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军事历史>泣血征程之五胡乱华>8.辽东公国始末

创累业之基的慕容廆并没有处理好自己的身后事。至少,在众儿子的工作安排上,有失妥贴。甚而酿成了一桩又一桩悲剧,不得不说,对于儿子们的悲惨命运,慕容廆是负有很大责任的。

屁股底下的宝座只能有一个继承人,然而儿子却很众多。谁才是最为合适的人选?

华夏文明用她特有的智慧解决了这个格外让人纠结的问题——嫡长子。无论相貌美丑,无论是否贤良,也无论可曾为祖国和人民立下多少功劳。谁是“嫡长子”荣誉称号的拥有者,谁就是法定的符合世俗规律的无可辩驳的继承人。

慕容皝就是因为此而拥有了继承权,顺应天理人心,无可争议。

慕容皝,字元真,297年生,昌黎棘城人,慕容鲜卑部首领慕容廆第三子,母段氏。从曾祖父莫护拔算起,已经是官五代了!

常言道:三代才能培养出一个贵族。含着金汤勺出生的慕容皝,只要培养上不出现偏颇,怎么算也该成为一个贵族了。

慕容皝真的很优秀,史书记载:其人眉骨隆起,有帝王之相,门牙宽阔整齐,身高七尺八寸。并且,雄俊刚毅,富有权谋,崇尚经学,擅长天文。

“擅长天文”就是说慕容皝是个看星象算命的,现在我们叫它作封建迷信,不过古时候却认为这是帝王才能知晓的学问,称之为“帝王之学”。在我们的书中,很多帝王擅长天文,甚至给了大家这样的错觉,擅长天文后,于是成了帝王。

抓紧去学!

在人才辈出的慕容家族,慕容皝的才华,和他的那些优秀又杰出的兄弟们比起来,并不突出,甚至反而成了他的弱项了。比如慕容翰,前文已有介绍,其人“雄俊刚毅,富有权谋”,一点儿也不比慕容皝差,并且多有战功,深得人望。比如慕容仁(慕容皝同母弟),同样的多有战功,而且“有勇略,得士心”。

慕容皝深忌之!

这是一个无可避免的事故,在英雄辈出的家族,甚至是狗熊辈出的家族,内斗几乎是风尚了。我几乎可以想象慕容皝兄弟之间的惨烈竞争,为了获得慕容廆更多的垂爱,为了争取更多的机会,以便获得更大的进步,每前进一个小台阶,都会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斗争。慕容皝的兄弟们一定不会给予慕容皝应有的尊重,讽刺挖苦穿小鞋那是相当温柔的了,挖坑、下绊子、搞暗杀都是理所应当。然而有慕容廆的庇护,至少,在表面上,大家都相安无事。

后来,慕容皝就登上了父亲的宝座了,统御鲜卑各部。

君王的猜忌是致命的,即使他们是亲兄弟!在惴惴不安中惶惶不可终日,在死亡的威胁之下,慕容翰选择了背叛和逃跑,逃往鲜卑段部避祸;慕容仁则举起了反叛的大旗,公然与慕容皝为敌。

共襄大业的还有慕容昭,同样是慕容皝的同母弟。

……这个故事没有一丁点儿的喜剧成分,真不知道是慕容皝容不下亲兄弟,还是亲兄弟容不下慕容皝。总之,一母同胞的兄弟仨就这样决裂了!

那是一个漆黑的夜晚,在一间密不透风的房间里,从平郭(慕容仁镇守地,今辽宁营口市附近)赶来奔丧的慕容仁和慕容昭进行了一场开诚布公的密谈,双方就慕容皝上台以后的作为和目前所面临的形势进行了深入地交流和分析,各自发表了具有建设性意义的意见。并一致认为,作为一母所生的嫡子,国家既然有慕容皝的也就应该有他们的,至少应该见面分一半。同时,二人达成共识,认为用法严苛的慕容皝一定容不下时常和他作对的兄弟们,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果断出击。双方在对慕容皝进行口诛笔伐的同时,深恶痛绝的唾骂了畏罪潜逃的慕容翰。最后制定行动方案:慕容仁兴兵于外,慕容昭接应于内,诛杀慕容皝。事成则分其地,事败……大丈夫行事,不成功则死!总之,绝不能像慕容翰那样跑到他国去,苟且偷生,可惜了一身的好本领。

333年闰十一月,慕容仁从平郭兴兵西进,兵锋直指棘城。

慕容皝一直被瞒在鼓里,直到有人将慕容仁、慕容昭的密谋报告于他,慕容皝依然是不相信的,不过派出了前去查验的使者。君王最在意的就是他的宝座了,谋反的消息无论真假都值得一查,这是一个宁可错杀一千不能放过一个的罪名。当慕容皝的使者走出棘城的时候,慕容仁的军队早已经到达了黄水(古河流名,不知道在哪)。

所有的密谋随着使者的到来就变成了阳谋了,袭击计划败露,慕容仁杀死使者,回军占领平郭。远在国都的慕容皝则杀死慕容昭,整军备战,讨伐慕容仁。

该如何诠释权力的魅力?当我们翻阅史书,发现满目的阴谋诡计,处处都是血腥斗争,无数的家族因为权欲而自相残杀,直至家毁国亡。五千年文明古国古,每一分钟都是在为权力和私欲而斗争着。敌人自不必说,朋友相互欺骗,兄弟相互谋害,父子相互仇杀, 故事各有各的原由,本质的区别却是极小的。

慕容皝任命高诩为广武将军,领兵五千与异母弟、建武将军慕容幼、慕容稚、广威将军慕容军、宁远将军慕容汗、司马佟寿共同讨伐慕容仁。大军在汶城以北和慕容仁部展开会战。慕容皝军大败,慕容幼、慕容稚、慕容军被俘,曾是慕容仁司马的佟寿顺势归降慕容仁。

此战影响巨大,直接导致慕容皝对辽东控制权的全面丧失。前任大农孙机等占据辽


状态提示:8.辽东公国始末--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