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南朝的元嘉七年,历史上没有记载,制度什么的类似唐朝,皇帝开明,文武并治,科举、武举乃是平民百姓甚至士族子弟最荣光的出路。
姜琬的曾祖父做过国公,到他父亲这一代,兄弟二人不过是袭了个从八品以下的虚职,浑噩度日而已,到了他这一代,已经没有官职可以世袭了,想要出人头地,唯有靠自己了。
姜家是个半大不小的家庭,家中做主的是姜琬的祖母周氏,周氏生有二子一女。
不过她如今不大管事儿了,日常的家务都交给长媳打理。
长子姜新,年四十二岁,袭了个承务郎的散官,与其正妻林氏育有一子,行二,妾又有子女各一。
次子姜徵,就是姜琬他爹,白日见过的,年三十九岁,袭了个儒林郎的散官,正妻符氏生有一女二子,长子早夭,妾又生了一女一子。
yòu_nǚ姜敏,嫁了前科的探花郎顾之仪,随夫在金陵的刺史任上。
姜家老太爷在世的时候,颇重视对子孙的教育,姜新、姜徵都是进了学的,可惜落过一次第后,两人再不考了,或沉迷酒色的,或谈玄论道的,一个个不思经营家业。
这姜府如今外面看着是簪缨世族,诗书传家,内里却是打着小算盘过日子,捉襟见肘的,已很难撑起门面了。
姜家的孙辈这代,有姜涉的二子姜延,徵老爹的二子姜琬、庶子姜定,姜延比姜琬大了三岁,姜定又比姜琬小二岁,这三人都是纨绔堆里拔尖的,斗鸡走狗无一不通。
又因为家中没多大势力,但凡在外面被人欺负了,回家就拿丫环下人出气,走的是对外认怂,对内称雄的路子。
姜琬挺看不上这一家子的男人的。
眼下这三人都到了读书的年纪,按照姜涉、姜徵世袭的官职,进了苏州的官办学堂。
南朝的学校以官办为主,朝廷设国子监,下辖六学,分别为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以及教授实用学问的诸如律学等若干。
地方上设有府学、州学、县学等。
国子学,坐标京师,内有众名儒云集,乃是名副其实的院校,校长叫做国子监祭酒,超级精英教育模式,只收三百号学生,如果你老子爹没在京师混到个三品以上的官职,那学校的大门只能对你说声sorry了。
太学,同坐标京师,比国子学差点儿意思,不过也是有门槛的,五品以上官员的子孙才能进。
以上两所学校都是普通人可望而不可即的。
四门学、府学、州学就很亲民了,各府道都有,门槛往下压一压,五品以下官员及少量庶民子弟都可进,收的学生数更多,林子大,什么鸟儿都有。
官办学校教授以九经为主的儒学经典,说白了,这些学校都是为科举考试服务的,旨在培养后继的官吏书史。
姜家弟兄三人进的便是苏州的州学。
原主入学不过半年,结交的多是不务正业的膏梁子弟,平时根本不用功学习,还背着家里人和一个叫路青荷的伶人要好,时常往来。
这才被他爹一气之下给打死了。
姜琬扶额叹息,幸好他爹提早发威了,不然,要是她晚个几年穿来,这具身体,是不是已经尝过男女滋味了。
前世,她情窦没开人就挂了,好不容易再活一世,她还是希望某些事情从零开始。
比如,爱情。
不过现在不是说这个的时候,眼下,总不能继续原主的纨绔生活吧,看这家里的状况,也许再过几年就撑不下去了。
想到姜家一败落,他就什么都没了,不禁打了个寒颤。
好在,原主是上学的,学而优则仕,读书科举,平步青云,或许是这世唯一的出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