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李明德便问田小满:“要不要到这里来做生意?我在县里头帮你寻个铺子,我看你带过来的那些土货味道就不错,要不就卖粮食也可以。到时候若是能申请下来卖酒,这都可行,能赚到银子。”

玉娘见田小满没立刻回答,便白了李明德一眼,道:“你说得倒是轻巧。小满嫁人了,自然重点是相夫教子,做生意是随带的。话说她嫁到了刘家,难不成要大成离开父母跑到这里来开铺子?”

田小满其实是觉得李明德这个主意不错。如今她名声从泸沟村传了出去,越来越多的村民要把粮食卖给她。可清远镇巴掌大的地方,一旦工地上不需要粮食了,哪里能消化掉呢?她到底是要将眼光往外放,才能把生意做大。

可清远镇离泸沟村近,不用说,离她名下的山也近,要让她离开那里,她还真舍不得哩。想到这里,她笑道:“堂舅的这番打算不错,小满先考虑着。若是拿定主意要开的话,再寻堂舅帮忙。”

李明德看了一眼玉娘,“你说得是有道理,小满这孩子有她的想法。她能来这里我也有私心,一是想你能时时见到她,不过丫头嫁人了还是如你说的要以夫家为重。另外,米白县毕竟比镇上人口多,生意好做些。”

“这个不急,我先看看再说。”

“对的,你现在先养好身体是正是,到时候孩儿出来了,有你忙的哩。”

田小满在清远镇时,每天都要操心铺子里的事务,闲了便到泸沟村里走一遭,可以说是闲不下来。现今她在米白县除了整日吃饭睡觉,并无别的事情要做,这忙惯了的人闲下来不习惯,渐生烦闷之心。

李明德往安平州去了几天,回来后便叫了辆牛车,让田小满遮了面,带她往街上走一道,主要是想让她外出散散心,也好让她考察一下这县里头的生意。

田小满这是第三次来米白县。她上两回来到街上也买了些东西,不过这一次她是从要开铺子的角度来看市场的。客观地说,米白县城里头的面积比清远镇要大上四五倍不止,城里居住的居民多,若是在这里开铺子那自然是好的。

可这也让田小满动不了心。她在想有什么法子,既能把生意做到这里,又不让她离开清远镇,这就是她的愿望。

在县城逛了几圈下来,田小满发现街两边的粮铺牌匾挂得多,可正式开门营业的没有几个,她有些疑惑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李明德却道:“昌运粮仓一事儿你知道不?”

“听我娘说过一些,她说我爹正是因为此事连累才被抓到大牢里。莫非县城里头开铺子的,也是受到了牵连?”

“正是。昌运粮仓虚报赈灾粮套取补贴,朝廷非常重视,把往昌运粮仓交粮的都给抓了起来。城里有田产的大户都进去了,他们有田也有铺子,这一下不光是宅院,连同田产、铺子全给封掉了。”

田小满自打穿越到这个朝代,就是从吃糠咽菜的苦日子奋斗出来的,她没有经历过原主过的那种生活,因此也并不会有所惋惜。只是想到其中有像田全旺那样无辜的,因为要等着案件审理清楚也被关进去没了自由,心中有微微的叹息。

李明德见田小满表情如此,心想她真是变化太大了,以前她是何等嫌贫爱富、娇生惯养,现在能看淡看破,实属难得,心里也倍感欣慰。

田小满又问起米白县官衙上头的事情。李明德告诉她,昌运粮食一事暴露出来之后,不光这种大户进去了,就连知县、县丞、主簿等都被关押了起来,现今是安平州的州副使纪大人在县里头主事儿。

县城里头的富户和官员都被抓了起来,田小满结合玉娘跟她说的,那昌运粮仓是云家把持着的,能套取到朝廷的补贴银两,这说明他们之间多半是有勾结的,才能达到一窝做案的目的。

“那昌运粮仓现在情况怎样了?”田小满又问李明德。

“听说朝廷派来了户部和工部的主事,正在清理粮仓的账目。我听说你爹对此不知情哩,说不定到时候就放回来了。”李明德安慰着她。

田小满来了街上几趟,对此地也熟悉了起来,李明德外出做生意去了,她独自一个人也往街上逛,只不过穿了腰腹宽松的衣裳将隆起的腹部遮住,加上她长年走在田地里,行动矫捷,身手利索,不仔细看她的话,不会发现她是个孕妇。

每回玉娘见她外出都捏着一把汗,可她拗不过田小满,只好叮咛了又叮咛,还是得放她往外头去。田小满在米白县问了小麦的出售价格,一斤是14文。

出了粮铺子,她默默地盘算着,以前读过一句诗,叫洛阳纸贵,就是说城里的物价要高于乡村。果然是这样,她从村子里收来的粮是一斤7文,到了米白县翻了一倍。若是往工地上送的那车粮拉到米白县来,一车是350斤,算下来一车粮食的差价就是2两银子多,除去工钱和运费至少可以得1两多银子。

当然往修城墙工地上运粮是最便当的,类似于批发,运过去就有银子拿。但那毕竟不是长久的,最多九月份便不能运粮了,看来往米白县送也是一条渠道。若是李明德能找人来运粮,那是再好不过的了。

田小满决定等等再看。她心里有了打算,清远镇那边刘大成又传了书信过来,把他铺子里各种账务和运粮事务都说了一遍,她见一切都顺当,便如前世那般逛街那般悠闲,在街头到处走走看看,倒也自在。


状态提示:第246章悠闲--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