓,郑克乃是郑家的顶梁柱,他这一死,整个郑家已经元气大伤,眼下的局面只能请二老爷郑富和郑妃出面,无论如何也得报了仇再说。
别院里已经一片狼藉,校尉们来查抄了一次,带走了不少东西,如今已是空荡荡的,谁会曾想到这里从前也是灯火通明?
如今还在郑家主持事务的,只有一个郑通,这郑通是郑克的心腹老仆,如今郑克死了,自然要收敛尸首,准备扶灵回京再做安葬,这太原城也要做最后的安排,烂摊子总要有人收拾,郑通不得不承担起这干系。
正是正午时分,已经有人心急火燎地飞快进了别院的一处小厅,小厅里坐着的不是别人,正是郑通,郑通显得很是老迈,穿着一件藏青的袍裙,宛若老僧坐定一般在这厅中喝茶。等那人进来,他立即站起来,向这人道:“棺木准备好了吗?”
这人苦笑道:“正在定制,木料还没有送来。”
郑通苦笑一声,道:“要加紧一些,耽误了时候,到时候二老爷一定要责怪的。”
这小厮道:“二老爷来了。”
二老爷便是郑富,家兄亡故,郑富赶来扶灵也是应当的,可是老爷才死了三天,消息只怕还未送到汴京,怎么这郑二爷就来了?
郑通满腹狐疑,道:“那还说什么?赶紧迎二老爷去。”
小厮苦笑道:“二老爷进了城,还不知道大老爷的事,惊闻了噩耗,就去拜访将虞侯朱喜了。”
这朱喜也是怀州人,想必这郑富到了太原,听到兄长逝世的消息,想要打听什么,所以才直接去寻朱喜,一来可以掌握大都督府的消息,二来明哲保身。
郑通颌首点头,道:“那就先把府里清扫一下。”
正说着,外头又有人过来道:“二老爷到了。”
郑通听了,飞快往府门去,这府门前,果然停着数辆马车,马车里钻出一个人,正是郑富,郑富消瘦了不少,紧紧皱着眉,等郑通过来,沙哑着声音问:“兄长的灵柩准备妥了吗?”
郑通硬着头皮道:“正在准备,二老爷旅途劳顿,先下来喝口茶。”
郑富显得心神不宁,这一趟他来太原,并非是收到了太原来的消息,而是心中担忧着独子的安危,生怕郑克与沈傲在太原起了冲突,令沈傲情急之下动了杀机。谁知刚刚到了太原,才知道郑克亡故的消息,一时感到雪上加霜,差点儿在马车上昏厥过去,他知道别院和店铺已经被人查抄了,于是先去寻将虞侯朱喜,朱喜也是怀州人,郑富到了太原,朱喜对他一向热络得很。可是今日这一次去,朱喜的态度却换了一副模样,居然连茶都不肯给他喝一口,对他只是苦笑,三言两语便将郑富打发出来。
郑富才失魂落魄地回到别院,到了厅里,喝了一口茶,将郑通叫到跟前,郑通将太原发生的事原原本本地说了一遍,郑富越听越是不安,也越听越愤怒,不禁将手中的茶盏摔在地上,咬牙切齿地道:“平西王先诳了我的独子,如今又杀了我兄长,此仇不报,誓不为人”
郑通道:“二老爷,眼下该当如何?”
郑富闷着脸,道:“如何?擅杀国丈,当然是去告御状,我今日便回程去边军,去和李门下商议,去给郑妃通消息,沈傲若不死,郑家不宁,他敢玉石俱焚,我郑家为何不敢?”
郑通不禁苦笑道:“二老爷何不歇一歇再走?”
郑富摇头道:“不能歇,也没这个心情,我去看兄长最后一面。”
郑富站起来,由郑通领着到了后宅的一处院子,里头正停放着郑克的尸首,郑富过去大哭一番,才失魂落魄地出来,道:“准备车驾,这就返程。”
到了别院门口,却有两个校尉过来,其中一个道:“据说郑富到了太原,哪一个是?我家平西王请郑富去一趟。”
郑富见了他们,扭身便要躲,可是发现这些校尉已经疾步进来,郑通立即拦在身前,满是警惕,待那校尉走得近了,才道:“不知又有什么事?”
校尉板着脸,已经看到了郑富,一看郑富的样子,心里就猜出了八九分,板着脸道:“郑老爷,我家殿下有请,车马也已经备好了,请吧。”
郑富见躲不过,便冷笑一声道:“好,我随你们去。”
……………………………………………………………………………………………………………………
钦差行辕里,这时突然歇了下来,如今事情已经尘埃落定,其余的事都由都督府处置,沈傲也就躲起闲来,朝廷早晚知道消息,沈傲自己也明白,自己大致已经成了犯官,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只能在这里等候敕使了。
可他素来就是不甘寂寞之人,知道郑富到了太原,沈傲顿时来了兴致,宛如苍蝇看到了有缝的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