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玄幻奇幻>人生智慧经典圆觉经的故事>第二十五章:与“妙法莲花经”对比参悟
语语法。

佛教认为,宇宙万物的实相(最高本质)高深莫测,必须借助文学艺术才能形象地加以说明,于是佛经中便常常借用一些民间故事说明和比喻一个深刻的教义或原理,这部分佛经及其演义便被称为佛教文学或佛经文学。

文学价值最高的是《佛本生经》,其实质是一部民间语言故事集。“佛本生故事”就是释迦牟尼成佛前的故事:

歌颂佛陀的智慧与神通,如:《芦苇饮本生》;

主张平等、反对种姓歧视,如《妙生本生》;

宣扬经商发财,如《小商主本生》。

《佛本生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间语言故事集,是许多世界性故事的源头,如“猴子和乌龟”、“二妇争一子”。

从时间上探索,印度古典文学开始于1世纪,是神话寓言题材时期。妙法莲华经的寓言部分比重很大,用比喻性的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体裁,其寓言字数不多,但言简意赅。其对佛学是开启智慧的钥匙。

中国最早见于《庄子》,在春秋战国时代兴起,后来成为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

寓言是民间口头创作。在先秦诸子百家的著作中,经常采用寓言阐明道理,保存了许多当时流行的优秀作品。如:《揠苗助长》、《自相矛盾》、《郑人买履》、《守株待兔》、《刻舟求剑》、《画蛇添足》等,其中《列子》、《庄子》与《韩非子》收录最多。

妙法莲华经,作为人类神话和寓言文学时期的佛学经典给今天的读者以昨天的故事,也给今日的学者送去了明天的精神食粮。

同时与创作圆觉经的中国伟大哲人对比,会产生相辅相成的效果。


状态提示:第二十五章:与“妙法莲花经”对比参悟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