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军事历史>最后的枭雄>21,誓师北上

曾国藩下令将李旭所部编入湘勇中军,增编五十人为大哨。李旭大喜,深知离曾国藩越近就越容易得到曾国藩的赏识。他急忙在衡州当地招募丁勇,仍然是从逃难流民中挑选,有家口的就安排将家小送到长沙田庄安顿,很快就补齐了所部员额。

为了尽快提高新兵的训练,李旭还决定采取新老搭配的方式。新编的小队老兵新兵混合编组,以老带新,促使新兵快速成长。现在李旭手下已经有丁勇百人,除了牛大勇、孙三官、吕明、吕亮、余老三这五个老什长,他和赵向东商议后,决定吕亮的抬枪队编制二十人,十支抬枪。吕明的火枪队编制三十人,三十支前装鸟铳。牛大勇刀牌队不变,孙三官长矛队不变,余老三队编制为长矛队。新编一队十人为侦察队,赵向东兼什长,视各人特长喜好配备刀枪弓弩。剩下十人编为军法队,钱五为什长,平时监督军纪,战时督战军法,人人一把鬼头大刀。

为了保障后勤,李旭还专门向曾国藩要了十个湘勇长夫,编为后勤队,由王孝祖为什长,周老实副什长,专管后勤事宜。

为了加强丁勇管理,李旭特意给吕明和吕亮的小队配置了副什长。吕亮提议抬枪队由马彪为副什长,他是岗子坪剿匪时跟随的老兵,训练刻苦,杀敌勇猛,大家都觉得这小子不错。马彪今年才十八岁,家破人亡的光身一人。个子不高却很壮实,能独自扛着二三十斤重的抬枪满山跑。至于火枪队的副什长,吕明提了二个人选,一个是黄玉金,另一个叫张五伢。两人都是长沙招募的丁勇,黄玉金今年十八岁,光棍一人,作战勇猛,鸟铳娴熟;张五伢今年十九岁,家有父母姐妹。枪法精准,沉着冷静---李旭决定考考两人再做决定。

校场一角,黄玉金和张五伢并排站立,都是标准的立正姿势,目不斜视。黄玉金个头略矮但结实粗壮,浓眉大眼,圆圆的脸上有几个显眼的麻子。张五伢个头略高,白净的脸庞,眼睛不大却神采飞扬,身体结实精悍。

李旭带赵向东、吕明等什长们现场考核两人技艺。吕明大声发令,只见黄玉金、张五伢动作娴熟的操作鸟枪,对着五十米开外的标靶射击。一阵阵枪声,一股股刺鼻硝烟,李旭注意到黄玉金装弹药的动作明显更快,而张五伢瞄准射击的动作更稳。

吕明发出停止射击的口令,众人检查标靶,黄玉金的靶子上弹洞有五个,而张五伢的靶子上弹洞只有三个。但是张五伢的弹洞均为靶子中心,而黄玉金的弹洞只有一个命中靶子中心!

赵向东评价道,黄玉金动作快,张五伢射击准,各有所长。

李旭点点头,问两人为何有如此特点?黄玉金摸摸头说以前在家用土枪经常打野猪,野猪奔跑迅速,因此装弹要快。而且野猪个头也大,瞄准要求不高。

张五伢则说小时候用土铳经常打鸟等小动物,要求一枪一个。众人皆笑,原来如此。于是,李旭决定任命两人都为付什长,协助吕明管理火枪队。

火力输出是李旭给自己和部队铁定的原则。虽然现在的鸟铳火枪射程和精度有限,而且装填费事,远不能和李旭后世印象中的现代化枪械相比。但是鸟铳火枪毕竟能在一定距离内给予敌人杀伤,而且比弓弩更容易训练,成军也快。

对于射程和精度,李旭很清楚以目前满清的技术水平是不要想了,恐怕就是欧美诸国也是一时半会解决不了。目前最有可能解决的是火枪射速问题,只要解决了火枪的装填问题,射速就能有效提高。而提高了射速就意味着火力输出得更多,也就意味着对敌杀伤更多,这就是李旭需要的结果。

李旭召集众人商量如何提高火枪射速,大家讨论后最终发现目前影响火枪装填的最大问题就是装药动作快慢和装药数量的不稳定。对于装药动作快慢就只能靠长期训练来解决。而装药数量,不论老兵新兵,每个人都是凭经验给火枪装填火药---装多了有炸膛危险,装少了射程就近,威力不够。

李旭联想到定装弹药,提出定量装药的办法来解决火枪装填药量问题。先测算出火枪一百米射程所需要药量,然后用草纸包好随身携带。需要时掏出一包撕开即可装填,确保射程和威力稳定,特别是防止炸膛。

经过多次测试,吕明等人确定了定量装药的标准,开始在全队实行。同时,吕亮的抬枪队也确定了定量装药标准。李旭下令火枪队和抬枪队加大射击训练力度,不要心痛弹药的耗费。

李旭还命王孝祖采办了一批短投枪,一米长短,矛头三寸左右,配发给刀牌队、长矛队、军法队。投枪投掷出去,势大力沉,破甲破盾,具有一定的杀伤力,缺点就是投掷距离近。因此李旭要求刀牌手和长矛手每人背后插两支短投枪,发起冲锋攻击的时候,在近敌二三十米时开始投掷,不求杀伤敌人,只求打乱敌人队形阵势,有利于我方接敌搏杀。

至于侦察队,李旭目前只是要求该队进行大量的侦查基本训练,为将来做准备。按照李旭的构想,侦察队将来是作为部队行军的尖兵,战场的斥候,驻营的暗哨。不仅人员素质要求高,装备也要精良,要全部配马,加强机动能力。李旭命赵向东摸索侦察队的训练,及时总结经验教训。

军法队的训练和其他各队日常训练一样,只是多了晚课时间,学习如何处理违纪,如何战场督战,如何纠察风纪等。李旭要


状态提示:21,誓师北上--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