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源补习小组成立了,成员四人,除李源和赵外,庞涛和郭华也被拉了进来。
在赵看来,李源带上另外两人是为了怕人乱嚼舌头,毕竟一个女孩子天天往男生家跑,总归是件惹人议论的事。
而在李源心里,赵才是添头,他真正的目标正是庞涛和郭华。
庞涛家开小超市,家中不说大富大贵,也是蒸蒸日上。他是潜力股。
郭华家里不知道是做什么的,不过从他平时吃穿用度来看,家里条件比庞涛更好,完全称得上绩优股。
李源的经济腾飞计划,就着落在这两个家伙身上。
住院的时候他就想明白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大生意暂时够不着,那就先做些小买卖。
再小的买卖,也是需要本钱的。
本钱从哪儿来?跟李秀兰要吗?
李源早就放弃了这个念头,不想打李秀兰手里那点补偿金的主意,倒不是怕赔的血本无归,作为重生者,这点自信他还是有的,主要是不想李秀兰担心。
如果让她知道,怕是生意做不成,还要被她唠叨个不停。
家里拿不出本钱,李源就打起了同学的主意。
他的计划很简单,把庞涛和郭华的成绩带起来,两家家长知道了,还不是要感恩图报?
当然,媚眼抛给瞎子的结果也有可能,但是对李源来说没什么损失,他知道李秀兰对他期盼很高,本就有意拾起学业,帮庞涛和郭华不过顺水推舟罢了。
……
李源给课后补习班起了个高大上的名字,源氏养成计划。
计划发起者是李源,地点自然选在他的家里。
放学后,庞涛和郭华都给家里打了电话,说要去同学家玩李源要求他们这么说的,理由是惊喜要留到最后。
赵没给家里打电话,用她的话说,她爸不怎么管她。李源心想难怪她的性子这么野,想必平时也很少按时回家。
一行人笑闹着到了李源家。
李源掏出钥匙刚要开门,突然想起什么,对三人说道:“你们等一下,我先跟我妈……”
李源话还没说完,门开了。
李秀兰听到了楼道里的动静,边开门边问:“圆圆,又忘带钥匙了?”接着看到赵等人,顿时笑容满面,亲切的招呼着:“你们是圆圆同学吧,快请进!”
李秀兰是真高兴,自打家里败落以后,很少有同学来找李源,看着儿子性格越来越内向,她倒是盼着家里能多些孩子热闹些。
“阿姨好!”
几个孩子礼貌的打着招呼进了门,两个男生都有些拘谨,唯有赵大大方方自我介绍道:“阿姨,我叫赵,是圆圆的同班同学。”
……
赵做自我介绍的时候,李源就知道事情要遭。
李秀兰怕几个孩子当着她面放不开,找了个借口就出门了。她走以后,赵再也忍不住了,捂着肚子大笑起来:“哈哈哈,圆圆,哈哈哈哈……”
“有那么好笑吗?”李源一脸无奈,见庞涛和郭华憋的厉害,叹了口气,说道:“你们也别忍着了,想笑就笑吧。”
一通笑闹过后,李源把几人带到自己房间。
他的房间是次卧,既是卧室也是书房,面积不大,好
在东西更少,四个人倒也不显得太挤。
一张钢丝单人床、一张书桌、一把椅子、一个书架,这就是李源的房间。
屋里摆设虽然简陋,但是窗明几净,水泥地上什么都没铺,擦得透亮,颇有些工业风的粗犷美。
端着一盆水果回到卧室。
庞涛坐在床上,手里拿着本《岳飞传》看得入神;郭华则百无聊赖的坐在书桌前,转地球仪玩。
赵主动接过搪瓷盆,放到书桌上,眼睛闪闪发光的问:“你的吉他呢?”
“什么吉他?”庞涛和郭华不约而同的扭头问道。
“李源会弹吉他!”赵炫耀的说,仿佛会弹吉他的人是她。
……
学习计划就这样被赵打乱了。
在三人的强烈要求下,李源只得说:“先说好了,我好几年没弹了,出了丑不准笑我。”
说完,从门厅壁橱里拎出一把吉他。
吉他是李振海年轻时候买的,琴龄比李源还要大,从这把吉他身上,能够深刻感受到什么叫“工匠精神”。
这把翠鸟牌吉他由沈阳乐器厂生产,没有红棉吉他那么出名,品质却丝毫不差,用料上甚至更讲究些,即使过了将近二十年,琴体依然完好,音色虽然不够清澈,音准倒还稳定。
值得一提的是,音孔内的标签上用中英两种文字印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制造”,而不是后来常见的“中国制造”,这也要算那个年代独有的印记之一。
……
李源找了块抹布将吉他上的灰尘擦去,回到卧室。
赵等人愈发兴奋,闹着要他弹上一曲。
简单调了一下音,随手拨了两下,李源将琴抱正,心里琢磨着弹些什么。
重生之后,这还是他第一次摸琴,虽然说这具身体有着过往留下的肌肉记忆,前世又算得上经验丰富,但是突然上手还是感到有些生涩。
更何况这把吉他是标准的古典琴,指板很宽,琴弦也从尼龙弦换成了钢弦,对手指的长度、力度都有一定要求。
这么说吧,很多人能把民谣吉他弹出花,却不一定弹得了这种“杂交琴”。
……
李源最后弹了段慢调版的《伴随着你》,悠扬的旋律声中,灵魂仿佛也变得清澈起来。直到这时,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