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仙侠修真>众神天下>第二百一十五章 紫阳玄天

第二百一十五章紫阳玄天

叶云苦涩笑了笑,又是这个人不见人,鬼不见鬼的地方。有了三涂河的经历,叶云突然有些醒悟自己身处何地。弄了半天,又把他打回这个地方了!上次是丰都鬼域,这次不知道是冥界的什么地方。

叶云索性沉下心来养伤,收敛体内气机,稳固元神,让自己能有足够的精力化解雷峰佛塔的散溢在体内的反噬能量。以及体内乱七八糟的各属性真气。同时也继续巩固血婴的修炼。

这里的冥灵纯阴之气,对叶云的恢复,起了极大的作用。另外的意外收获就是叶云领悟了不少土灵法术,对自身的先天土灵之气勉强能运用,起码不会像昆仑七殿会武那样控制不了,差点把命丢了。第二元神“血婴”之神奇,也大出他的意料。

修真界有很多遁法,见识过幻魔身法和太乙迷踪步的神奇之后。叶云羡慕不已!如果能通晓那种步法,在战斗中活命的系数也高一些。所以他开始动脑筋“土遁之术”!要知道他可是纯粹土灵先天体质,可不是蓝绫依靠石猴内丹修改而成的那种土属性的体质。

相比土遁,御剑飞行的高深法门,自然要厉害高级不少。而土遁之术也不叫正道人士看得起。但是在叶云心里却没有那么多介谛,打不过就逃,这是他运筹帷幄的奇战之术,所以有了那场轰轰烈烈的突围之战。

遁法,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将本身的修为与天地间元力结合的一种技法,这种技法一旦施展起来,不但快速绝伦,而且无法捕捉,因为在修行者使用遁法的时候,他便已经与天地元气合为一体了,只有真正的大神通者,最高等级的法宝,阵法,方才有可能将这其禁住因此,遁法是所有的修行者的必修课,也是每一个门派的必教技能。无论是哪一个门派,他们所教的都是如何利用天地间各种属性的元力来施展遁法,如何根据自己的条件来选择自己最擅长的遁法,却从来没有任何一本遁法的秘笈触及到更深层次的东西,遁法的原理。也没有人有叶云这种不以逃跑为耻的精神觉悟。在他心里,能在数倍于自己的敌人眼皮下逃走,就是一场胜利。

这是一个诡异的世界,没有太阳,没有云彩,没有月亮,没有星星,天空中什么也没有,除了似月光般的光芒,静静地从地底往上渗透,到这个世界,每一个地方。充斥在每个角落里。四周就是一眼望不到边的荒原,静悄悄的,连一丝阴风也没有。每天面对这里生命的荒芜,时间一久,就是经历多翻磨练的叶云,也禁不住心头发麻。

这两个月,唯一能感觉的,都是身体上的痛苦,和周围冷热变化。轻雾似的冥月光芒,从地底渗透出来时,叶云还能感觉的一丝温暖。一旦消失了,就只有可怕的寒冷,和阴森的黑夜,静的你心里发毛。若大一个荒原,居然听不到任何声音。

这日叶云全力施展出自己所创的道家“紫阳玄天道”,在身前形成一道紫光流转的无形光茧。双手缓慢的在胸前划着一些奇怪的轨迹,这是一种很玄妙的感觉,被他收入元神中的碧血龙枪似乎受到了某种奇怪的刺激一般,一股上古荒兽的本源能量在血液中释放了出来,这股能量叶云很熟悉。

这股本源能量很轻易的与叶云的第二元神血婴相融之后,流遍了叶云的全身经脉,与紫阳真气相合,随后,叶云便感到了紫阳真气产生了一丝微微的变化,福至心灵之下,叶云心神内聚,开始冲向脑海中的旧伤。

他失去了一段时间记忆,根据林长风所查,却是脑内有淤血所至。只能凭自身修行,慢慢恢复。然而他却无法打开紫府封印,修成元神,故一直未能恢复。这些时日纠缠在叶云脑海中的疑惑已经压得他透不气来!故他伤势一恢复,就立即着手恢复记忆的工作。这种过程以紫阳真力为主导,精神念力精准控制,在体内血婴上周天运作产生一种元气。

这个元气,就是水火相融,阴阳交媾而成,若不是虚到极处,静到极处,寂然不动,窈窈冥冥,就不能返回先天状态,不得先天状态,是不会产生元气的,此元气,便是先天之物而成。所谓真静,不是死静,死静是身不动,真静是身心都不动,但是不动中有动,动中有不动,如此才是真静,才能产生元气。元气发生,便要用元神锤炼,进行采取,从元婴之中出来的元气已经发生质变,蕴涵法能、精识、真元最本源之力。也就是血婴的本源。脑海是最神秘之处,也是最脆弱之处。故需要打起十二分精神气。用此元气打通。元气催生,叶云马上将心意沉入丹田,同时加强呼吸,身体如同风箱,鼻孔如同风门,呼吸之气就叫做巽风,而心意属火,叫做午火,以风吹火,火气大增,收进血婴,则能炼化此先天元精,化为元气,沿督脉上升,由尾闾上至夹脊,再过玉枕,上升至头顶泥丸,这个过程就叫理气,消除体内一切不安定因素。然后叶云放出紫金甲衣,护住三丈内地方,以防意外干扰。元气至头顶泥丸之后,便要沿任脉下降,由于任脉过嘴中上腭,因此将舌头反卷,顶住上腭,这就好比在银河之上搭起鹊桥,接通了任脉,此时不再加重呼吸,而是将心意似守非守的关注元气,元气便自泥丸下,过鹊桥,经十二重楼,过绛宫,归于丹田,这个过程就叫退阴符。一吸一呼,便是一个周天,清理体内干扰的周天道路,全靠此元气。由于此过程,需要精神


状态提示:第二百一十五章 紫阳玄天--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