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玄幻奇幻>两凤来仪>第109章、四国大宴四,一波方平新波起

薛嫱打量了一眼曲曦漓,还是个尚未及笄的小毛丫头,不屑地道:“原来是我不配和公主比试,只是不知你又是谁?”

“小女乃东燕丞相之女曲曦漓,你我父亲皆为丞相,我来接薛小姐的挑战也不算辱没吧?”曲曦漓轻柔一笑,露出两个浅浅的梨涡甚是迷人。她将薛嫱的行为定义成挑战,也是在变相说薛嫱不识礼数,步步紧逼。

薛嫱听完曲曦漓的话心中不悦,毛丫头,等下就让你再也笑不出来!面上和颜悦色地道:“原来是曲小姐,那我们便掷牒片来决定谁先出题吧?”

“东燕是东道主,理应让薛小姐前来。”曲曦漓一直保持着微笑面对薛嫱,让她先来,一来是体现东燕的礼数,二来她也很好奇这个女子有多高的水平。

“承让了,‘南山雨季,长八月。后有奇木生焉,谓之八雨。’”薛嫱很快就抛出了第一个问题,最好这个小丫头连第一个都答不上来!

“出自《山经》。‘民,国之根本。佑民之处,是为社稷。’”曲曦漓几乎是在薛嫱话音刚落就说出了答案,薛嫱一上来就抛出这么偏的问题,实在心急。殊不知,她对这些不入主流的书兴趣反而更深一些。

“出自《再民赋》。‘挑抹勾剔以取正声,打摘劈托以取应声,各从其下指之便也。’”薛嫱在心中暗暗叹了句好险,如果刚才曲曦漓说完前半句自己就抢着回答的话就输了。那句话前半句出自《民赋》,而整句话可是出自《再民赋》,这个女子不可小觑。

“出自《论琴》。”曲曦漓回答的也是毫不费力。

两个人接下来又说了数本书,涉及到了各种方面,薛嫱只觉得自己回答起来越来越吃力,每次回答需要思考的时间越来越长。但是曲曦漓总是不需要思考一样微笑地说出答案,立马又抛出问题,看上去不紧不慢,实则对薛嫱步步紧逼。只听曲曦漓问道:“天德八年,蝗灾四起,南渝百姓皆北迁。”

薛嫱一听愣在了那里,过了许久都没有说出答案。她怎么不记得这是哪本书里的?不可能!她看过的书怎么还会没有这个毛丫头多?一定是她投机取巧!回答的时间到了薛嫱也没能说出答案,正要说曲曦漓一定是在用她们东燕的书耍诈之时,曲曦漓的一番话让薛嫱的心彻底冷了下来。

“这句话出自南华国的《西平地方志》,天德三年到天德十三年卷。天德八年时薛小姐还尚未出生,想必才不记得吧?”曲曦漓完全没有一个胜利者该有的姿态,而是十分谦和地解释了这句话的出处。

这句话一出,下面传来了喝彩声,这一场无疑是东燕完胜!薛嫱则是一脸难以置信地看着眼前这个小女子,曲曦漓今晚穿着一件月白色的长裙,上面用朱色的线秀出淡淡的大朵大朵的芍药纹络,越发衬得她皮肤白皙,一双灿若星辰的眸子里闪烁着睿智的光芒。

可这些在薛嫱眼里毫无美感,她只觉得曲曦漓是一个怪物!她一个东燕人怎么会看南华国的地方志,而且还是二十年前的!薛嫱一边难以置信地摇头一边死死盯着曲曦漓,最后被南华国派人拉了回去。

曲曦漓这一胜让在场的好几个人都松了一口气,他们怎么不知曦儿还有这么大的本事?斐瑶则是一脸感激地看着曲曦漓,刚刚薛嫱说的那些书,她也不能保证全部答上来,而曦儿每一个都是不假思索地说出正确答案。

今日如果不是曦儿替自己站起来,输给南华的后果真是无法想象。斐瑶心中对曲曦漓的感谢之情不由得又加深了几分,另外几道看向曲曦漓的目光,不由得变得意味深长了些。

燕帝看到结果心中很是满意,笑道:“曲爱卿的女儿和薛小姐的比试十分精彩,来人,看赏!”眼看着自己国家的两名女子力挫西楚和南华,燕帝心情自然是愉悦的,巴不得北蒙也赶紧提出挑战然后败给他们东燕。

坐在燕帝身边的皇后似乎没有感受到燕帝的心情,只是端庄地坐在那里。柳贵妃此时更是不敢僭越,刚刚斐瑶那一出让她发了一身冷汗。若不是曲曦漓,恐怕今晚过后她们母女二人的好日子也就就此结束了。

此时大殿之上却响起了一个娇柔动听的女声:“陛下,臣妾看着这些个好孩子们个个都是可人儿,喜欢的紧。那卓玛公主看着更是多了几分英气,确实和咱们以才著称的东燕不同呢。”

此话一出,大殿上有不少人倒抽一口冷气,谁人如此大胆,竟然在燕帝和太后、皇后之前开口。竟然还毫不避讳地夸赞自己的国家,还把公主和太子妃称作孩子,口气真是狂妄。然而用她柔美的嗓音说出来,却少了几分咄咄逼人的气势。

循声望去,竟然是坐在燕帝旁侧的宜妃!其他三国的人不禁猜测这是哪个贵妃如此受宠,却不知道宜妃只是个普通妃子,真正的贵妃都坐在她的后面,可见燕帝对其之重视。

不管旁人怎么想,宜妃的话却是说到了燕帝的心里。他们东燕女子连胜两场,谁敢怀疑她们的才情?说北蒙公主英气,也是侧面说她的才情不一定如何。再看她的反应就能看出这个女子是个什么样的人,也好派出东燕的人与之比试。至于称呼刚刚上场的人为孩子,宜妃有自己的恩宠,她说的就当是自己说的,还算抬举了这些人。

卓玛公主听到自己被点名了,看了看朝自己眨眼的二王兄,他一脸“你看我就说了你跑不掉的”表情。二王兄一早就知道自


状态提示:第109章、四国大宴四,一波方平新波起--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