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恐怖悬疑>贫家女的逆袭>第一百一十四节

五月份的时候已经到了李玥的预产期,太医算时间也就在最近几日,赵恒心里比较紧张,干脆直接夜里住在了刘娥这里。

赵恒和刘娥在书房的时候都是各看各的书,互不打扰。赵恒看刘娥写的字感叹一句:“娥儿写的字不错,朕想起侄儿惟吉写的草书、隶书和飞白写的特别好,可惜他的病还没有好,朕明日去他宫里看看。”

刘娥叹了一口气:“听说他今年才四十五岁,怎么病的这么重?”

赵恒摇摇头:“惟吉前年就开始生病的,前年九月份的时候朕去看过他一次,后来他的病一直没有好,现在已经卧床不起了。”

刘娥回道:“惟吉是一个至孝之人。好多皇室宗亲都跟臣妾说,皇上赏赐给他的太祖皇帝和孝章皇后的画像、服玩、器用,他每年都拿出来奠享(置酒食以祭祀),思慕亲人悲痛不已。宋皇后去世后,每颂《诗》至《蓼莪篇》都涕泗交下。臣妾想惟吉生病的原因或许与心里总是思慕亲人,常年悲痛有关。”

赵恒点点头:“太医也说惟吉抑郁于心,心病还需心药医,太医让他放宽心胸,但他总是做不到。不过也难怪他这样,惟吉还没有满月的时候,太祖皇帝就把惟吉交给宋皇后抚养。宋皇后完全不假手于他人,亲自抚养惟吉,包括梳头、吃饭这样的小事。还亲自叫他读书识字。宋皇后出身名门,父亲是节度使,祖母是后唐公主,母亲是后汉公主,因此很有大家闺秀的风度。太祖皇帝过生日时见到了年仅十六岁的宋氏,当时一见之下就心生喜欢,娶她做了皇后。但是宋氏入宫九年一直没有子嗣,太祖皇帝为了以后有人赡养宋氏,就让宋氏选择赵德昭或者赵德芳抚养,当时赵德昭比宋氏还大一岁,宋氏就选择了比她小七岁的赵德芳抚育。不过太祖皇帝怕儿子赵德昭以后对宋氏不好,就把还没有满月的惟吉交给宋氏抚养。所以在惟吉心里,太祖皇帝和孝章皇后就是他的父母。”

刘娥说:“听说惟吉刚入宫时夜里啼哭,都是太祖皇帝把他抱起来哄的。”

赵恒点点头:“说起来,惟吉还比朕大几岁。听宫里老人说惟吉小的时候常乘小乘舆和小鞍鞁马,命黄门抱着他四处走。现在想起来,朕心里就很难受,他经历的事情太多了,难怪心里不舒坦。”

赵恒其实无法说出口的是,他的父皇宋太宗赵光义为谋得皇位,杀了大哥赵匡胤,后来赵光义为了坐稳皇位不但把赵匡胤的两个儿子先后逼得自杀,还把年仅十三岁的惟吉以出阁的名义赶出宫里,把宋皇后赶出宫殿,放逐西宫,让她在西宫寂寞死去。

赵匡胤死后葬于河南巩县,史称“永昌陵”。下葬后,时任钦天监的苗昌裔带着大太监王继恩登上山顶,指点周边地形,对王继恩说:“太祖之后,当再有天下。”

赵匡胤当时死去的时候,宋皇后当然想让与她亲近的赵德芳继承皇位,但是王继恩却把赵光义叫来了,当时宋皇后明白大势已去无奈之下只好说:“我们母子的性命就交待到官家手上了。”

就这样,赵光义登基做了皇帝。王继恩把赵光义扶上皇位拥有了现在的地位,他听了苗昌裔的话想再拥立一个皇帝,那他的地位就将更加高了。

至道三年(997年),眼看赵光义一病不起,王继恩与参政知事李昌龄、制知诰胡旦、平民潘阆密谋,准备趁朝局动荡的时候,拥立太祖子孙赵惟吉为帝。

吕端早已知道王继恩、胡旦等人的阴谋,之所以隐忍不发就是在等最后摊牌的机会。赵光义一死,吕端担心酿成变乱,就把王继恩锁在阁子里,迎立真宗赵恒即位。

从头至尾都是王继恩等人在谋划,赵惟吉一直没有参与此事,可是他的境况却很尴尬,一直受赵光义的监视和冷落。加之宋皇后死后,宋太宗赵光义不光不为皇嫂服丧,也不许群臣祭拜她,她完全没有享受到前朝皇后应有的礼遇。一位翰林学士私底下对朋友说:“宋皇后曾经母仪天下,朝廷应该尊重礼法进行祭典才是。”不想,有人打小报告他的话告诉宋太宗,宋太宗大怒,找个罪名把这个翰林学士贬出朝堂。

后来,宋皇后的灵柩被安放在宋太祖的妹妹燕国长公主家里,数月之后被安放在皇家寺庙普济寺中,既没有和宋太祖合葬,灵位也没有放在太庙之中。大臣们议论纷纷,直到三年后,宋太宗受不了舆论压力,宋太宗才不得不把宋皇后安葬在太祖皇帝永昌陵之北,而她的灵位在近百年之后的神宗时期才被放入太祖庙中。

无论是钦天监关于“太祖之后,当再有天下”,还是赵匡胤死后宋皇后的待遇,都使赵惟吉的境遇十分尴尬和难受。

这些事情赵恒心知肚明,不过作为一个皇帝,他不可能把皇位再拱手相让,也只能去探望赵惟吉外加给点赏赐。

赵恒去探望赵惟吉,赵惟吉缠绵病榻,不能起身相迎,不过他的精神倒是清醒不少。

赵惟吉对赵恒露出一丝苍白的微笑:“皇上,我突然记起了我三岁时太祖爷给我做了一个很小的弓,很轻,大概有这么大。”

赵惟吉用手比划了一下弓的大小,此刻他已经陷入往日美好的回忆之中:“太祖爷爷命人在远处挂了一排铜钱,让我拿着小弓对着铜钱射箭,我十箭射的有八箭都中了,太祖爷爷当时非常奇怪,他想不到我是如此的厉害啊!哈哈”

赵惟吉大笑出声,很快又咳嗽了几下。

赵恒连


状态提示:第一百一十四节--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