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军事历史>苏联1941>第四百七十九章 疏散

要疏散弹药的原因很简单,那些是德军自己的弹药,他们当然知道这些弹药的存放地。

所以,为了这些弹药不被敌人利用,他们至少会做出些努力。

于是,安德里安卡马上就调来了汽车驾驶员,将地下车库及地下室里弹药一车车的开出储存地并分散到各建筑。

德军没有将这些弹药和补给从车上卸下来也给苏军很大的方便,否则仅仅靠人力搬运,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将这些弹药疏散完。

紧接着就是将部队从这些有弹药的建筑撤出去。

舒尔卡等人前脚刚走,德军轰炸机后脚就飞了上来。

一架架“斯图卡”带着尖锐的啸声从空中俯冲下来投掷航空炸弹,其目标很明确,就是那些有储存弹药补给的建筑。

使用的依旧是苏军士兵称之为“转圈”的战术……一个小队的“斯图卡”轰炸机围成一圈,然后一架跟着一架的朝同一目标俯冲轰炸,将所有炸弹集中投掷以摧毁目标。

当然,它们有时投掷的不只是炸弹,还有汽油桶。

于是,很快那几幢建筑就被炸得千疮百孔,同时燃起了熊熊大火。

可想而知,如果那些弹药及汽车还在地下室的话,它们很快就会被渗透进去的汽油引燃然后从内部发生爆炸然后整座大楼崩塌。

但德军飞行员显然看不到这一幕。

唯一让舒尔卡感到遗憾的是,他早就应该让第82步兵团的士兵学习使用德式装备,毕竟在城市巷战中需要缴获并使用德式装备的机率还是很高的。

不过这似乎也算不了什么,因为总得来说拉栓式步枪使用起来都差不多,尤其是德军的k98k的精度还高于苏军的莫辛纳甘。

如果从精度高的转为使用精度低的步枪,那可能会有各种不适应、不顺手,甚至还会打击信心和士气。

但如果从精度低的转为精度高的步枪那就是另一回事了,因为他们突然发现自己的枪法变好了,士兵们需要适应的就是不一样的重量和后座力。

冲锋枪可以用mp38代替。

在这方面应该说比较坑,因为苏军的“bō_bō莎”冲锋枪比德军的p40好太多了,差距最明显的就是容量弹也就是火力可持续性上……这点在巷战中是尤为重要的。

因为如果一屋子到处都有隐藏敌人,只有32发子弹的mp38显然是不够的,打到一半没子弹就只能等死。

而bō_bō莎冲锋枪如果使用弹鼓的话,则有近乎变态的71发容弹量,“哗哗哗”的一片扫射压得敌人不敢冒头,然后其它人就顺势冲进去展开兵力进行全面压制。

这也是德军在战场上如果看到“bō_bō莎”就会丢掉自己的mp冲锋枪的原因之一。

舒尔卡在这一点上用了一个折中的办法,他命令后勤运输队尽可能多运“bō_bō莎”冲锋枪的子弹,这样一来,苏军冲锋枪手就能尽可能久的使用“bō_bō莎”,这一点对巷战显然极为重要。

首先发觉事情不对的是第六集团军司令保卢斯。

确切的说,是第29摩步师师长安德里亚斯少将先收到情报,他在命令空军轰炸指定目标后才向保卢斯报告……这也是德军作战比较灵活的原因之一。

如果是苏军,步兵对空军是没有指挥权的,甚至对炮兵都没有……于是,苏军在前线的协同作战,比如轰炸某个目标,首先得层层上报,直到汇报到集团军甚至方面军指挥部那,才能自上而下的指挥空军或炮兵实施轰炸。

在这其间,就会出现信息误传或是时间太久甚至无法上传的风险。

而德军,他们会灵活的根据情况进行分配或是补充部队,比如为了配合第29摩步师对马马耶夫岗的进攻,就分配了一个航空大队给第29摩步师指挥。

于是师长安德里亚斯少将就可以在第一时间对目标比如弹药储存点进行轰炸。

只不过这轰炸还是比舒尔卡慢了一步。

但真要说起来,苏军实行这种协同方式也是无奈之举。

原因是苏军严重缺乏高素质指挥官,其团长甚至旅长、师长乃至集团军司令都没有协同作战的思维和指挥能力,于是即便将空军和炮兵分配给他们也对战局没有帮助,甚至还会出现乱打一通把空军、炮兵派上前线送人头的情况。

无奈之下,苏军才将空军、炮兵收归集团军甚至方面军统一指挥。

所以,归根结底这还是指挥官的素质问题。

保卢斯在接到这个情报时极为震惊,他问安德里亚斯:“医院和学校?不到半小时两处就同时被敌人占领?我不知道你是怎么打这场仗的,少将,那可是我们进攻马马耶夫岗的前进基地,而你的防御却如此松懈!”

“不,将军!”安德里亚斯回答:“我在这两处共投入了一个团,周围还沿着建筑布置了一道道防线,正常情况下敌人绝不可能这么轻易攻占它们!”

“那又是什么原因?”保卢斯愤怒的说道:“你知道那是我们进攻路线的咽喉处,整个进攻计划也许会因为你的失误而毁于一旦!”

“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将军!”安德里亚斯回答:“他们就像是从地里钻出来似的,突然就出现在我们医院里,然后突然就对医院和学校发起进攻。而我布署在外围的防线甚至还是毫无动静……”

“从内部?”

“是的,将军!”

保卢斯愣了下,然后下令:“把它们夺回来,不惜一切代价!”

“是,


状态提示:第四百七十九章 疏散--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