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军事历史>买宋>第二百九十六章 女中豪杰千古传

当然,前文说过了,在宋朝,除了这位堪称女中豪杰的刘娥皇后外,在与之相邻的辽国历史上,也有两个十分厉害的皇后,同样十分厉害。

前者是辽景宗耶律贤的皇后萧绰小名燕燕,后者是辽道宗耶律洪基的皇后萧观音。

她们辈分相差四代,年龄相差87年。

萧绰活了56岁,当皇后17年,当皇太后27年,生前至尊,而萧观音后了36岁,也直到死后才尊为皇太后。

即便是今天,在我国西北地区城乡的大街小巷,常能从家家户户的电视、广播中,看到听到陕西秦腔表演艺术家王玉琴在杨门女将中扮演余太君气贯长虹的唱词

“众家媳妇俱英勇、还有那大破天门阵的穆桂英、老身虽然百岁整、心胸万夫武艺精、要向宋王把命请、带领着杨门女将老老少少一个一个去出征”

而“出征”是去干什么

毫无疑问,当然是保家卫国了。

至于侵略者是谁想必不用作者菌多说,熟悉历史的朋友都知道,正是辽国的这位女政治家、军事家萧绰戏曲中的“萧太后”。

这个女子的确很不寻常,像是她还在幼年时,担任辽国北院枢密使兼北府宰相的父亲萧思温令三个女儿一起打扫屋子,两个姐姐草草应付,唯她一丝不苟。

于是其父对此格外看重,直接就说“此女必将出人头地”

果不其然,在17岁时,她就被耶律贤选为贵妃,旋册皇后。

是时耶律贤多疾,巨细事务,均由她裁决。

到后来耶律贤病危时留下遗诏“梁王隆绪嗣位,军国大事听皇后命。”

他们的长子耶律隆绪继位时年仅12岁,她遂以皇太后身份摄政,并临朝称制。

在这期间,萧绰劝农禁伐,拓垦荒地,加强法制,整顿吏治,举贤才,察贪酷,终使契丹在她手中达到鼎盛。

在军事上,她“亲御戎车,被甲督战”,东降女真,西取党项,北收回鹘,南攻宋朝,极大地扩展了统治区域。

辽国统和四年公元986年,面对宋军曹彬、潘美、杨业三路大军排山倒海的“北伐”,她仅遣军10余万,便败曹、伤潘,更获大胜于陈家谷,生擒杨业杨继业。

这才出现了前边提到的“杨门女将”俚称十二寡妇出征之事。

在戏曲中,观众多为这些巾帼英雄们“敌血飞溅石榴裙”而潸然泪下、热血沸腾,其实稍加思索,就会明白飞溅于石榴裙上的也并非全是“敌血”。

至今历史学家还说,杨家将的故事在汉族中大讲特讲了上千年,但却考证不出佘太君、穆桂英的生活原型,而真正在历史上称得上巾帼英雄的反倒是其敌国的萧太后。

此后,面对宋军“杨门女将”们的“前赴后继”,萧绰发挥骑兵平原作战优势,于公元1004年易守为攻,下保州、取瀛州,挥军南下,直逼澶州今河南濮阳。

此役获胜后,由她主持签定了在辽为“光彩”、在宋为“耻辱”的“澶渊之盟”。

其结果是,宋真宗赵恒称萧绰为叔母,称耶律隆绪为兄弟;每年向辽贡绢20万匹、白银10万两。

直到250多年后,元代“北方两大儒”之一的刘因,提起此事还耿耿于怀。

他站在当年“白沟议和”处的岸边写诗道“宝符藏山自可攻,儿孙谁是出群雄幽燕不照中天月,丰沛空歌海内风。赵普原无四方志,澶渊堪笑百年功。白沟移向江淮去,止罪宣和恐未公。”

意思是说,宋太祖赵匡胤曾积藏金帛谋取幽燕,可惜儿孙不能继承遗志。

宋真宗赵恒时的“澶渊之盟”,既是宋初对外妥协的恶果,更对后代造成灾难“白沟移向江淮去”,人们指责是宋徽宗赵佶“宣和”年间的罪过,是没有道理,也是不公平的。

而与萧绰皇太后指挥千军万马驰骋疆场正相反,萧观音是个有着汉人性格与风度的女子辽国共有萧皇后13人,个个尚武,唯她例外。

她是辽国北府宰相、魏王萧惠之女。

史载她“姿容冠绝,工诗,善谈论。自制歌词,尤善琵琶。”

在汉语中,她的名字更是大慈大悲的象征。

她4岁时许与耶律洪基为妃,15岁册为皇后。

与父辈一样,耶律洪基也粗野强悍,喜欢打猎,常骑号称“飞电”之宝马。

出没于深山幽谷,撒欢于长白山的原始森林。

一日,耶律洪基在休息时敕令萧观音即景赋诗助兴。

因受此情此景感染而豪气勃发,才思敏捷的萧观音脱口而出“威风万里压南邦,东去能翻鸭绿江。灵怪大千俱破胆,哪教猛虎不投降”

对于这首“大江东去”,耶律洪基听后龙颜大悦,立即将当地命名为“伏虎林”,该诗也称伏虎林应制。

当然了,这只是个插曲而已,但总的来讲,萧观音首先是一个文人,更是一个女文人,她的才华主要表现在诗词、书法、音律的阴柔方面。

而这,显然与辽人驰马射箭,动辄制造鲜血淋漓场面的风俗习惯格格不入,再加上她个性内向纤秀,她的人生悲剧便注定了。

像是萧观音对过多的狩猎活动并不满意,为担心丈夫安全,常常婉言规劝。

但耶律洪基却乐此不疲,以至于渐渐疏远了她。

萧观音深感孤寂,于百无聊赖中想到了汉时卓文君写白头吟让司马相如回心、十六国秦时苏若兰织回文让窦滔转意、唐代薛涛作十离诗让韦皋原谅,她于是作了十首回心院词,希望能打动丈


状态提示:第二百九十六章 女中豪杰千古传--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