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军事历史>民国投机者>第三部 血火抗战 第八章 诡道 第八节 光复武汉 十五

“中国,这个古老的国家,六年来,战火不断的国家,在今年春天收获了第一个胜利。//.qb5、com\六年来,他们不断后退,虽然也曾取得过胜利,但却很少收复重要城市,除了广州以外;这座城市更确切的说是日军主动放弃;他们的反击总是在击退日军后停止。但,这个春天,第一座重要城市,第一座省会城市,南昌,江西省省会。第三战区司令官顾祝同将军,今天踏进了南昌城。

重庆,国民政府的临时首都,完全笼罩在欢乐之中,大街上鞭炮齐鸣,无数人放声痛哭,倾泻六年来的痛苦,倾泻失去家园,失去亲人的痛苦…。”――――美联社记者郎奇曼

“王师驱逐倭寇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我忠勇的**将士,经过苦战,成功消灭南昌守军,光复南昌,委员长特命嘉奖,二十四集团军全体将士。…。”―――――《中央日报》

“收复南昌只是整个鄂北大战的一个序曲,更大的胜利还在后面。目前中**队已经完全掌控战场,薛岳将军指挥的九战区部队正猛攻贺胜桥,王敬久将军统帅部队正强攻黄陵矶,此地距离汉阳仅仅只有几十公里远,而整个战场的重心却在钟祥西北的长寿,第五战区在这里包围了日军十一军主力第六师团和十三师团。

而在此之前,他们已经歼灭了,三十九师团、五十八师团、十七师团,三个日军师团,在信阳,他们还包围着第三师团,可以这样说,整个日军华中防御体系已经被彻底击溃,被中**队分割包围。

对合众国来说,战争仅仅只有一年时间,可对这个古老国家的人民来说,战争已经长达六年,今天,他们终于要迎来一场伟大的胜利………”――――――纽约时报记者福尔曼在湖北前线报道。

………

轿车在欢乐的人群里慢慢龟步前行,轿车前头飘扬的星条旗被庆祝胜利的市民挂上了一面小青天白日旗,司机没有按下催促的喇叭,副驾座的托马斯有些着急的用目光频频催促司机,高斯却淡淡的说:“孩子,用不着着急,委员长的最近的心情一定很好,就算不好,我们带给他的消息,也会让他的心情好起来。”

威尔基露出一丝自嘲,顾问团在几天之前向华盛顿提交报告,认为中**队已经掌控鄂北战役的结果,中**队很可能在未来一周内歼灭日十一军主力,并且会趁势夺取武汉。

罗斯福在接到这个报告后,立刻断然决定接受蒋介石的要求,任命史迪威为缅甸战区总司令,全权指挥缅甸战场的中英美军队,任命参谋部作战部副部长魏德迈将军为中国战区参谋长。

“英国人会同意吗?”高斯没头没脑的问道。

“这就由总统去协调了。”威尔基微微叹口气,在心里,他不得不承认,这个回合蒋介石获胜了,史迪威纷争在不恰当的时候出现,总统在这样前所未有的大捷面前,选择是唯一的。

当然史迪威能否顺利出任缅甸战区总司令,还要看英国人的态度。丘吉尔已经任命蒙巴顿勋爵为东南亚战区司令,在东南亚战区之下再设一缅甸战区,这也只能是政治调和的结果。

“反攻南京驱逐倭寇还我河山”

一群学生排着整齐的队伍,挥舞着手中的旗帜,沿途高呼着口号,他们兴奋得满脸通红,微风吹动下,黑色的裙裾在空中飞舞。

车窗缝被塞进来一份传单,粉红色的,漂亮的传单,托马斯捡起来看了看,漂亮的纸上是粗大的黑色字体。

“祝贺**光复南昌”,“蒋委员长万岁”。

“怎么啦,孩子。”高斯见托马斯的神色波动,便随意的问道。

“没什么。”托马斯叹口气,感慨的说:“我想起了六年前,淞沪战争开始时,上海工部局举行的酒会上,所有外交官都认为中国只能抵抗三个月,可现在,他们已经战斗了六年,还在不断变强。”

“那是有我们合作国的支持。”高斯淡淡的提醒道。

托马斯却摇摇头:“我记得当初的南京卫戍司令,现在的五战区司令,庄继华将军就曾说,中国将在战争中建设国家,六年过去了,不得不承认,他们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作的。这六年里,他们相继开发了四川贵州云南,持续进行社会改革,将整个社会组织起来,构建了一个足以支持战争的国防工业体系,他们节衣缩食,全民动员,将每一粒粮食,每一寸布匹送上前线。我们的支持,只是锦上添花。”

高斯一愣,随即哑然,他不好反驳,这样一场庞大的战争,川藏公路上每月运来的两万多吨物资根本不足以支撑这样规模的战争,这场胜利主要还是靠中国自己的力量取得的。

“no,no,托马斯,你只看到一个方面,”威尔基摇头反对:“中国目前的几乎所有技术都来自我们,”他用手指指指自己的胸膛:“他们的设备都是从我们这里购买的,飞机、大炮、钢铁、电子、汽车,所有的都来自美利坚合众国。总统批准了向他们转让的几乎所有技术,甚至包括最新的野马战斗机,这足以缩短中国人研究时间,而时间对他们是至关重要。”

托马斯沉默了下,点点头:“您说得对。不过,总统为什么会批准向他们转让这么多技术呢?而且中国人居然能很快掌握这些技术,也足以令人吃惊。”

“对于前者我丝毫不吃惊,对于后者,我才真的有些惊讶。”威尔基不置可否的说。

高斯和托马斯都


状态提示:第三部 血火抗战 第八章 诡道 第八节 光复武汉 十五--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