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都市现代>凤舞隋末>第一百八六章 招募

对了,还因为马四的招工,让天凤军的招兵工作差点一度搞不下去。

这当初黄小刚也是太过乐观了一些,认为天下都是苦杨广久矣的百姓,缺的就是登高一呼的强人,只要有人带头立马就能风起云涌,闻者纷纷景从云集。可当天凤军正儿八经在高密竖旗之后(黄县不算,当时是诈称官军),县城里的百姓可是没有给上哪怕一点面子,并且在开放城门允许自由通行后,城内的百姓卷铺盖出城的起码能有上千人,不过用膝盖想想也能明白,在这个时代能居住在城市里的人肯定极少有吃不上饭的,而吃得饭的人又怎么可能随随便便就跟人造反呢?

然后,随着消息往乡村传递,又有高仲风风火火的大搞废奴运动,四乡八里的百姓也才知道高密县城被天凤军给占了,要造反起义,正在招兵买马。

这个时候乡中活不下去的农民,还有苟活乡间的浮户、客户们也都还抱着观望的态度,只有一些本来就不安分,心中早就思变的人会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前来探望。

这也是天凤军占领高密放榜后头三里没什么人来投军的原因,之后便是消息继续扩散,终于传到了躲藏在乡野的流民、逃奴、逃户们的耳中,这些人本来就是贱民不容于官府,如今听闻参加义军可以变为良籍,投军还有军饷可拿,反正自身除了一条烂命也没什么可取之处,自然也就敢放胆博上一搏,于是纷纷走出山野来高密投军。

然后,也就在这时,走出山野的百姓们组队到了高密一瞧,哦哟!

除了投军吃军饷之外,天凤军的人还招工,并且还是去远离高密的地方干活,虽然看上去薪酬粮饷不如军饷,可看上去要比当兵安全那么一点啊!

就算以后天凤军搞不下去被官军剿灭了,他们这些给天凤军做工的人应该不会被朝廷全杀了头吧?

所以,马四等于是截了胡,把原本要投军的百姓给招走了大半,结果事到如今,黄小刚原本预料的投军百姓景从云集的状况没有出现,招工的马四却是弄了个盆满钵满。

不过还好就是,随着曹豹收服了峡山湖上的渔民,并且把消息继续向西扩散以后,不少躲藏在泰山附近的流民还有当初左孝友裹挟南下,后来逃散山中的北地百姓,甚至还有义军残部纷纷出山前来投效,这些人不但见过世面也见过了血,大多都是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再去给人打工肯定是不可能了。

所以,五个掌柜当中,如今看起来也就只有马四办事最为得力,一点都没让黄小刚操心,于是黄小刚便也大力褒奖了他,安排他尽快组织好队伍出发去往芦山,芦山的基础工业必须尽快充实起来,毕竟高密作为战略要地,在未来几年内势必会受到朝廷甚至其他各路义军的关注,黄小刚不可能把核心的军工业搬迁过来,芦山作为老巢和根据地必须要建设得固若金汤。成为天凤军的强力后盾。

至于负责组织匠人的王迎秋,他的麻烦也是不少,之前天凤军占领高密县中的官匠所时基本没有遇到什么抵抗,而原因是匠所内基本也没有几个匠人。因为隋朝的匠户采用的是召集制度,朝廷有事便将匠人召来工作,没事便放匠人回家生活,匠人平常按期服役,可以轮流回家种地。

比如说当初吕家村的何春,他就是隶属黄县的官属铜匠,当时因为没有工作也不是役期,所以正好在村里呆着,也才遇着了舅侄俩人,从此改变了命运。

随后,首先是黄小刚按照衙门的名册,让人把在册的官匠召集起来,人在县城的倒也好说,住在乡村的还要派人去传唤,所以这个过程用了差不多三天。等人到齐黄小刚也就大大方方的宣布,要给他们这些匠户全部免除贱籍,从此还他们自由自身,并且和颜悦色的希望他们能够继续给天凤军效力。

这个时候,懂事的人倒也满口答应下来,可偏偏就是有不懂事的,也就苦着脸拿什么家中上有八十老母,下有三岁小儿来做借口,说既然免了他们的贱籍,那么能不能放他们回家去种地。

虽然这特么的就是蹬鼻子上房打脸,可偏偏黄小刚也不能马上撕破脸啊!

要不然这好不容易竖立起天凤军爱民如子的形象不就破灭了吗?

所以只能继续和颜悦色的放他们回家,然后让王迎秋另想办法招募,不过隋朝民间野生的工匠显然不会太多,只能设法在流民之中招募。

最终,名册上记录在册的五十二名官属工匠中,只有十六个属于“鳏寡孤独、老弱病残”的匠人答应留下效力,其他有家眷的、有土地、有家业的匠人多数都选择了回乡种地,不敢投入身价性命给天凤军效力。

而王迎秋接过这个活计以后,只能是一方面张榜从民间招募闲散的匠人,一方面又去乡下一家家走访这些回乡的官匠,动员他们来给天凤军效力。

到了九月十六这日为止,进展很不胜利,王迎秋也就从前来投军的百姓当中招了几个木匠、泥瓦匠和篾匠,铜铁、兵器、甲胄等方面的专业匠人一个都没招到,也没劝回一个回乡的官匠。

对了,王迎秋原先就是何家的掌柜,如今也是五十出头,原先为何家打理杂货铺有二十余年,结果不慎造成杂货铺失火,虽然何家没要他赔钱也没有报官,但他自然是没脸继续呆下去了,所以也就辞职回家,因为与夏甫仁相熟,所以是被夏甫仁介绍过来的。

不过官匠所里投效的老弱病


状态提示:第一百八六章 招募--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