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军事历史>华夏雄师>第513章 美西战争(四)

“海况良好,能见度极高。”艇长王松转动潜望镜手柄道。

他并没有下令发射鱼雷,这时候发射鱼雷,有可能被美军巡洋舰发现蒸汽瓦斯鱼雷在海面上留下的痕迹,美舰就能很轻松的躲开鱼雷。

等到色黑下来,王松下令发射鱼雷。

电鳗号潜艇头部的鱼雷管舱盖打开,伴随着一声压缩空气的膨胀声,一枚鱼雷从鱼雷管内窜出。

一枚鱼雷直奔美军的奥马哈号巡洋舰发射了一枚鱼雷,只发射一枚鱼雷,因为对面是一艘排水量7162吨级的轻型巡洋舰,只要一枚鱼雷就能击沉了。

潜艇距离奥马哈号只有300米,鱼雷发射出去,以55节的高速直奔向巡洋舰,大约在十多秒之后,鱼雷就击中了这艘巡洋舰。

鱼雷准确命中了巡洋舰的二号炮塔底部,引发了二号炮塔下方的弹药库大爆炸,只听到一声惊动地的巨响,奥马哈号巡洋舰前半部从舰体上脱落下去,这艘巡洋舰很快就开始下沉了,在十分钟之内就沉入海底,全舰800余人,只有126人获救,其余的全部葬身海底。

可悲的是,另外三艘美军巡洋舰还未发觉兰芳的潜艇,还以为奥马哈号巡洋舰是不心撞上了西班牙人布置的水雷被炸沉。

因此,那三艘巡洋舰仍然保持原来的航向航速,没有采取规避潜艇的办法。

电鳗号潜艇以五节的静音航速,悄悄向美军巡洋舰的航线接近,在距离仅有320米的位置上,瞄准了美军的豪金斯号重巡洋舰,再次发射了一枚鱼雷。

距离如此之近,以55节高速航行的鱼雷准确击中了豪金斯号重巡洋舰的中部,鱼雷在龙骨位置上发生了剧烈的爆炸,把龙骨给炸断了。

龙骨折断的重巡洋舰,舰体就支撑不住自身的压力,多吨的压力压在底部,使得这艘重巡洋舰断成了两截。

兰芳设计的这种533重型反舰鱼雷,是一种新式的鱼雷,鱼雷并没有击穿舰体,而是在舰体外面爆炸,产生了巨大的压力,在炸断龙骨的同时,强大的水压反复扭曲舰体,把这艘巡洋舰硬生生的掰成了两截,在五分钟之内就沉入海底。

这种新式鱼雷,是利用了水压物理学的原理,不再是以往的老式鱼雷,直接在船体上炸洞的办法,而这枚新式鱼雷,在水中爆炸后,产生一个高压气团,这个气团首先会过度膨胀到极点再缩回去,然后再膨胀一次、因此可以形成两次冲击波。这个过程会使舰艇受到反复挤压,造成龙骨折断,舰体断裂。

这样一来,美国人就知道了,肯定是附近有潜艇,他们不会还是愚蠢的以为,是撞了水雷的缘故。而是认定是是遭到潜艇袭击了。

“有敌潜艇!”美军指挥官大喊道。

剩下的两艘巡洋舰以“之”字形机动,在海面上高速航行,这样就让潜艇很难靠近自己锁定自己。同时,巡洋舰还发出了求救信号,发电报让驱逐舰赶来。

美军的驱逐舰就在距离大约50海里外,只要全速赶来,两时内就能赶到。

但王松还是决定,再击沉一艘美军巡洋舰后再走。

虽然美军巡洋舰一直采取“之”字形高速机动,而且不往潜艇的位置靠近,即使距离最近的一次,也在两公里之外,这就使得鱼雷想要击中目标十分困难。

哪怕是陆地上的狙击手,狙击步枪子弹初速是800米/每秒,想要击中一名一公里外以五公里时速不规则移动的人都十分困难,子弹速度800米/每秒,从击发到击中目标怎么都要一秒多时间,人移动速度每秒1.3米,你子弹射出去了,对面已经移动了1.3米,子弹就打不中目标了,需要设定瞄准提前量,可是对手是不规则移动,所以想要击中很困难。

而潜艇鱼雷的最大航速只有55节,也就是每秒钟27.777米;而美军巡洋舰的速度是27节左右,每秒是13.888米,距离最近是一公里左右,鱼雷走完一公里的路程,至少需要三十多秒的时间,而三十多秒内,美军的巡洋舰早就跑出四百多米了,而且是不规则移动,很难设置瞄准提前量,这想要击中目标十分困难。

但是和狙击手一样,判断目标不规则移动的过程中,可以发现,虽然不规则移动,但是人总是有本能的,任何不规则移动,都有一定的规律,只要抓住了,瞄准提前量就可以设置了。

王松紧紧的握住潜望镜手柄,来回转动,观察美军巡洋舰的移动,试图从中找到美军巡洋舰的移动规律。

经过了半个多时的观察,他终于发现了美军巡洋舰的移动规律!在观察的过程之中,电鳗号潜艇也在缓缓的向美军的航道驶去,距离美军接近了一点。

从不规律中找到规律,绘图室的士官们紧张的计算,汗水渗透了军服,桌子上的地图都被打湿了。最终,他们算出了鱼雷的瞄准提前量。

当美军的彭萨科拉号重巡洋舰再次接近到距离电鳗号潜艇只剩下900米的时候,王松果断下令:“鱼雷,放!”

“嘭嘭嘭”伴随着一连串压缩空气膨胀的声响,潜艇头部的六具鱼雷管的舱盖板打开了,六枚鱼雷依次从鱼雷管内欢快的窜出,成扇形向美军的彭萨科拉号巡洋舰的位置猛扑而去。

“装填鱼雷,准备补刀!”王松喊道。

这六枚鱼雷过去,有可能只有一枚鱼雷能击中目标,也有可能一枚都无法命中,所以鱼雷手要尽快装填,准备给那艘敌舰补刀。

六枚鱼雷成扇形扑了过去,美军彭

状态提示:第513章 美西战争(四)--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