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都市现代>独裁者天启>第0103章 加强京军

皇帝在辛苦的赶路视察民情,一心为国的官员也没有闲着。在京城的京营中,秋老虎的炎炎烈日当头照,孙传庭亲自穿着盔甲带士卒绕着校场长跑十里地,汗水浸透了他们的衣服。到了午饭点,每人有一个大鸡腿和一碗素菜,干粮咸菜管够,还有解暑的绿豆汤。好多士卒嘻嘻哈哈的说着话,这样的体力训练对于他们来说已经不是什么难事。

“老王,你说这鸡咋就只长两只腿,鸡要是跟蜈蚣似得长那么多腿就好了!”一个士卒拿着鸡腿,一边吃一边跟战友聊天。

“鸡要是长得跟蜈蚣一样,你敢吃啊?”战友老王吐槽道。

“那怎么不敢吃,只要是肉,我就敢吃。”

在吃饭时,也有值班的士卒,他的职责是管理士兵的用餐秩序。值班兵对这几个嘻嘻哈哈的大兵训斥道:“饭都堵不住你们的嘴,安静吃饭!”

京军一天的操练时间在四个时辰以上,事事讲认真过硬,一丝也不许马虎。孙传庭在校场严格督促,这样一来士卒也不敢偷懒耍滑。往往是天还没亮,就得集合上校场,这些兵擦着惺忪的眼睛,胡乱穿上军服,昏昏沉沉的跟着走,各个嘀嘀咕咕。一天训练下来,浑身骨架都散了。

在这个食品匮乏的年代,能为士卒大运动量的训练提供足够的热量与营养并不容易,负责京营后勤补给的鹿善继功不可没。鹿善继组织了不少年老体弱被革除军户身份的士卒种地养家禽家畜,充分利用军屯的优势搞好农业生产,保障了良好的伙食。

鹿善继是万历四十一年的进士,是河北定兴县人。他的家乡定兴县洼碱地贫,但缴纳地银却不减少,致使百姓纷纷外逃。鹿善继非常同情农民的悲惨遭遇,他是阳明心学的信徒,经世致用是他的行动准则。

作为兵部主事,鹿善继协助内阁首辅孙承宗整治军队方面,主要做了三方面的工作:一是把好用人关。凡是武艺不精、胆怯懦弱的将帅,坚决罢斥不用,大胆提拔吃苦耐劳、英勇善战的人为将帅。二是破除请托送礼的恶习。凡行贿受贿者,皆以罪论处,而且表里如一,说到做到。三是革除繁文虚套,使人有其事,事有其实,经过整顿,大见成效。

孙承宗的左膀右臂并不只有鹿善继一个人,京军的武库主事杜应芳也是一个了不起的清官能吏。杜应芳原是顺天府通判,被内阁首辅提拔到京营里管理军器火药与银两。他很擅长制造运输火炮的战车,管仓库也有条有理,并形成了一套制度,有效地杜绝了当时官吏吃里扒外偷卖军用物资武器的恶劣现象。

现在京营将士,经过朝廷新一轮的招兵之后,总人数已经达到九万余人,这里的新兵大约两万人,说实话,老兵比新兵强的也有限。孙承宗学戚继光的招兵方式,他尽可能的精选士兵。精选,首先注重士兵的成分,只选那些乡野老实之人,所谓乡野老实之人就是指那些身体健壮结实、能吃苦耐劳的农民、渔夫和矿工,以及惯战之人。那些城市油滑之徒和奸巧之人是万万不能招的。

嘉靖年间的抗倭名将谭纶和俞大猷的选兵标准注重于力量,他们选少年力强、能把二百斤石头做的杠铃举过头顶的良家子。湘西抗倭名将彭翼南用重达三百斤的杠铃作为选兵的测力器,但是符合这个标准的力士并不多。内阁首辅孙承宗把这个对力量的标准往下降了降,只要能举起一百五十斤就可以了,剩下的就需要军队教官的训练,来培养精兵。

新兵在进军营之前还是一个老百姓,家庭的观念是浓厚的,兵营的生活是不习惯的,杀敌技术是不懂得的。孙承宗为着迅速巩固新兵,使他们迅速习惯军队生活,成为熟练的战士,进行了许多细致的工作。

军队的严格的纪律与合理的统御是必需的做法,但是仅仅如此还不够,还需要软的一手。皇帝曾经在巡视京营中提到过:“我们不仅要武装士卒的手足,更重要的是武装士卒的头脑。”天启皇帝在微服私访前,提出了很多建设军营的设想。这些设想,孙首辅正在积极执行。

首先是在接收新兵时,组织当地的戏班乐队,从新兵的家乡到军营的沿途路上举行隆重的慰劳与欢送;并在接收军营,组织老兵举行热烈的欢迎会。其次是动员老兵,以团结友爱的精神帮助新兵适应军营生活。严禁老兵欺辱新兵,注意新兵的伙食和衣物的供给,让新兵保持好的心态。

去年京营雇了一些落第秀才在这个时候派上用场了。像肃宁县来的秀才孔已甲平日里教士卒读书认字,不学儒学,只是单纯地背诵军纪条令。现在他还负责帮新兵写信回家,告诉自己在京营的生活。首辅大人想以这种方式渐渐改变民间“好男不当兵”的不良风气。

内阁首辅除了忙活招收新兵的事宜,他还与徐光启商谈制造火炮火枪的问题。像红夷大炮那样巨型火器,威力巨大,能摧毁坚城,但是行动起来非常不方便,移动起来至少需要三十匹马来拉,并不适用于与后金野战。孙首辅希望数理院能研究出四匹马就能带着跑的火炮,不要求有过大的冲击力,只注重破片杀伤。

工部尚书徐光启的高徒孙元化、户部尚书李之藻的学生张焘和数理院的火器专家焦勖共同研发了一种轻型火炮,目前叫做小将军炮。这门火炮只有三百六十斤,炮管长五尺,装在车厢上两匹马就可以带着跑,是适用于野战的长管直射炮。


状态提示:第0103章 加强京军--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