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医科大学的学生,上学时间要比其他院校的多一年,大四开始,所有临床医疗系的同学就算从基础医学部毕业,升到临床医学部。也就是大四才开始真正的临床内、外、妇、儿的理论学习,大学的最后一年是实际参与临床的临床实习。齐山医科大学的教学的正规性和认真性,确实不是一般的医学院校所能比拟的。每个临床医疗系的同学,都要参加为期一年的临床实习:直接分到各个附属医院,做最基础的分管床位的医生,参与你所分管病人的最繁琐的大病历的书写、化验单的粘贴、每天的查房、操作各项最基本的操作如骨穿、胸穿、腹穿等、跑各项最基本的业务沟通、做手术病人术前的各项基本准备工作、做手术台上最基本的基层助手以及每日晨起时整个病区患者的采血等。加上各科带教老师的严格要求,所以,齐山医科大学的临床系毕业学生,毕业后真的是有能力立马上手独当一面的。

那时的齐山医科大学总共有3个教学附属医院----齐山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齐山省立医院及齐山市中心医院。相对而言,齐山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是科、教、研综合实力最强的医院,所以,所有同学都会期待自己能在附属医院实习。大四时就传闻,李小芬所在的2班有可能会被分去实力相对最差的中心医院实习。那时大家都有些失望,但只能听从学校的安排。

但真正实习时,李小芬的2班和英语班的1班,还是被互相融合分配到了附属医院实习。大家都很兴奋,也感到很幸运。因为附属医院不仅是实力最强,而且就在学校门口的马路对面,所以大家还可以继续住在学校里,不用像分在其他医院实习的同学,必须得搬到相应医院去住。

实习的单元,就是每个人所在的小组。每个小组8个人,四个人一组被分到同一科室参与实习,英语1班的同学被打乱,穿插在2班各个实习小组中一道实习。李小芬、陈丽荣以及小组的2个男生----罗俊和陈立森被分在一组,再加上插班来的英语班的同学王林,开始了他她们在附属医院为期一年的挨个科室轮转的临床实习。

李小芬轮转的第一个科室是心内科。刚开始实习,大家热情都很高,每日早早到病房,采血后交班,然后是查房。带教老师很是认真,尤其是主任,每周一次的主任查房,主任会挨个提问实习同学问题,比如一个疾病症状的鉴别诊断、发病机制、病理生理、诊断思路、必要的辅助检查有哪些、治疗原则、注意事项、以及使用药物的药理基础,药物的禁忌症有哪些等等等等。实习后李小芬才真正发现,原来你理论读书和实际临床应用还是有那么大的不同:学习时是一科一科地结业,但应用到患者上,则是要灵活运用、统筹结合。处理临床问题,几乎涉及了你学习的所有基础和临床科目,要懂得举一反三、要懂得透过现象看本质、要懂得把所有理论知识融会贯通来服务临床,指导临床。

写大病历是同学们最辛苦的活。那个年代,电脑互联网业还并不发达,所有的临床病历都要手工书写。而实习医生更是要书写最完整的大病历:即包括最繁琐的各个系统的“系统回顾”。齐山医科大学作为齐山省最好的医院,患者来自于全省各地,而且常常是各地区医院无法解决的疑难杂症。所以患者数量及疾病的复杂性你不用怀疑。每天入院的患者就很多,加上每天还有出院的,所有的入院大病志及出院小结都要实习同学来书写。所以,最常见的实习同学状况就是,下班后还在写病历。但毋庸置疑,那整整一年的系统的病历书写,对同学们日后的临床工作,起到太大的作用!因为一部上乘的大病历,你的现病史不仅要包括疾病的发生、发展、诊治过程,还要体现相应的鉴别诊断的症状体征等,而一个临床医生技术水平的直接体现,就是你对一个疾病症状的鉴别诊断是否思路清晰而又完整!

心内科实习结束后,李小芬继续其他内科的轮转实习,包括消化科、内分泌科、呼吸科、血液科、肾内科、风湿免疫科、儿科等等,给李小芬印象最深刻的是在儿科血液科的实习。

血液系统的肿瘤,是儿童肿瘤发病的第一位。也就是大家熟知的急性白血病等。或许是小小年纪就承受那么大的打击的缘故,儿科的白血病患儿都显示出了超出他们年龄范围的成熟和懂事。李小芬至今不能忘记那其中的一个男孩,大大的眼睛,睫毛又黑又长,长得很漂亮,每天戴着口罩。因为化疗,头发都掉光了。孩子每天化疗后会跑到护士台或医生办公室和医生护士聊天。一天,那孩子又跑到护士台和医生护士阿姨们聊天:

“阿姨,我要快点好起来,我爸爸妈妈为了给我治病,家里所有的钱都花光了,这次是借钱来的。你看我今天是不是很勇敢?做腰穿都没哭,吐了还使劲地吃饭,我是不是好好吃饭,病就好了?”

“是啊,你好好吃饭,配合治疗,病肯定会好的。”一个小护士摸着孩子光光的头,温柔地说。

“那好,我就好好吃饭,等我长大了,我要使劲赚钱,来报答爸爸妈妈!要是我的病真治不好,我就不治了,要不爸爸妈妈以后都没钱生活了”。男孩很认真地说道。

“哎呀小宝宝,你就别瞎想了,你好好吃饭,配合治疗,病可定会好的!”大家都七嘴八舌地安慰道。

看着孩子走廊里远去的小


状态提示:第十三章 实习--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