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仙侠修真>大侠萧金衍>第231章 成与不成,都是好事儿

一线天峡谷外。

赵拦江望着脚下滔滔不绝的河水,震撼不已。不远处,总兵梁远志脸色苍白,神情复杂,也不知心中想些什么。

这场大水来的太过于迅急,几乎出乎所有人预料。

若非赵拦江以横断刀架在梁远志脖子上逼他下令撤退,恐怕五万征西军要全军覆没淹死在这场大水之中。饶是如此,撤退过程中,依然有将近六百多垫后的士兵被洪水吞没,生死未卜。

时间仓促,五万兵马来不及退出三十里,兵分两路,登上双峰山避险。

双峰山,位于一线天峡谷外五里,高约百丈,下宽上窄,本是征西军建立望楼所在,因为形如馒头,又被那些大兵们戏称馒头山。

梁远志颓然道,“大都督命我无论如何都要死守一线天,如今一线天失守,我会成为大明的罪人的。”

赵拦江却道,“你是奉虎节之命调兵,况且保全了将近五万军士性命,何罪之有?”

“朝廷却不会这么想,那些御史言官们可不会这么想,他们只选择看到愿意看到的结果,那就是梁某不战而退,让出了一线天,梁某死不足惜,怕是会害了大都督。”

赵拦江斜看他一眼,“想不到你倒是挺忠心。”

梁远志道,“我本是陇西贱籍出身,因失手打死一富绅的儿子,逃亡到西疆,走投无路之下投军,每次行军皆冲在最前面,大都督赏识栽培,不问我出身,一路将我擢升到征西军总兵,是梁某的恩人,我又怎肯连累他?”

赵拦江对梁远志此人了解甚少,但看他说话的神情不似作伪。他问道,“我听坊间传言,宇文大都督府上管家处有一份官价录,从四品以下,不同品秩、不同府州都标注了价格,勿论才能,只要有钱,便可买`官,可有此事?”

赵拦江见他没有回答,也没有否认,显然是默认了这件事。他也没过多纠结,问道,“梁总兵,接下来该怎么做?”

梁远志道,“等洪水退去,夺回一线天。”

洪水将征西军逼退,但也阻止了西楚军的行军路线。不过,山水留下时,泥沙纵横,全部堆积在关塞城墙外,等洪水退去,若要修复,恐一时片刻也难办。

这些还是小问题,真正的问题在于,征西军退的匆忙,每人只带了两日的口粮,而大部分粮草,已被淹没在塞下的米仓之内。距离最近的西二卫,也在三十里外,若要支援,也得等大水退去,非是三五日之功。

这时,有通传官来报,“禀总兵大人,双峰山北十里外,发现西楚兵马,正在向这边集结。”

梁远志问,“人数?”

“具体不清,据斥候来报,至少有两万人。”

又有人来报,“总兵大人,双峰山南五里外,发现北周兵马,约五万人,骑兵三千,弩手三千。”

撤离之时,为方便疏散,风林火山四营分开,除风字营斥候外,火字营弩手、山字营都在双峰山北山,南峰之上,只有两万余步兵,双峰兵马过于单一,若真交手,恐怕不占优势。

梁远志接连下了几道命令,又派出了十几名斥候向其他几卫求援。

赵拦江站在旁边,一言未发,等他下令完毕,才道,“若我是西楚、或北周统帅,在这档口不会强攻,而是切断双峰之间供应,围点打援,挖好壕沟,等山上粮草用尽,自然会下山一搏,到时候以逸待劳,一举歼灭。”

梁远志脸色沉重,道:“援军不会来了。”

“为何?”

梁远志道,“数百年来,横断山中通两国的路只有葫芦口、一线天两条,但民间传说,茫茫大山之中,还有一条隐秘小路,能通两国。这些年来,征西军派出无数斥候,始终没有找到这条路,如今这么多敌军兵马悄无声息绕过横断山,看来他们比我们先一步找到了这条路。”

他又分析道,“这次西楚大军十万、北周大军十万,在这里只有不到三分之一,其余兵马,想必也都伺机而动,征西军危矣,大明西疆危矣。”

赵拦江见他满目愁容,试着建议道:“也许,还有一线生机。”梁远志问,“何出此言?”

赵拦江道,“隐阳城。”

说起隐阳城,梁远志一脸怒容,“李仙成这种两面三刀、背

信弃义之人,前脚他刺杀宇文大都督,你指望他后脚能来支援我们?哼,若不是形势危急,老子第一个宰了他。”

赵拦江道,“二十年前,李仙成已是通象境,梁总兵能动得了他?”

梁远志哑口无言。

不过,赵拦江又道,“我没指望李仙成能支援我们,如今他叛逃大明,背信弃义,恐怕隐阳城内人心也不齐,若能趁乱夺下隐阳城,征西军据守隐阳,或许能有一线生机。”

梁远志道,“就算夺下隐阳,但五万兵马,粮草呢?”

赵拦江笑了笑,“自然是跟李城主借了。”

自去年冬,李仙成囤货居奇,或抢或劫,在隐阳城内囤积了大量粮草,将近有百万担,若能攻下隐阳城,粮草的困局自然能解开。

隐阳城有五千白马义从,职责是守卫城池,这些人都是当年李秋衣旧部,与李仙成关系并不好,如今趁李仙成立足未稳,正是攻城最佳时机。

梁远志道,“此处距隐阳百里,又都是百里滩涂,若撤兵攻打隐阳,西楚、北周军队必会穷追猛打,倒是腹背受敌,恐怕全军覆灭。”

赵拦江道,“你是总兵,调兵打仗,你比我在行,既然宇


状态提示:第231章 成与不成,都是好事儿--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