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过临时搭建的帐篷,人就已经站在了水镜阁之中,这还是聂云第一次双脚踏进这座传奇的建筑,不禁好奇地四处打量。
从聂云所立之处环望,四周都是密密麻麻的书架,和传统书架不同,每个书架都高达三米以上,若要拿顶层码放的书籍,就必须要借用脚踏方可。书架彼此之间的间隔也不大,勉强够一个人坐卧下来,两个人同时穿过都要侧身,这种设计最大程度的利用了水镜阁的藏书空间。
聂云走到楼梯处,缓步地向上登去,一步一步,似喜悦的步伐,从二楼的高度俯视看去,整个一楼的情形才收入眼帘,所有的书架都非常随意地摆放着,似乎当初建造者根本不知工整为何物,所有的书架组合乱七八糟摆放形成了一个很奇怪的形状。
但是对于进阁看书的人来说,书架是什么样子有什么关系,重要的是自己能够拿到那些书。已经有很多弟子在书架之间来回穿梭寻找着心意的书籍,也有部分已经找到的弟子迫不及待地或倚着书架,或坐在地上,聚精会神地看着手中的书籍。
聂云扫视了一圈没有看到唐玄,想必他也在二楼的某个角落寻找着书籍,反正在这儿要待上一个星期,也不着急这一时半会。脑中这么想着,脚步便又踩上木梯向上继续攀登。
走到三楼又是另外一番景象,四面得墙壁上全部都开了窗户,此刻窗户全都开着,视野开阔无比,阵阵微风吹进小楼,无尽的凉爽和惬意。三楼的面积比起一二楼小了一些,书架更是明显少了许多,约莫只有一楼的两成不到。
正对楼梯的前方笔直前行走到窗边,哪儿摆放着一张不大的案几,木制的,看上去有些粗糙,应该就是最寻常的杉木所制,而且看工艺也应该是某位不入流的木匠所为,质量倒是还行,勉强可以使用而不至于倒下。
聂云估摸着这或许就是水镜先生当年用过的案几,不免好奇地用手轻轻地摸了摸,手指与桌面接触出了涩涩的颤动,似乎是案几在兴奋。桌面很干净,一尘不染,明显还带着刚刚擦拭过的痕迹。从案几处向远处眺望,视野最佳,满山的绿树红花、蓝天白云都收纳在不大的木窗之内。
登上三楼的弟子只有寥寥数人,都站在书架前翻阅着书籍,听到聂云上楼的动静,有两人抬起眼友好地冲聂云笑了笑,其余几人都沉浸在书海之中,没有任何的反应。
对于一个同样爱书的人而言,聂云太熟悉这种状态,那是真正的热爱和沉迷才会有的一种物我两忘的境界。既然测试也通过了,也顺利的到了三楼,就连水镜先生当年所用的案几也摆放在了自己的面前,剩下的就是找几本好书,认真看上七天了。
因为三楼的书架数量比起一二楼少了许多,聂云翻阅起来也很方便,不到一盏茶功夫,就匆匆浏览了绝大部分的书架,看得聂云有些悻悻然,因为整个三楼的书架竟然没有一本和武学相关的书籍,反而都是一些杂学书籍,门类繁多,地理、农家、天文、术数、医家、艺术、相关占据了多半。
聂云有些诧异,虽然因为第一次文艺复兴的缘故,杂家也在汉云帝国兴起,但一直没能进入主流,无论科举还是各类应试,均是传统诗词经书策论为主。也不知道水镜阁当初建设之人出于何故,收藏了如此之多的杂家书籍,若是医家还好理解,毕竟治病救人有用之极,但是天文一道除了钦天监和道家,很少有人会感兴趣,但在这水镜阁之中却占了主流。
聂云倒没有想着去一二楼搜上一番,因为武魂缘故,除非极精妙且无须过多魂力的功法,否则就算看了也根本无法修行,而不需要魂力的招数寥寥无几,简直屈指可数,那各门各派有限的几招以招式见长的剑招,聂云几乎全部都学会了,剩余的要么是不传之密,要么又有额外的限制,何况多个一招半式,对于自己实力的提升也未必有多大用处。何况据唐玄所说,由于水镜阁太惹眼,里面天阶以上的功法秘籍都由学院另有所藏,地阶的也只是有选择地留下一部分,只怕还不如自己家传的惊天三式。
不过也非一籍吸引了聂云的眼球,久病成良医,自聂云被现武魂之恙后,聂啸天就到处搜寻名医给其医治,由于治病通常需要一段时间,这些受邀的名医不得不在名剑山庄住上一些年月。聂云因为自身病症,也经常读一些医书,和这些性格各异的医者倒也相处愉快,从他们身上学了不少医术。谈不上如何高明,比起寻常大夫却也不逊色半分。
此刻聂云随手一翻,皆是医界精华,例如《百草鉴要》、《诊脉二十四辨》、《医门纲要》等都是失传已久,只闻其名不见其影的,偶尔从中流露几个方子出来都可以引起小小的轰动。
但这些书还不是主角,在这些书架之中,一本外观平淡披着暗蓝色卷皮的厚块头随意地摆放在哪儿,却不知为何散出一种奇异的能量,其他珍贵无比的书籍在它面前都黯然失色,失去了应有的光辉。以至于聂云的视线都不得不凝聚在它身上,只不过停留了片刻,刚刚看清书脊上的文字,聂云就觉得全身热血开始上涌,当初大伯决定传授惊天三式时的兴奋也不过如此。
无它,只因为书脊上写着几个大字:杨涓子鬼遗方。
这本医书可谓大名鼎鼎,因为他的编撰者杨涓子是几百年前的第一名医,那场改变了整个云梦大6的位面之战中,杨涓子就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