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军事历史>大周小地主>第一四五二章稳字当头

朝廷的动作很快,虽然正式迁都的日子还没有定下来,第一批需要运过去的物件,都已经装车起运了。

可以说这是姬昊鲲的趁热打铁吧,反正这个事情已经确定下来,他就真的可以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不用去考虑别人的想法。

而对于这个事情,别人确实也没啥想法。

这个是已经在朝堂上确定下来的事情,还是通过大投票确定的事儿。除了某一些人仍然会有些不情愿以外,好多人都盼着快些搬家呢。

流传出来的小道消息太多了,好些人虽然没有到蓟城那边看过可是通过这些行商人的嘴,也能知道那边的大致情况。

哪怕对于那些参与了捐建的商人们会大赚一笔有些眼红,不过也就是这样了。人家赚的也不是咱们的钱,而是其余小商人的钱。

是人都知道,真正迁都以后,那边的房价会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只不过现在还没有正式对外进行发售罢了,据说现在也正在研究。

会寻找一个合适的价格,让商人们有钱赚还会快速将蓟城这座新城给填充起来。让将来迁都后过去的人们,有一个高品质的生活。

这一波的福利,大家伙算是都赶上了。这就行了,大家应该很知足。

只不过让很多人有些诧异的是,在他们的理解中常州府因为都城搬迁,这边的房价肯定会受到一些影响,但是人家常州府依然很坚挺。

那边商铺的房租,该是多少就是多少。那边有些官员现在就开始将宅子挂出来往外卖,也是非常抢手。

这个事情,在很多人的理解中,就觉得有些不对劲儿了。

常州府能够发展起来,是因为距离皇城近,又是给朝中的一部分官员们谋福利,所以才会有今天这般景象。但是现在皇城都要搬了,官员们都要走了,咋会这个样子呢

然后就让好多想要继续出售房屋的官员们,按上了暂停键。咱先不卖了,看看风头再说。

其实常州府能够如此坚挺,也是有其自身的原因。这些人仅仅想到了以前,没有看到现在。

以前,常州府确实不咋地。可是经过了这两年的发展,如今的常州府,已经是一个成熟的生活区,而且还是以商业为主的生活区。

迁都,对于这里确实有一些影响,但是影响真的不是很大。这里距离现在的皇城还是很近的,距离陈家庄也不远,这边更是有商会总部驻扎。

迁都这个事情,必然会带来很多的影响。在这个事情通过之后,陈守信就约谈了商会的人,告诉他们“稳字当先”。

常州府改发展还是继续发展,不应该因为这么点的小事儿,就让好好的常州府变得荒废。而且常州府现在的自给自足能力,其实跟皇城也真没啥太大的关系。

可是就算是稳字当先,这边的房价也应该有些回落,不应该出现小幅上涨的情况。那也是因为大家伙儿都忘了一个事情,哪怕是这个时代,有钱人,还是很多的。

他们家的孩子在书院求学,皇城那边的房子买不起,常州府还没有空房子,所以也只能让孩子在书院里住。

现在就好了,常州府距离书院并不是很远,这边的宅子还不贵。弄一套,哪怕孩子没时间回家看看,自己一家也可以在这边跟着聚一聚不是

而且这边距离陈家庄子还那么近,有陈家庄在,就算是迁都了,这也能跟着沾一沾贵气。而且指不定这边就有啥商机,跟着小赚一笔。

所以,哪怕现在第一批物资已经起运,人们也都知道迁都就是早晚的事情,并不是在瞎扯淡。但是不管是皇城,还是常州府,跟往常也没啥不同。

物价很稳定、房价很稳定、人们的生活也很稳定,就好象迁都这个事情,已经变成了一件小得不能再小的小事儿。

有些老百姓还盼着快些迁都呢,那时候就能到皇宫里溜达一圈儿去。看看皇帝平时都是过啥日子的,跟咱老百姓有啥不同。哪怕花上二三十文的门票钱,这个钱花得也值。

一切都很稳,崔自成他们的第一期报纸,也如期发售。虽然说纸张用料差一些,但是人家卖得也便宜啊,两文钱一份儿。

对于这份报纸,好多人还是很好奇的。价格又不贵,先弄一份尝尝鲜呗。

然后他们就看到,在报纸的正面,介绍的都是一些大家伙已经知道的事情。只不过这次介绍的要比官府张贴的榜文,更加的详尽一些。而且在每一个小报道的后边,还有特别聘请的书院的教授或是朝廷的大人们的特别点评。

挺有意思,不知不觉就看完了,也对好多事情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翻到了第二面,这个就挺有意思了,竟然还有附近一些市场的菜价对比,还有一些商户们的促销信息。

好多普通老百姓,对于后边的这些,那是最关心的。赚的钱,是有数的,花得越少,就攒得越多。

别看这些促销让利不是很大,但是柴米油盐菜啥的都凑到一起,这就能够节省好多。家里人口要是多一些的,都能够节省百文左右。

这个报纸好啊,据说这也是摄政王他老人家帮忙张罗起来的,以后谁要是再敢说摄政王的坏话,咱就大嘴巴子抽过去。

最起码有了这份报纸以后,每个月都能够省好多钱,这些钱省出来干点啥不好要是没有摄政王,还不得让这些商人把咱的腰包都给掏空啊。

其实后边的这些,跟陈守信还真没啥关系,完全是崔自成他们看到


状态提示:第一四五二章稳字当头--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