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军事历史>出众风流长孙皇后>第124章 太子之争3

当晚,李渊觉得仁智宫在山中,如果有什么变故发生,很难及时采取措施。于是他率宿卫兵士出山向南,走了数十里,就地安营。跟随而来的东宫官属也让李渊很不放心,于是他命兵士将他们统统围守了起来。此时此刻,最亲的儿子已经变成了最需要防范的敌人。

天亮后李渊见无异常,才返回仁智宫。李世民出发前去平叛,李建成依然被看守着。李元吉和尹德妃、张婕妤却不甘心这般接受失败,李世民一离开,他们就开始为李建成积极奔走,希望李渊能够回心转意。

李元吉自然是最着急的人。他来到李渊宫中,“父皇,杨文幹的事,我想不通啊。”

“为什么?”李渊不耐烦地问道。

“先说这盔甲吧。盔甲是用来行军打仗的,但准备盔甲不等于谋反啊……”

“胡说!”一提到这个问题,李渊还是很生气,“盔甲兵器由兵部掌管,私藏私运,视同谋逆。”

“可是,现在大战刚过,盔甲之事并非如律例规定的那样严格。比如,陛下要到齐王府去查,一定也会有不符合律例的东西。我相信秦王府肯定也一定有。”

李渊沉思一会儿,“可杨文幹是真的反了。”

“但盔甲并没有送到杨文幹手中啊。杨文幹反叛一定另有隐情。”

“嗯?”

“如果有人想陷害太子,最有力的事实莫过于杨文幹反叛。杨文幹原是东宫侍卫,他出事一定牵涉太子。如果陛下认为杨文幹反叛与大哥有关,大哥就再也洗不清了。我看,这是二哥想取而代之吧……”

李渊还是有点儿怀疑,“可现在杨文幹也不能不算谋逆啊。”

“杨文幹是否谋逆,现在就看宇文颖了。”

“什么意思?”

李元吉觉得李渊开始听他的辩解了,“如果父皇肯调查,一定可以水落石出。押送盔甲的兵将为什么上山告变?杨文幹怎么得到了消息?宇文颖到底跟杨文幹说了什么?如果是宇文颖把有人告发的事情说了,肯定会激起杨文幹铤而走险的。”

“这不会的,朕亲自交代过宇文颖。”

“但,他下山之前去见过秦王。”

“你怎么知道?”李渊追问。

“我看见了。”

“即便如此,你大哥还是脱不了干系。”

李元吉趁热打铁,“大哥的责任在于管教不严,可与谋反没有关系。大哥是太子、是储君,他有什么理由谋反呢?这个事情很快就会真相大白的。”

“怎么说?”

“只要杨文幹和宇文颖一死,就都清楚了。二哥会杀了这二人灭口。”

李渊震惊,“三胡(李元吉小名),听说你和你大哥搅在一起?”

李元吉扑通跪下了,“是。大哥仁厚,维护大哥就是维护父皇,因为大哥的地位是父皇确立的。二哥自以为立功多,就可以把大哥挤下去,大哥处处退让,二哥步步紧逼。人总有急的时候,给杨文幹准备盔甲,是大哥在自卫,还不是被二哥逼的?难道陛下就忍心看着大哥被二哥欺负……走到今天这个地步,也不能说没有父皇的错。”

李渊一愣,盯着李元吉。

“二哥平日仗着军功骄横跋扈,不把大哥和我放在眼里。我也就罢了,大哥贵为太子,又是兄长,却要受他欺辱。父皇不能及时站出来维护大哥,却总是纵容二哥。我们能不担心吗?现在,连仁厚的大哥都被迫做出这样的举动,父皇您想想,二哥都把大哥逼到什么地步了。”李元吉边说边抹泪。

“唉,你们兄弟啊。”李渊有些动摇,他还是需要时间再来想想这事,于是说:“你先下去吧。”

“遵旨!”李元吉知道自己的劝说已经有了效果。

李渊步入寝殿,尹德妃早迎候在那里。她快步抢过来,搀扶着李渊,慢慢地踱进内室。宫女们泡好茶端上来,尹德妃向她们使了个眼色,她们便悄悄地掩上殿门,退了出去。

尹德妃服侍李渊脱去外衣,让他舒舒服服地半躺在御榻上。她自己也脱去了薄衫,在李渊身边坐下,端来一杯茶水让他慢慢啜饮,自己在一旁为他轻轻打扇。

一边扇着,一边问道:“陛下,太子的事,您打算怎么处置?”

“朕不会杀他,但他这个太子是不能再当了。”

尹德妃沉默了多时,突然伏在李渊的怀里嘤嘤哭泣起来,热泪一串串地滴落在李渊宽厚的胸脯上。

“爱妃,你这是怎么了?”

“陛下,看在妾身这些年服侍您的份儿上,您无论如何也要救救我们母子。”

女人的眼泪有时候具有极大的威力,李渊一时慌了,急忙搂住尹德妃,着急地问道:“爱妃何出此言?有什么事慢慢说。”

“太子一旦被废,接替他的自然是秦王,陛下是知道的,秦王与妾身历来不睦,自从家父与他府上的杜如晦发生龃龉之后,他对妾身更是恨之入骨。陛下万年之后,我们母子落到他的手里,哪还有半点活路?”

这一次轮到李渊沉默了。尹德妃说的不是没有一点道理,秦王对这两个女人肯定会怀恨在心,自己一旦归天,他继位做了皇帝,她们母子们若是无人保护,还真难说落个什么下场。

见李渊不说话,尹德妃抹了把眼泪,又说道:“陛下,依妾身看,太子并不是那种不忠不孝之人。他对于陛下,一向忠心耿耿,孝心可嘉。这些年来,对您的旨意,他何曾有半点违忤?什么时候不是言听计从,百依百


状态提示:第124章 太子之争3--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