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都市现代>重生2002之纳米人生>第十一章 收购两间公司

除了石墨烯锂电池项目外,陈义哲接下来又有其他的动作,在11月份的时候以个人的身份接连收购了两间企业,分别是鹏城新辉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意德精密仪器与机械制作有限公司。 x 23 u

几个月下来,只卖石墨烯都都赚了六七千万的陈义哲看到天启已经日益成熟,这才决定放开手脚。其实他原本还想收购蛇口的一间造船厂,可惜的是造船厂的开价是2.2亿,这价格大大出乎了他意料,最终考虑了好久,才决定把造船厂的收购计划暂时推后。

虽说几间企业看似产业联系不大,而且也和夏梦电子很难扯上关系,但是这些都是陈义哲计划中要做的产业,也与他一直在谋划的一个计划有关。

新辉环保原本主要经营过滤事业,为客户提供流体解决方案,包括各类液体和空气过滤,产品涉及食品饮料、电子芯片、化工原料和去除pm2.5等各个领域。

不过其公司的过滤技术其实并不高,陈义哲花了七百万人民币收购后,对公司进行技术升级改造,改造后会暂时推出两种产品,且都是液体过滤产品,其中一款主打家庭日用市场,另一款则是工业或者公共场所用的。

陈义哲别墅的空气和水循环系统都是他一手打造的,对于环境他还是有要求的,所以过滤这方面他怎么说也能算是一个专家。

对于水过滤的处理方式,陈义哲的方法其实很直接也很简单,以食用油转化成石墨烯薄膜,然后附着在传统的过滤器上。

这种过滤器可以制造出微观的纳米通道,仅允许水通过,同时又能排除不同污染物,基本上能过滤掉99.9的污染物。而且陈义哲曾在严重污染的水中测试过,该过滤器能够过滤出水中几乎所有的污染物,包括重金属和二氧化物,过滤一次就可饮用。

陈义哲现在家中的水就是用这个过滤器进行过滤,而且还在家中建立起了半个水循环系统。

正常的自来水过滤后用来煲水煮饭做菜,而洗碗,洗漱,排泄等进入污水管道的水会再进行二次过滤,原则上虽然说可以直接喝,可是心理上总有点奇怪,于是这些水被用于浇花浇菜洗衣服等等,然后这些又会被三次过滤……

目前,常规的水净化包含7-8个步骤过滤和化学处理,而石墨烯水过滤器一步即可完成水净化,从技术面说,石墨烯水过滤更安全,更快捷,而其成本就在于石墨烯薄膜的制作,简单的说成本完全控制在陈义哲手上。

可以看到,这种过滤器并不仅仅可以用在家用上,更可以用在污水处理等大工业上,其市场并不小,在目前国内对环保问题越来越重视的前提下,滤水市场在未来更是超过了千亿,陈义哲也算是在给这种黄金产业提前布局。

在11月2号的时候,陈义哲正式和京东方签订专利一般许可合约,其合约内容其实和陈义哲授予夏梦电子差不多,京东方在5年内、在全世界范围内享有对电子纸墨水屏专利的使用权后,而陈义哲仍保留实施该专利的权利。

陈义哲并没有收取专利许可费用,不过京东方将会支付5500万人名币给陈义哲以购买墨水屏生产线设备,而后者将会在四个月内也就是在3月2号之前,交付给京东方第一代电子纸墨水屏生产线。

而这生产线设备的项目,陈义哲交给了意德精密仪器与机械制作有限公司,除此之外,意德公司被陈义哲收购后目前正在全力研究3d打印技术。

后世,陈义哲看过汤帅演的《碟中谍4》,其中有一个情节讲的是特工伊森用3d打印技术在短时间内制作了一个和真人相貌一样的面具!

于是,略带科幻色彩的3d打印技术给了陈义哲无限的遐想空间:要结婚啦?打印一座别墅做新居;想买新车?打印一台兰博基尼跑车;不小心淘宝过猛被剁手啦?打印一只手接上;在家里经常听到这样的话,“厨房没肉了,快打印两斤出来!”……

当然,这种生活,陈义哲如今大部分已经能实现,3d打印技术只是用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而他则是在更微观的世界里让纳米虫改造物体,前者只是对材料的驱动,而后者则是可以对材料进行更微观精确的移动,甚至破坏,重塑!

3d打印技术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而在此之前80年代的时候,美国科学家便已经发明了第一台商业3d印刷机,也就是说从3d打印概念的提出至今已经也有二十个年头。

3d打印技术一度被称为生产技术革命的第二次浪潮,然而直至后世也没有看到浪潮,最多就是溅起几滴好看点的浪花。

而且陈义哲发展3d打印技术,也为了后面的石墨烯芯片的量产作准备,不是神经网络晶体管,而是纯粹的石墨烯晶体管芯片。

如今的光刻机技术基本上都掌握在欧美手中,荷兰al的光刻机上面很多技术和设备其实都不是al公司的,制作光源的设备来自美国,镜片来自德国蔡司公司……

说真的,陈义哲也有能力把光刻机复制出来,可是想要突破其外围专利还是比较有难度,而且如果真的想要实现超车的话,与其跟着国外的脚步走,还不如自己走出一条路。

陈义哲从一开始就已经制定了不走硅基,走碳基芯片的道路,而要对碳基进行量产,陈义哲想来想去,还是决定开发3d打印技术。

如果说要生产硅基芯片的话,陈义哲决定不会开发3d打印技术,要知道,硅基半导体工艺几乎用


状态提示:第十一章 收购两间公司--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