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军事历史>大唐昏君>第二百二十九章 皇后有喜
都被外地来的商户给彻底打破。要命的是这些外地商客都是一手货,价格又低,质量还好。

于是成都府的百姓纷纷都去这些新开业的商铺去购买商品,至于各大家族的铺子,你关不关门都是无人问津了。

“走!大伙儿出去看看!”眼见为实,王安轩急眼了。

其他几个族长加倍的急眼了,数代垄断的商业要被打破了,他们怎么能不惊慌。

几大族长带着家丁浩浩荡荡的来到了城内,但见成都府各个街道上挤满了新开的铺子。

茶铺、布庄、胭脂铺、铁匠铺、粮铺一袋袋粮食堆成山。街道上百姓人满为患,每家铺子里都是门庭若市。

再看看几大家族垄断的那几条街,闭门闭户不说,冷冷清清的不见半个人烟。

族长们慌了神了,李氏族长李青山再也忍耐不住,急匆匆的吩咐下人:“快!快开铺营业!”

其他几个族长也立刻做了鸟兽散,纷纷回到各自的铺子张罗着重新开张。

有了竞争,便有了价格放低。在物价一直居高不下的成都府终于回归到正常物价水平,天府之国的百姓终于过上了安生日子。

各大家族族长无不捶胸顿足垂头丧气,皮文定很快派人去各大家族丈量土地。丈量出来的土地登记造册,然后按照人头分发个各族族人。

原本握在族长手里的土地使得族长们一呼百应,族长就是拥有绝对权威。

如今变了,族人们自己有了土地,你族长算个鸟。什么族规族训,你讲理我们听族规,你不讲理我去你大爷的。

很快,成都府各大家族势力顷刻间分崩瓦解。族长虽然在族内还是拥有话语权,但不会和以前一样放个屁都是圣旨一般了。

至于各个族姓之间水火不容的矛盾,那都是上辈子、上上辈子、上上上辈子的恩怨。

如今水火不容的两姓族人见面也能点个头打个招呼了,有的甚至可以结亲了。族长瞪眼?瞪眼你也干瞪眼,我们是真爱,你把老子除名我们也是真爱。

成都府已定,萧诺言上书洛阳城。很快李柷搬旨,嘉奖刺史皮文定。

至于萧诺言,回京固防,成都府由边防兵镇守。

禁军,李柷必须牢牢控制在自己手里。禁军分十几个兵种,各将领之间互不干涉。禁军不设总指挥,总指挥是李柷自己。

只有把军权牢牢控制在自己手里,皇权才能绝对集中。

枝强干弱,只会让藩镇拥兵自重,造成天下大乱。

只有干强枝弱,藩镇才不敢窥伺朝廷权利,大唐盛世才有希望。

转眼到了秋收季节,洛阳城出现了一个巨大的难题。

不过这是一个令人喜悦的难题,是唯一一个让李柷、让群臣、让百姓高兴的难题。

那就是粮食太多了,粮仓不够用。

小麦、玉米、大豆、花生、水稻,逆天的产量使得百姓们瞠目结舌。

他们挥着锄头、镰刀、铁锹,一切能用的上的农具在田间挥舞着汗水。他们第一次尝到了吃饱的滋味,不,是吃好的滋味。

相比以前种植的那些粟米,这些食物堪称人间美味,龙肝凤髓也不外如此。

白天挥舞着锄头去田间收获,晚上搂着老婆孩子热炕头造人。

粮食堆在院子里,百姓们有着莫名的心安。粮食,吃不完的粮食,太多了!

赋税又低,要命的是服徭役朝廷管吃管住还发饷钱。

百姓们觉得这是做梦,这一定是做梦。这不是人间,他们在天堂。

苦了一辈子,饿了一辈子。草根树皮吃过,野菜粟米家常便饭。

尤其是粟米,世代百姓们的口粮,又粗又难下咽。吃下去嗓子辣辣的,就这些东西能吃饱都是奢望。开春还得配着野菜才能勉强混个温饱。

如今呢,粟米?猪都不吃的玩意儿。我们吃白面,我们吃玉米饼、我们吃大米饭、我们吃花生油豆油炒菜。

我们还吃嫩豆腐,又滑又嫩的嫩豆腐,好比嫩羔羊,营养丰富味道鲜美。

以前朝廷是禁止私自酿酒的,浪费粮食啊。现在朝廷下旨,鼓励民间酿酒,粮食多了吃不完,可劲造吧。

“陛下,粮仓爆满,许多存粮无处安放,工部理应加快进度。”宰相孔林嘚瑟的在含元殿提出了这个建议。

群臣打了鸡血一样兴奋,独孤损跟着道:“是极,是极,还有户部尽快拨款,征集百姓修建粮仓。”

户部张文蔚和工部尚书纷纷表示尽快提上日程,李柷满意的不住点头:“好好好,这些事你们看着办,没事退朝吧。”

李柷急着想走,因为他要去后宫,找他媳妇张婉兮。

结了婚,虽然没有了恋爱中的甜蜜,更多的是夫妻之间的责任。

李柷着急的不是这个,他得到了一个更大的好消息。

群臣却并没有想让他走的意思,裴枢站出来道:“陛下,这魏博军上书让朝廷册封朱友文为魏博节度使一事,陛下该如何决断?”

“压着,此时明日再议,朕还有事。”李柷想溜。

“陛下……”裴枢还想再说,李柷早就起身遁了。

李柷之所以这么着急,是因为张婉兮病了,太医正在给她诊脉。

至于什么病,恶心呕吐,喜欢吃酸的。

傻子也猜出来这是怀孕了,所以李柷怎能不急。

一路风风火火,李柷踩着风火轮一样的速度往立政殿赶。有为小跑的速度才能跟上,其他的宫女太监更是急匆匆的跟在后面。


状态提示:第二百二十九章 皇后有喜--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