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源妈跟继红妈坐在泉源家院里说着话。君子来了,自报家门,只说媳妇住院,没说借钱;泉源妈竟主动询问,给人家拿了二十块钱。这让继红妈大惑不解,说泉源妈:“你只听他自己说是泉源他们村里的,他说他跟泉源认识,你为啥不等泉源回来再给他拿钱呢?为啥没有见着泉源的面,追着给人家拿钱?万一他是个骗子,那又该咋办?无论咋说,这二十块钱也不是个小数目呀,你也太舍财。”

泉源妈知道继红妈有这担心是好意,也就实话实说:“这个孩子是给他媳妇看病来的。人家让住院,手里钱不够,来咱这儿借钱,理所当然。你还不知道泉源、继红他们为啥成为英雄,能来市里开会这事情吧。那就是这孩子的妹子掉进池塘里,你家继红跳下去救人,让他妹给拉进水里,挣脱不得。我家泉源见状又跳了下去,眼看又被她俩拖进水里。这时候张家那孩子张永东伸过去一根扁担,甩一下,泉源抓住扁担钩,张永东朝上拉,这仨人才得救了。要不他们咋能一起来开这团员青年代表大会呢。这事情你家继红回来没跟你说?你想想,咱孩子为他们连命都舍上了,我借给他二十块钱又算什么?再说呢,他也是孩子,他妈在家还萦记着。我家泉源说,君子妈那人对他可好了,到人家家都是死里活里让吃饭。那可是去到人家家里吃饭的回数多了。咱只说一饭之恩,咱也得借给他这二十块治病钱。这孩子说他名字叫君子。这没错。他长这样儿,有特色,跟泉源说的一个样。乡里的事情,你家继红回来就没跟你说过?这君子的媳妇叫梅,是泉源他们沟里的。这俩人走到一起,那也是热闹,有故事可说。泉源老早就跟我说过。那时候说他媳妇不会生,看这样儿,是县医院给人家诊断错了。”

继红母亲说:“外面的事情,继红是不会回来说的。这闺女从小就是这样:心里有啥事儿,在外边遇啥事儿,她都不回来说。好像我俩就没有坐在一块儿说话的习惯。不像你娘俩,见面啥都说。俺这母女俩在一起没有那么多话,也不知道是为什么。”

泉源妈说:“在对待孩子这事儿上,我家孩子多,我们都是散养的。孩子想干什么,我们当老的,不管那么多,也都随孩子们的便,由着他们去,想干什么干什么。但有一点我跟他们说得很清楚,那就是不能办坏事儿;得看住自己,别走邪路。大错不犯,小错不断,这也算是我家孩子小时候的特点。我家孩子长大了,多么好,也说不上;多坏,那也没有咱家孩子的名字。我总是觉得,咱当老的,没给孩子带来什么好条件,让孩子跟着咱受苦了。咱从心里说,总觉得欠孩子们些什么。即便孩子们犯了错,只要孩子认识到了,咱也不愿多说他们。我不跟孩子们打别。我们只是用商量的口气跟他们说,他们也都能听进去。他们知错改过就好。就因为这,孩子们回来啥都说。泉源在乡里干了些啥,我都知道。要是他回来不把乡里的事情说给我听,我咋能把钱那么放心就交给君子了?就是因为我知道君子的情况,我才能这么做。其实跟孩子们在一起,别管孩子那么多,给他自由,他就愿意跟你交流了。他们也有拿不准的事情,他就急着跟你说,让你帮着出主意。有些事情大人也拿不准,老少争论在我家也都不稀罕。”

继红妈说:“咱俩说了这半天,就我这事情,是早些让继红知道好,还是晚些让继红知道好,你也没给我个说法。我就是为这事儿愁。这愁,你也没给我解得了。听你的意思,就是顺其自然。真要是那样,我想着,我现在还是不跟她说为好。等以后她知道,也就知道了,到时候再作解释也能来得及,也不用提前生闲气。”

其实继红妈就是为这事儿来问泉源妈的。泉源妈没有正面回答,但把自己教育孩子那一套跟继红妈说了。继红妈觉得泉源妈说得有道理。她自己揣摩:她这事儿,还是等以后继红知道了,再跟继红作解释最好:免得无事儿,再寻点事情出来。想到这些,心情淡然告别泉源妈,悠悠回家来。

家里大门从外边绊着。拧开绊子进院里,一眼看见院中的石台上放着一张纸条。上写着:妈:我跟泉源了。签名是继红。

继红妈认识几个字,拿起纸条看罢,心里沉沉的。自言自语嘀咕着:“孩子们还是得跟孩子们在一起。孩子们在一起,玩得开心,玩得有意思。泉源这孩子,家庭条件不好,这孩子可真是好。世红这闺女有眼光,算是抢先一步了。说她大智若愚,还真有那意思。细想:这闺女所办那些事儿,还真比继红高出一大截呢。继红是瞎哄。世红走的步子都是实打实为自己。将来以后啥样,也只能问自己。自己能不能说服自己所办的事儿若干年以后还有意义?没人能说清楚。出席市里召开的团员青年代表大会,又有多少实际意义?那也只是名誉。要这名誉又有多大意义?按照泉源妈的说法,小老百姓子弟能够去到国营单位工作就是目的。其他都是闲扯。这话有些道理。”

傍晚时分,尤继红回来了。她妈把饭端上来,说:“下午,你们走有一阵儿,有个叫君子的乡下小伙子来找泉源。说他媳妇住院。听说泉源没在家,扭头他要走。泉源妈叫住他,借给他二十块钱。我还想着他到底是不是你们那儿的人,泉源妈就给我讲了你们的事情。继红呀,当时你也不害怕,那是四米深的池


状态提示:97知青真好--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