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军事历史>出众风流长孙皇后>第176章 贞观之治8

崇文殿内,房玄龄面见李世民,“陛下,并省官员一事,遇到很多阻力,原来秦府中许多旧人,因为没有得到一官半职,所以有很多怨言。他们纷纷议论,说那些前东宫和齐王府的人都任官了,自己怎么反被排斥在外。”

李世民听了,便问房玄龄:“玄龄,依你看,此事如何处理?”

房玄龄心有所想,却答:“但听陛下吩咐。”

“人君当以天下为公,而不能为己之私产。古者治国,皆明此理。如今朕与卿等衣食皆出于百姓,怎能不为百姓着想?选贤才正是为了安百姓,为百姓谋福利。所以应当问的只有才能是否胜任,而不是新人旧人。并非朕不念旧情,可是如果单以私情为标准衡量,不问才学,岂是至公之道?”

李世民一席话铿锵有力,字字珠玑,言罢李世民看着房玄龄。

房玄龄也看着李世民,心中无限欣慰。他原来担心玄武门的阴影会影响这位年轻的天子,会令李世民缺少包容和公正,不能走上治国的正常轨道。现在来看,这已不成问题。

想及此处,房玄龄拜倒,长长说了一句:“臣明白陛下的意思了。”

李世民上前拉起房玄龄,“任务很重,爱卿要多多费心。”

君臣二人都微微一笑。

最后房玄龄等人定京官文武共643人,裁汰了一批官员,大大精简了中央机构,提高了办事效率。

同时,房玄龄还编写了《唐律·职制》,对各种官员的违法乱纪现象作出了法律上的制约。比如,规定指出:诸官都有法定的员数。如果主管人置员过限或者不应置而置,多置一人杖一百,多三人罪再加一等,多十人徒二年。这样就有效防止了人员超编。同时,律文中还对官员贻误公事、办公出错等现象规定了惩罚的条款。正是因为这些制度和法律的严格实施,贞观初年才出现了政治清明的局面。

丽正殿,炉火熊熊,温暖如春,李世民斜躺在御榻上看着密表,眉头渐渐皱了起来。密表上说,长孙无忌当吏部尚书时,其权力超过了他的职责范围,方方面面的事情他都过问,如今为右仆射,更是受宠过盛,权力大得惊人。还说陛下对长孙无忌宠信过度了。

李世民把密表放到一边,对身边的内侍说道:“传右仆射来见。”

长孙无忌步履匆匆来到丽正殿,“拜见陛下。”

李世民把奏表拿给长孙无忌看,说道:“我和你坦诚相待,如果不把听闻的事互相告知,怎么能谈得上心意相通呢。”

“陛下,这……”

此时,无垢从内殿走了出来,望着长孙无忌腰间的佩刀,脸上没有一丝笑容,“哥哥,你何以……没有解下佩刀?”

长孙无忌望望身上佩刀,心中亦是一颤,想是刚才太过着急,门口守卫亦没来得及拦他,这才带了刀进来,也不自觉……“来得匆忙,把这事儿给忘了。”(依大唐律,携武器面君者——死罪)

丽正殿中,气氛一时僵住,三人脸上皆是异样的神情,还是李世民最先打破沉闷,轻搂住无垢的肩,“好了,无忌不是外人,难道还会害我不成?”

说着,望长孙无忌一眼,“你啊,下次要小心!趁现在没有被人发现还不赶紧离开!”

“是!”

望着长孙无忌急匆匆离去的背影,无垢心中担忧,此事是瞒不住的,转身对李世民说道:“陛下,还是免了无忌的右仆射之职吧。”

李世民摆摆手,“你看你,又来了。无忌我还不了解吗?他又有才干又忠心,朕不想再听你的此番固请。”

无垢无奈,月满则亏,水满则溢,长孙家又当如何是好呢?

一切果如无垢所料,次日的朝堂上,百官开始讨论怎么处置这件事。有人觉得长孙无忌是皇帝的大舅哥,对皇帝不会有威胁,监门校尉竟然允许有人把刀带进宫,所以必死无疑。戴胄说这事不公平,按说长孙无忌忘记交刀和监门校尉忘记要刀,两人都是忘记,长孙无忌犯在前,他应该首先交,虽然他是右仆射,监门校尉是个小军官,但在法律上是不公平的。后来,在戴胄的坚持下,监门校尉免予一死,改为流放。

得知有人密告长孙无忌揽权,无垢又坐不住了,去年年初长孙顺德受贿,八月,高士廉因没有转呈王珪的密奏而被李世民调任为安州大都督,现在长孙无忌又被人弹劾……想到这里,无垢立即差人给长孙无忌传话,嘱咐他一定要辞职。

显德殿内,长孙无忌词真意切,恳请辞去右仆射之职。

李世民见状,只得叹了一口气,对长孙无忌说道:“允卿所请,罢右仆射一职,但仍为开府仪同三司。”又对满朝文武说道:“朕跟长孙无忌是什么关系,我跟你们大家说,我们俩就像父子一样,我对他就像对儿子一样的信任,你们不要有别的想法。”

“臣,谢陛下!”长孙无忌心存感激地磕了一个头。

本书由首发,请勿转载!


状态提示:第176章 贞观之治8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