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吃完中饭,老谢就通知周端阳下午给老唐做小工,跟谁做不是做呢,端阳毫不犹豫地当即点头答应。然而当周端阳抬头撞上其他小工的目光时,却从中反馈了诧异、如释重负、乃至幸灾乐祸的信息。

周端阳面对这些奇怪的神情,满脑溢满了问号。好在上午的助人为乐为他种上了善果,一位叫小林嫂的小工偷偷地向他披露了秘密,为他解开了困惑:“周帅哥,你给这个唐师傅做小工可得小心点,他的脾气可古怪呢,稍一不小心,就会被他骂得狗头淋血,我们这些做小工的个个都挨过他的骂,谁也不愿给他当小工,一旦听到当他的小工,简直比上刀山还要难。”

周端阳听小林嫂这么一说,暗忖:非常之人当有非常之能。于是说道:“唐师傅脾气这么大,一定有着非同寻常的能耐吧!”

小林嫂一愣,说:“你才来这里,怎么就知道了,唐师傅脾气是大些,可他的技术却是公司最棒的,据说他参加过市里举行的技术比武竞赛,全市有六十几家建筑单位参赛,全都是层层选拔出来的高手,可老唐以3个小时内砌1000块砖的墙体质量都符合各项指标而夺得了第一名,而且,他还是和老板一起打拼的,资格比谢班头还要老,在整个建筑公司,也只有他牛得起。”

小林嫂来这个建筑队不到一年,所知有限,能够提供的信息也仅此而已。不过,小林嫂的简要介绍,激起周端阳的好奇心,生发了进一步深入了解唐师傅的。

中午回到工棚,正好肖春元出车回来,问及工作之事,周端阳便将谢班头安排下午给唐师傅做小工的事说了一遍。肖春元张着嘴,眼睛瞪得大大的,半天才回过神来,朝端阳的肩膀上拍了一掌,说:“小兄弟你真行,仅做半天就将谢班头搞定了,捡了个大便宜。”

周端阳满头雾水,问:“肖大哥,听那些小工说,这位唐师傅脾气大,很难伺候的,都不愿意给他做小工,应该是个苦差事,怎么说是我捡了个大便宜呢?”

肖春元咧嘴笑道:“哈哈!这叫人跟人不同,别的小工当然怕啦,你就不一样了,他可是顶呱呱地一把刀,常言道:一招鲜吃遍天,如果你能趁机向他瞟学到一招半式,你就凭手中半把泥刀,这一辈子都不要愁吃喝了,周兄弟名师难求,你可得把握机会哟。”

肖春元说完,端起保温杯,吧砸吧砸喝了两大口后,便讲起了唐师傅的故事。

唐师傅叫唐建军,今年刚好五十岁,出生那天正好是“八一”,父母图省事就给他取了个建军的名字。唐建军命很硬,十岁那年母亲病故,十五岁那年,父亲修水库时,在去排除哑炮过程中,哑炮突然发威,轰隆一声震天响,父亲就那么稀里糊涂的把命丧,连一句话也没有留下。

于是,唐建军就这么成为了一名孤儿。十五岁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让他自立门户吧,年龄似乎小了一点,而送给别人家作崽,年龄又大了一点。尤其是农村里的人信迷信,认为他命太硬了,父母都被他克死了,谁也不敢领养它,害怕他给谁住在一起,谁就会被他克死,甚至村里一些好心的老大妈,平日里对他照顾有加,可自他父亲死后,也不敢照顾他了,害怕一旦和他走得太近,就会克到自己的头上。

当时的生产队长是他的堂伯父,考虑到他的实际情况,就将他推荐到大队的副业队。那时侯凡是不是以种田、打渔为生的人,都归属于副业之类,因此组成副业队的成员都是有一技之长的工匠,诸如泥、木、篾、漆等。除了承担本大队的建房、修缮等业务外,偶尔还对外承包一些相关业务。

唐建军年纪小,什么技术都没有,就只能做些小工打些杂。他虽小却很懂事,做事不仅勤快,还特别能吃苦,什么脏活累活都抢着去干,从不耍滑头,使奸劲、讲价钱。因此,队里的师傅都很喜欢他,就是没人收他做徒弟,同样也是怕他的命太硬,没人敢带他。

别看他读书不多,年纪不大,却是个很有主见也很有心计的人。他知道师傅们都不敢带他,就自己偷偷地学,他做事基本上都是围着泥匠前后转,很自然的就开始瞟学起泥匠活来,别看一把把小小的泥刀,大小规格都是一个样,可拿在不同的人手里,其作用就完全不一样。

唐建军没有固定的师傅,却有很多不同的师傅,他偷偷地从不同师傅那里,瞟学他们的最拿手的技艺,久而久之反而成就了他的博采众家之长。他每学会一招,就偷偷地练习一阵,工地上水泥灰浆有的是,只要他肯练,有的是机会。偷偷地苦练了半年多,感觉到自己砌出来的墙不比那些师傅差了,所差的就是没谁给他一展身手的机会。

终于有一次,机会来了。副业队在县城接到一项工程,首先要砌一个样板墙给对方检查,如果合格才能可能给他们搞。那时候搞建筑比现在难多了,都是硬碰硬,必须是质量过得关,别人才会给你搞,不像现在送送礼,走走后门,天大的事都能了难。而恰恰副业队最好的泥工,不小心摔了一跤,脚摔成了骨折在住院治疗,没办法只好请其他师傅来砌,谁知一个比一个差,砌出来的墙,没有一个能够达到标准,这可将队长急坏了,对方明天就会来人检查,可砌出来的墙肯定会砸牌子。就在这个时候,唐建军来到队长面前,有些羞涩的说道:“队长,我来试试行么?”

队长用诧异地目光


状态提示:第15章 给唐师父做小工--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