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军事历史>民国投机者>第三部 血火抗战 第一章 南京保卫战 第八节 南京,南京 五

子牛不知道的是会议室内的气氛不想他想象的那样紧t有几分轻松,泗安是丢了,可泗安却是在打了大胜仗后主动放弃的。小说网专业提供电子下载

日军第一一四师团和十八师团在南线攻势更加凌厉,南线的中队看上去有一个集团军和一个整军,可实际战斗力强的只有七十四军,第十集团军的其他部队都是二三流部队,在嘉兴利用既设阵地与一一四师团血战一场,可等到十八师团上来后,挡不住了,且战且退到平望与阮肇昌的五十七师和江苏保安三旅会合,日军追到平望,又一路退到南浔。在南浔与日军打了一整天,又退到吴兴,然后再退到长兴,在长兴得到吴奇伟第四军的支援,又与日军打了整整两天,第十集团军伤亡惨重,不过这两天为孙震赢得了时间。随后第十集团军和第四军退向泗安,七十四军退向宜兴,以掩护锡澄线的侧翼。

日军攻克长兴之后兵分两路,第十八师团尾随七十四军攻击宜兴,一一四师团和国崎支队则向泗安起进攻。

至此日军战略企图完全暴露,正如庄继华他们在武汉时预料一样,日军的目的是包抄南京后路,能否为南京守住后路安全,广德成为其中关键。

泗安之战成为广德战役的前奏,孙震率领的第102虽然只有两个师,但加上军直属部队也有四万多人,他赶到广德时长兴,刘建绪和俞济时在长兴已经顶了一天了。孙震面临的情况是直接到长兴支援还是在广德就地防御。

孙震想去长兴支援,可报到南京后,庄继华认为到长兴是仓促迎战,而在广德则是以逸待劳,命令其在广德构筑阵地,派出部分兵力在泗安接应第十集团军。孙震派饶国华师彭焕章旅前出到泗安接应第十集团军和第四军。

泗安是长兴最大的大镇,分上泗安、中泗安、下泗安三部分,镇杭公路从镇中心穿过。彭焕章在金村设置了第一道阻击线,主力放在下泗安,全旅配置前轻后重,但与第十集团军司令刘建绪交谈后,他改变了主意。

连战连胜的日军十分骄狂,前锋在二十多辆坦克和三十余辆装甲车的掩护下沿着公路长驱直入,根本不管从公路两侧溃退的中国士兵,径直向泗安冲来。

彭焕章从退下来的第十集团军中得知这个情况后,立刻将金山村的一个营留下一个连,其余的全部集中到上泗安,抽调第一团全团的火箭筒和战防炮,在上泗安四周设伏,第二团在上泗安外关门,第三团留在中泗安担任预备队;命令留下的连只准抵抗十分钟,不准动用火炮,然后向两侧撤退,放日军通过,然后再度封锁金山村。

金山村微弱的抵抗没有引起日军的警惕,日军坦克大队长板本由服在上泗安外略微看看镇内的情况,望远镜里,中国士兵正惊慌失措的穿过镇子向西面逃去,他冷冷的一笑,下令前进。

三辆坦克和四辆装甲车领头冲进上泗安,随后全部坦克和装甲车成一条线向镇内驶去。待日军坦克装甲车有二十余辆进入镇内后,一红色信号弹升空。

打头地和断尾地两辆坦克爆出两团红色烟火。镇内地坦克和和装甲车顿时被困住了。随后镇内地传出接二连三地爆炸声。坦克和装甲车已经来不及掉头。装甲车内地鬼子哇呀呀地跳出车内。却已经来不及了。潜伏地火箭筒手和冲锋枪手从屋顶墙角钻来地中国士兵对他们展开无情射杀。

坦克和装甲车在公路上无遮无拦。装甲车还稍微有点抵抗能力。坦克就完全成为活靶子。接二连三地爆炸。

听到镇内传来地爆炸声。板本由服立刻知道遇上埋伏。随即想起。上海方面传来地消息。在罗店地川军拥有击毁皇军坦克地武器。他立刻下令部队展开。但是晚了。

“轰”。板本由服旁边地坦克变成一堆废铁。板本立刻向四周张望。四周钢盔闪动。到处都在冒火光。桥本知道自己被包围了。他心情一振。返身缩进坦克内。下令全军后撤。从中队地包围圈中冲出去。

剩下地坦克装甲车开始掉头。装甲车内地士兵跳出装甲车开始布置防御圈。“轰”。这次不是坦克爆炸。而是迫击炮弹地爆炸声。

中队从没有在这么小地地方集中这么多迫击炮。猛烈地爆炸覆盖了整个公路。爆炸过后。炮击过后。公路上一遍凄凉。防御力更薄弱地装甲车几乎全部被掀翻。日军地老式坦克也被掀翻了几辆。

炮击过后,几十火箭弹奔向日军坦克,公路上随即响起几十声爆炸,短短十几分钟,日军先遣队的几十辆坦克和装甲车就全军覆灭在泗安的公路上。

“答答滴!滴滴答!答!”随着短促有力的冲锋号声,灰色军装的中国士兵从四周跃出,冲上公路。

刘建绪、吴奇伟以及欧震等人在下泗安关帝庙屋顶上张大的嘴巴合不上,如此一支装甲中队,他们至少要投入一个加强旅才能挡住,要想吃掉他们则根本没想过,可这支川军仅仅调用了一个加强团,两头一堵就把这支追着他们打的坦克纵队吃掉了。

“我们在四川特别训练过打坦克,”彭焕章放下望远镜一脸不屑,扭头看见刘建绪和吴奇伟等人的样子,忍不住就说道:“龟儿子,就朗格几辆破坦克就想闯老子的阵地,真把老子的几千人当摆设所四川话,视若无物的意思。”

“你们打坦克的是什么东西?”吴奇伟看出点门道了,他们不是用的战防炮,而是两三个士兵扛在肩上的东


状态提示:第三部 血火抗战 第一章 南京保卫战 第八节 南京,南京 五--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