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仙侠修真>剑惊风>第四十七章 春秋大劫

李太白轻蔑的看着眼前的剑宗众人,负手而立。好一副剑仙派头。

而之前险遭断臂之祸的雷箫脸色苍白的站在远处,周围一众长老也是拔剑视之。早已止血疗伤的雷箫心有余悸看着突然发难的慕容凡。以他的修为早已知晓这显然不是一个铁鹰帮二当家应有的修为。况且,之前那招《挑山》没有极高的剑道感悟,根本无法如此轻松使出。

“宗主小心,眼前之人绝不是铁鹰帮慕容凡,想来定是魔道高手图某我剑宗已久。”

李太白闻言顿时笑的前仰后合。

“没想到,老东西的剑宗还是如此迂腐。可笑可笑。”

陈青山小心戒备着眼前这个不知来历的剑道高手,他修炼多年。武学造诣早已化境,但他还是无法看透眼前这个有些疯癫的白面书生。

李太白伸手一张,人群之中一核心弟子的佩剑转眼便到手中。速度之快,就连那名核心弟子都来不及反应。前朝尚武,所以男子大多都喜随身佩剑。但大都做装饰之用,更不要说剑宗核心弟子,只是这寻常制式佩剑与传闻已久的春秋剑相比实在难等大雅之堂。

相传春秋剑乃是前朝铸剑宗师所造,前朝尚武自然朝廷也恩威并施的从江湖上笼络了一大群能人异士,其中便有分金锻造之能的宗师,此人便是武春秋。

前朝皇帝十分痴迷随身佩剑,但苦于宫中所制佩剑尽皆无法满足其要求。故而张榜于江湖,以重金寻觅能工巧匠,最终便寻得年纪尚浅的武春秋。起初皇帝根本不愿相信如此毛头青年,何来高深本事。但身边宦官进言,言明可取其随身所配之剑,请宫中铸剑大师一查便知。

皇帝便下令解其佩剑,请宫中铸剑师细细查阅。早已年入天命之年的铸剑师观武春秋之佩剑,急忙赶来。见到还是青年模样的武春秋就是一拜,用颤抖的双手将佩剑完好的交于武春秋手中。羞愧掩面离开皇宫,自此便隐居山林,不再铸剑。

而武春秋没有出一言一语,便深的前朝皇帝之心。其后更是动用天子权力为其集天下之精金,奴万人修铸剑池,役天下之河工引四海之水铸其剑。从剑胚成型到铸剑完成,整整用了一个四季,其间更是数万人死于此次铸剑之祸。世人皆称此为春秋大劫。

野史记载更为惨烈,为铸此剑所征劳役更是历朝之最。往往一村男丁皆被征用,致使庄家颗粒无收,家中妇孺老人也只能苟活于乱世,山中更是山贼四起。整个前朝是民不聊生,怨气冲天。百姓也只能逃往别处避难,但百姓最后逃无可逃只能揭竿而起。

但皇城内的武春秋却不受影响,他自小便励志要造天人之剑。此剑只为天上神仙所铸,自幼他便对铸剑一途颇有心得,其后从家中发现一本铸剑古书,更加坚定了他的信念。所以即使牺牲再多人他都不在乎,眼中只有那柄尚未历经淬火的剑胚。

起义军发展的很快,所到之处无一不举旗助之。眼看便要攻入皇城,宫中早已是人人自危。但武春秋全然不顾,剑胚已到最后阶段,他怎能轻易放弃。

他此时披头散发,全然没有铸剑师的风范,眼中更是布满血丝。终于起义军的铁蹄冲进了此次大劫的源头。为首一名剽悍将军连斩数人,直直逼向武春秋。在他加入起义军之前,自己的兄长便是死于此次大劫,为了开阻取道,整日浸泡在江河之中。不知不觉间,下身早已溃烂倒在江水之中。所以他对眼前之人更是恨之入骨。

他一剑斩去,直取武春秋项上人头。但武春秋却对他诡异一笑,竟眼睁睁消失在他的眼前。其所处之地,只留下了一柄古朴的利剑。此后这剑为大夏所获,为了与剑宗较好特意将之赠与陈青山。

并不是说大夏皇帝不想佩此剑,只是此剑乃是从劫中而生,但宫中司天监观此剑煞气丛生。对皇朝新立极为不利,不如做顺水人情赠与剑宗现任宗主。所以这把集前朝举国之力所铸之剑便落到了陈青山的手中。

“今日不算白走这一遭,捡了个便宜徒弟不说,竟还能看见这把大劫之剑,有意思。”

陈青山眼见此人,竟如此托大。手握一柄制式佩剑就敢在此大放厥词。显然不是心性疯癫之辈。一念至此,不由分说,双脚轻踏,眨眼间便之逼李太白而来。

“虽然借的这幅肉身境界如此不堪,但陪你过两招还是绰绰有余。傻徒儿你可看好了。”李太白轻笑道。

袁青峰此时瞪大着双眼尽量跟上李太白的身法,这等修为的交手实在难得。不光是他,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屏住了呼吸,就连长老们也不敢轻举妄动,看见了雷箫的惨状。他们心中也是了然,眼前这个白面书生也剩宗主有一战之力。

陈青山身居剑宗宗主多年,一些吕祖当年留下的秘典也参悟大半。更是借春秋剑之利,稳稳占据上风。李太白也只是不断闪躲,没有轻易出剑。

虽然场面上陈青山占据上风,但只有他知道。自己的一身修为江湖上已难遇敌手,更是有春秋剑所助,竟连此人的衣角都不曾碰到。而观此人气息更无半点停乱之意。

“哦。吕祖所创剑招果然有些许玄妙之意。但你还没练到火候。”

李太白手中剑尖一转,瞅准陈青山剑招间极短的间隙,便是一招以剑问天。陈青山躲闪不及,剑气斩过陈青山的发髻,一头银丝顿时倾泻而下,而这招以剑问天便是当年吕祖所创。

一代宗师竟如此狼狈,


状态提示:第四十七章 春秋大劫--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