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玄幻奇幻>[红楼]且听一曲将军令>76.第七十六章 贾敛三问

康禾泰自觉理亏,气势一下子就弱了下来,但作为资深秦王党羽,他仍然弱弱地为秦王党争取福利,「你…你既然答应追随秦王,那就自当提携自己人,待秦王成事……自然也不会亏待你。」

「哼!」贾敛松开掀他衣领的手,「近日诸事繁忙,也未曾与你等说清楚,这也是敛的过错。」

「敛之所以会答应毕云公公相邀,一来是因为敛与内廷关系密切,向来同气连枝;二来是因为在诸王之中敛最重好秦王殿下;三来……」

李天玠十分笃定的道:「三来是因着延年吧!」他对冯子芝和贾敛交好的事早有耳闻了。

「秦王好本事,敛本以为齐王多年一直示好延年却不成功,是因着延年不喜掺合诸王之事,没想到竟是秦王早早就下手招揽了他。」贾敛对此是感觉有点不可思议的。

从前,冯子芝向来都不跟贾敛提起任何有关诸皇子夺嫡的事情。仅靠贾敛自己观察,只知他定然不会投向太子、晋王那两派之中。而诸王之中,齐王李天琰屡屡向冯子芝示好,看起来冯子芝选择李天琰的可能性很大。之后,因着贾敛被周文帝委派组建新军,涉及兵权,冯子芝怕他被人当枪使,只好把当前的形势和自己的站位详尽地跟贾敛说起来。

贾敛这才讶异地知晓原来冯子芝已经拜入秦王的门下,但贾敛得知后细想发现这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事。太子和晋王是造成冯子芝家破人亡、去势进宫的罪魁祸首,楚王李天琅与贾敛素有仇怨,有心大位者只余下齐王李天琰和秦王李天玠。

齐王李天琰精明能干不假,只是性情凉薄,虚伪急躁,且最是小心眼。冯子芝这一辈子不出意外就是生活在宫廷之内,他可不想天天提心吊胆地侍候着一个不知道什么时候跟他秋后算账的君王身边。

秦王李天玠虽然没做过什么大的功绩出来,但能力是不缺的,要不然礼部尚书张旭、吏部侍郎康禾泰等人断然不会愿意追随于他。这个不是重点,重点是李天玠脸冷心热,待下宽厚,心胸广阔。经冯子芝各种明里暗里测试了无数次之后,认为这个是诸皇子之中唯一一个能容忍得下贾敛和他的人。于是,就在某天良辰吉日,秦王三请之下,他就欣然地加入了秦王党。

冯子芝为了他和贾敛选择投身秦王党,但贾敛却是另有己见。

「我贾敛沐皇上浓恩,未及弱冠已添为从五品昭烈将军,委以重任。君恩之深重,万死不能报。」贾敛认真的道。

「敛有感秦王殿下多次的出言相助,应毕公公之所请和延年之所求,愿助秦王成就大业。然,敛在此声明,日后若是有何事要敛把刀锋指向皇上,请恕敛做不到。除此之外,但凡秦王所请,敛都愿意以秦王为马首是瞻。」

李天玠很理解地点点头。的确,周文帝对贾敛这十几年来的圣眷真的连他们这些皇子都羡慕不已。贾敛以一腔忠心回报,也是理所当然的事。要是贾敛愿意掉转枪头,怕是李天玠都不敢用他。

「王爷可知皇上最忌讳诸王的是什么?」

李天玠琢磨了一下,「父皇该是最忌讳……」话未说出口,已脸色微变。

兵权!

没有任何一个身体康健的帝王能忍受自己的儿子染指兵权,随时造他的反。

「但太子和晋王……」李天玠脸色不豫的道。凭什么他们可以掌有兵权,自己就不可以?

「东宫六率不属兵部管辖,直接听命于太子,这是祖制。但负责指挥东宫六率的将领大多是由皇上指派,太子能动用的人少之又少。而丰台大营的偏将军符翊虽然是晋王的人,但一直被高将军死死压着,已经数年不得晋升。他手里掌握的那三千丰台大营兵士,粮草兵器等都全被高将军拿捏在手里。」所以,他们手中所谓的兵权,虚得很。

「而且……」

贾敛似笑非笑的道:「王爷该不会以为内廷几位公公和敛与王爷走得近的消息,能瞒得过皇上吗?」

李天玠的心脏突然剧烈地一跳,险些保侍不住云淡风轻的脸容:「静涯此话何解?」

「内廷的几位公公有天大的权柄也好,他们也是皇上的家奴,要是皇上没有松口,他们怎敢暗地投效王爷你呢?至于敛…太子和晋王各有军队支持,齐王的姻亲中有一家是五城兵马司的指挥史,楚王也有长兴侯在军方为其张目,秦王自然也不能例外。」意下之言,毕云等掌印太监和贾敛都是经过周文帝默许才跟随秦王的。

帝王之道在于掌控,在于制衡。大到民族与民族间的制衡、国与国相互间的较量;小到百官之间的相互牵制,君王与皇子之间的不由言说的微妙。

周文帝对太子失望,有意在晋王、齐王、秦王、楚王之中另选继承人。四王之中以晋王最为权重,齐王最为能干,秦王最为内敛,楚王最为势大。秦王隐忍多年,不论在文官还是武官方面都大不如其他两王。是以,周文帝默许内廷和贾敛跟随秦王,一来是要平衡四王之间的势力,二来周文帝看好这个儿子,是以要增加他的实力,三来都是要掌握这最能忍的儿子的一举一动。

四个人选之中,晋王虽然最为年长,能力不错,性情好听就是豪迈不羁,不好听就冲动没脑子,对景泰这亲外公言听计从得很,若传位给他,只怕朝庭就成了景家的一言堂!

楚王虽然得周文帝宠爱,然则志大才疏,心胸狭窄,处处都要拔尖出头。生平做得最出色


状态提示:76.第七十六章 贾敛三问--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