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继华回去把他与何应钦达成的共识转告宋美龄,宋美龄略微安心,可还是担心何应钦暗中耍花招,可随后贺衷寒“逼宫”,要求建立“蓝衣军”找到何应钦训斥的消息传来,庄继华和宋美龄都大为兴奋,这才相信何应钦的态度转变了。\\。qb⑸]
“何老师这下明白了,他不能取代校长,贺衷寒这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庄继华淡淡的对宋美龄说:“不过,师母,何老师说的以战迫和还是有一些道理的,要想解决西安事变,只有软硬兼施,师母在城内劝,大军在城外逼,只有如此才能以最小的代价救回校长。”
宋美龄长出一口气,她终于看到让蒋介石回来的一丝曙光了。随后张静江又传来好消息,戴季陶居正的态度软化,不再坚持武力平叛。宋美龄立刻招来宋子文和孔祥熙商议,决定向何应钦提供十万法币充足作平叛军费。
南京的情况很快传到西安,在东北军和西北军中引起巨大震动,部分东北军和西北军军官议论纷纷,指责张学良把他们带入险境;于学忠从兰州来电,甘肃驻军有不稳迹象,驻防甘南的两个团叛变。张学良闻报焦急万分,迫不得已请曾扩情出来作公开广播,告诉南京蒋介石还活着,呼吁南京方面要慎重行事,切勿挑起内战。
十八日宋希濂部进驻南京城郊,贺衷寒大喜前去拜会,可没想到宋希濂却明确告诉他,他支持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方略,贺衷寒失望而归。
但贺衷寒没有放弃,他继续对何应钦施压,十八日南京城内八百军官向军政部请愿。要求组建讨逆军,开赴渭水前线。南京童子军讨逆赴难团继续举行游行示威,要求尽快平定西安叛乱,法办张杨。贺衷寒主掌的新闻检查处。查禁了所有主和言论,报上充斥着声嘶力竭的主战声。
十七日西安风雪迷漫,蒋坚忍指挥洛阳空军出动,对渭南、华县进行狂轰滥炸,第二天空军轰炸的范围扩展到华山、平汉铁路一侧。
黑黝黝的炮口直指对岸,枪口在雪光下闪烁幽幽蓝光。十八日,教导总队抵达赤水,数万骁勇在桂永清指挥下。列阵于赤水河岸,时刻准备强渡,直下西安。
蓝衣社推动的战争似乎越来越近,南京和西安都屏住呼吸,似乎一切都没法改变了,何应钦给出的四日期限就剩下一天了。可这时一架飞机在洛阳降落,事件中被俘地蒋鼎文从西安飞回洛阳,他带来蒋介石的亲笔信和命令。在信中,蒋介石命令“万不可发起冲突,停止轰炸西安。”
蒋鼎文带来的消息对联席会议中央委员的态度转变起了关键作用,宋美龄发现中央委员们对她地尊敬又回来了。当天联席会议中以系成员为首。政学系、原西山会议派中元老的多数人纷纷表明态度,支持宋美龄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宋子文在会上提出以私人身份入西安,经过辩论,获得大部分委员的支持,但却也被限定,不能与张杨进行具体谈判,只能探视蒋介石和张杨的态度。
原来主战的两大旗帜何应钦和戴季陶则保持沉默。一言不发。主战的旗帜由蓝衣社和汪精卫两派扛起来,不过声势却已大不如从前。在这时蓝衣社就显示出他的弱点。在高层的势力太弱。
联席会议结束后,贺衷寒邓文仪等人回到朝天宫开会。会上所有人都有点泄气,看到众人地样子,贺衷寒决定为他们打气,他站起来正想说几句,邓文仪却抢在他前面站起来都对大家说:“诸位,校长手令我们应该遵守,但是,这要看条件,这道手令必然是在张杨逼迫下写的,而且校长留下了明显的暗示,你们看只最后的落款,戎祉,校长从来没这样落款过,那么这里面肯定包含深意,我以为这是让我们继续讨伐的意思。”
蒋介石的手令在众人手中传阅,那个落款吸引了众人的眼光,的确,蒋介石从来没用过这样地落款,众人开始议论纷纷。
“校长这是什么意思?”
“戎祉,戎是军队,武力的意思;祉是顺利,福气的意思,这是不是说希望我们的军事行动顺利?”
“对,没错,就是这意思!”
人们地习惯是在有意见或有分歧时,认为自己是最正确的,别人是错的,思考问题的角度和方向都是单一的,非对即错,古今中外无不如此;当发现当初自己行为有偏差时,首先想到的不是改正而是掩盖。现在蓝衣社众人就抓住了这根稻草,戎祉,被强行解释成军事行动顺利。
贺衷寒立即将邓文仪的这个发现进行了升华:“…校长绝不会同意停止讨伐,诸位同志,想想校长对我们地教导,苟利国家生死以,校长会屈服与张杨吗?绝对不会!这是校长利用张杨急于和谈,在蒋鼎文带回来地手令中给我们的暗中指示。…”
贺衷寒地话铿锵有力,随即他下令继续推行军事行动,命令桂永清即刻发起进攻,五天之内冲到西安城下。各地蓝衣社机构继续大力宣传,造成广泛的讨伐呼声,向中央施加压力。
“何敬之现在想退,”贺衷寒想起前天地事就感到深深的羞辱,他忍不住骂道:“新军的事决不能这样算了,所有失业同学,我们先从会里经费中拨出部分安置,等番号下来,他们就是我们的基层军官。”
但让贺衷寒失望的是,何应钦的态度一如既往,坚决不肯松口。而形势的发展也越来越不利了,宋子文飞向西安,虽然政府宣称此行纯属私人性质,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