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的京城格外寒冷,但是因为汉臣洪承畴和尚可喜的叛乱,让满清朝堂陷入了短暂的动乱之中。
以巴布泰为首的满清权贵纷纷起来对汉臣发难,但是巴布泰没想到在朝堂上面,小皇帝福临突然发怒,直接废除了巴布泰的爵位,还将巴布泰的家财全部抄没,乱棍将巴布泰打了出去。
突然的变故让动乱的朝堂安静下来了,小皇帝福临给下面的百官传递了一些信号,那就是无论是汉臣还是旗人权贵,只要忠心大清,就会受到重用。
同样,如果旗人不法,一样会受到惩罚,巴布泰就是一个例子,此时巴布泰已经沦落到京城街头。
当年太祖的儿子,如今竟然沦落到这般处境,纵然他有多少不甘心和愤怒,但是都无法改变福临的决定。
此时针对汉臣的攻击也消失了,反倒是很多满清权贵们人人自危,巴布泰给他们敲响了警钟,大清朝不是他们纵情享乐之处。
福临在向满朝官员传递一个信号,那就是大清朝是朗朗乾坤,容不得任何人颠倒黑白,尤其是旗人权贵,本身不法,此时更是仗着自己是旗人出身,大肆敛财,如今又看不惯勤勉的汉臣,如此做派,福临这样的小皇帝自然看不惯。
同时,随着摄政王多尔衮回到京城,动乱的京城彻底安静了,这就是多尔衮的权威,没有人再敢站出来说三道四了。
摄政王府,多尔衮坐在软塌上面,前面是烧的火热的火炉,上面煮着茶水,身边是阿济格。
兄弟二人对面而坐,两人的表情都非常凝重,如今的局面有些乱,多尔衮需要重新梳理一下。
“事情就是这样,已经查清楚了,原因还是在代善,代善向洪承畴所要军粮,后来巴思哈去了代州,故意刁难洪承畴,激怒了洪承畴手下的孔有德和尚可喜,最后逼的两人起兵作乱。”
阿济格将事情经过都说了一遍,经过一番调查,事情的经过已经清楚了。
“这个代善,真是不让本王省心,本王已经给他调拨了军粮,为何还有向洪承畴索要军粮。”
多尔衮愤怒地说道。
他对代善已经忍无可忍,但是代善手中有两红旗的精锐,多尔衮想要除掉也非常困难。
如今在多尔衮看来,洪承畴的造反一定是代善在背后操纵的,目的就是要将针对他多尔衮。
“摄政王,如今该如何处理洪承畴,保定的尚可喜?还有代善,接二连三地给咱们填麻烦,不得不防。”
阿济格忧虑地说道。
现在大清朝处处作乱,北面的蒙古人叛乱还没有平息,高丽也不安定,现在洪承畴和尚可喜又开始发难了。
多尔衮略微思索了一下,然后说道:“代善这个老狐狸,咱们如果现在下手,必然会激怒他,最后来个狗急跳墙,所以暂时不能动,咱们还指望代善平定察哈尔的叛乱,而且代善这个老狐狸,也活不了几年了,咱们不能冒险,万一不成,代善反扑,最后伤及的是大清的根基。”
多尔衮的担忧非常有道理,现在还不能动代善,而且代善也活不了几年了。
多尔衮随后接着说道:“尚可喜不足为虑,明年春天令索尼和苏克萨哈领兵南下,收复保定,稳定河北,河北不能丢,不然京城就没有了缓冲之地了。”
阿济格赞同地点了点头,然后接着说道:“摄政王,前日小皇帝的表现你也看到了,福临已经有自己的想法了。”
阿济格有些担忧,他非常清楚多尔衮的擅权对皇帝的影响,所以提醒多尔衮一定要提防小皇帝福临。
阿济格一直都主张多尔衮直接夺权,因为在阿济格看来,历史上的权臣就没有那个落得好下场,尤其是等到皇帝掌权之后。
所以多尔衮应该效仿中国历史五代十国的时候,权臣篡位自立江山,这样才能保住他的权利和地位。
多尔衮听了阿济格的话之后,也陷入了沉思之中,他知道自己这个哥哥的想法,但是现在多尔衮忧虑的事情太多,首先就是手下的军队是否拥护,虽然他们掌控着满清大部分军队,但是想要做到篡位自立,也非常困难。
还有就是众多满清权贵们的态度,这些人的态度也是多尔衮不得考虑的。
想到这里,多尔衮脸上突然泛起了一抹愤怒,然后说道:“此事暂时不要再提了,本王反倒是忽略了一件事情,此事如果处理不好,必然会危机到大清的江山社稷。”
阿济格诧异地看着多尔衮,不知道什么事情如此重大。
多尔衮接着说道:“皇帝罢免了巴布泰,反倒提醒了本王,以后要严令旗人权贵的行为,这些人大肆敛财,圈占土地,蓄养奴隶,到处都是他们的庄园和田地,下面的那些穷苦百姓该怎么活命,而且旗人不需要纳税,下面的汉人百姓都成为他们的奴隶了,到时候谁来纳税供养大军。”
多尔衮越说越愤怒,现在旗人权贵的所作所为已经非常过分了,如果再不制止,就真的要动摇大清的社稷江山了。
多尔衮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了,连年的赋税减少,都让多尔衮非常焦虑,多尔衮正好趁着福临发难的这次机会,好好地整治一下治下的满清权贵。
多尔衮已经看清楚了,朱由检南逃之后,大明非但没有落没,反倒呈现了鼎盛的局面。
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朱由检大力整治江南的地主和权贵,废除了大量的佃户和奴隶,让他们成为自耕农,同时军队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