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玄幻奇幻>征服美职篮>第二百六十六章 三角战术(四)

湖人队的软肋是强力前锋。所谓湖人标准的强力前锋,每一场应该平均上场25-30分钟,得15分,抢8-10个篮板,在高位助攻2-4次,盖帽1次。尤其重要的是要能够迅速融入三角进攻战术。虽然沃克没有达到这一数据,但显然他的表现与他的薪金是成正比的。

奥尼尔在篮下威力与日俱增,其篮下一对一的对抗能力,在当今联盟中已无人出其左右。面对奥尼尔疯狂得分,各队想尽一切办法来遏制他,办法之一就是实行多人包夹,使奥尼尔接球都十分困难,更不用说投篮了。

而同时福克斯和亨特也找不到好机会得分的话,这样右侧的三角就出现了僵化,与其浪费时间在这里,不如将球传至左侧广大空间,让沃克与科比作配合。

沃克直接拉上罚球线作高位中锋,接球策应。球到沃克手中,攻势马上会活了起来。

第一选择是科比向内空切,沃克将球传给他直接上篮得分。如果对方中锋补防的话,科比把球分给另一侧的奥尼尔也是两分进账;

另一种选择是科比不空切,而把禁区大部分空间都让给奥尼尔,这样奥尼尔可以直接转入禁区或在更靠近篮筐的地方拿球,转身得分。禁区空间大更有利于奥尼尔做动作,即使不得分,也可能造成对手的犯规。而奥尼尔的罚球功夫现在也让对手逐渐头痛起来;

第三种选择是沃克在高位接球后,奥尼尔和科比不动,右侧的福克斯为亨特做单挡掩护,亨特跑出空当接沃克的传球跳投得分。

这种战术在季后赛时应用不多,但在常规赛时经常可以见到。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沃克的传球策应能力平平,与其由他传球,倒不如让出机会给奥尼尔或科比单干。

不过如果湖人队的大前锋这环节得以补强的话,那这种战术就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不过湖人队的的薪金间接决定了这一环节的软弱,才成为各队打败湖人的罩门。

以奥尼尔为三角进攻的核心,意味着奥尼尔必须要多传球,多组织,多抢篮板。所以奥尼尔还需要多一些助攻,杰克逊给奥尼尔的指标是一场六次。虽然奥尼尔的助攻最高数据为9次,但这已远远高于杰克逊定下的指标了。

三角进攻中真正强大的地方在于转动的三角。这种战术是真正利用了各个球员的能力去撕破对方的防线,在当初不许联防的nba可谓是天下无敌。

这种进攻的方式就是以相对稳定的三角架构拉开对手的防守范围再加上各位球员相互跑位与掩护迅速打乱对方的阵形。

人们常会看到湖人队这样的得分镜头,就是奥尼尔在左低位要球,眼前一片空旷,只剩下他和对手中锋一对一对抗。奥尼尔打成的概率相当高。要不然就是对手一包夹,球传出来就是三分破网。这也是三角进攻的精要所在:三角进攻必须有一名超强攻击性的球员能吸引对手的包夹,以前在公牛是乔丹,而现在在湖人是奥尼尔。

亨特运球推进到前场,看到奥尼尔已经在左侧落位,科比马上向持球的亨特要球,将进攻重心由右边转移到左边。将球传给福克斯后,科比就向左侧底线边移动。与奥尼尔、福克斯构成三角进攻的基本框架。这时福克斯将球传给奥尼尔后,科比与福克斯马上向弱边移动。给奥尼尔留下单打欺负对手的机会和空间。

福克斯在向底侧移动的过程中顺势为亨特做一个单挡的掩护,让亨特拉到强侧的45度角的三分线外,作为奥尼尔分球的一个选择。这种情况下,对手只能选择一种,或包夹或防外线三分。而放弃另外一种选择,结果就是湖人轻易地得分。

这套战术在季后赛应用最为广泛,不过在外围投射三分的球员变成了费舍尔。其中尤以去年的西部决赛和今年总决赛第三场最为明显,去年费舍尔20投15中;今年在外围的三分球9投4中。这4个三分球中有3个是由奥尼尔在内线传出来的。

当然三角进攻也并不是不可击破的。编辑部的成员在一起研究了几天,终于结合各队的打法研究了几招用来对付三角进攻:

湖人的三角进攻是在阵地战中进行,而依照湖人的阵容来看,与他打阵地战根本没有任何优势可言。即便是有双塔的马刺队也无法在阵地战中占到便宜。

因此,与湖人以攻对攻,快速的攻防能使湖人的三角进攻打不起来外,还能促使湖人增加失误。这种方式比较适合象太阳、火箭、小牛之类以双后卫为主,外加具有非常的拼抢篮板球能力的球队。

奥尼尔在篮下的得分向来是其余28支球队最头痛的事。将奥尼尔往三秒区外顶的难度实在很大,如果能够使他在上半场或第三节之时便4次犯规的话,赢球的希望便很大。

奥尼尔现在打球非常聪明,犯规也有节制,在常规赛时与对方打仗的场面在季后赛不会出现的。所以只有使用点小计谋了。当然,除了考验防守球员的胆量和身体对抗力外,还得依赖于足以媲美于好莱坞影星的演技才行,如迪瓦茨的假摔。这种方式比较象马刺、爵土、国王之类的球队。

控制科比,指的是除了控制他的得分外,还要控制他的分球助攻。如果将他逼在三分线外的话,可以更好地控制他。另外,科比在转身投篮的时候,最好有队员进行协防,除了可以更好地防守外,还可以趁机断他的球,造成他的犯规。

科比是湖人队目前的集控球以及得分于一身的后卫,他如果早


状态提示:第二百六十六章 三角战术(四)--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